對于植物來說,感知內部和外部的營養物質水平,是重編程轉錄組對環境變動進行適應的基礎。磷酸鹽(Pi)是植物生長的主要營養物質。由于土壤里可用的磷比較少,植物的磷饑餓信號傳導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文章,解析了水稻感知細胞內磷水平,調節核心調節子的重要機制。領導這項研究的是浙江大學生科院的毛傳澡副教授,和之前因車禍去世的浙大副校長吳平教授。
擬南芥的AtPHR1和水稻的OsPHR2同源,都是Pi內穩態中的核心轉錄因子,控制著許多磷饑餓應答的基因。在此之前,人們并不清楚植物如何感知外界Pi波動,進而調節AtPHR1/OsPHR2的活性。
有報道指出,具有SPX 結構域的蛋白SPX、Pho81和XPR1參與了磷饑餓應答的負向調控。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水稻中發現,細胞核里的SPX蛋白SPX1和SPX2,是OsPHR2活性的抑制子。研究顯示,SPX1和SPX2的抑制作用依賴于Pi,它們參與了水稻對Pi的感知機制。研究人員還發現,SPX1和SPX2的SPX結構域是關鍵,能通過蛋白互作阻止PHR2與順式元件結合。
這項研究揭示了一個依賴細胞營養濃度的調節機制,有助于人們理解植物對環境線索的適應。
12月24日,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標準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所與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承辦,旨在研討植物奶食用與營養品質評價方法標準,推動植物奶產業......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侯興亮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繆巖松合作,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項目的資助下,通過合作研究揭示了相分離在植物開花過程中的具體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歐洲分子生......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恢復生態學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以我國西沙群島的熱帶珊瑚島為對象,研究揭示了植物入侵影響熱帶珊瑚島土壤碳庫機制。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生物多樣性》......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巖石水在地球關鍵帶發揮的作用受到越來越多關注。不同生境土壤和表層巖溶帶是如何影響植物蒸騰的,目前尚不清楚,沒有研究從植物水分獲取和耗散連續體的角度定量分析植物對不同生境及干旱的響應。基于根系和葉片的生......
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宏觀進化研究組(下稱“研究組”)研究人員分別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和石松科的系統分類研究中,發表勐臘豬屎豆和厚葉石杉兩個新種。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植物系統分類學......
9月4日,華中農業大學棉花遺傳改良團隊在《先進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開發出基于CRISPR/dCas13(Rx)的新型植物RNA甲基化編輯工具。以往對植物中m6A功能分析研究,多數......
2023年,新西蘭T&GGlobal公司的Tutti蘋果在德國柏林果蔬展上驚艷亮相,成為全球首個專為炎熱氣候條件培育的蘋果品種。Tutti外觀呈漂亮的深紅色,果肉甜美多汁,不僅外觀誘人,更重要......
2023年,新西蘭T&GGlobal公司的Tutti蘋果在德國柏林果蔬展上驚艷亮相,成為全球首個專為炎熱氣候條件培育的蘋果品種。Tutti外觀呈漂亮的深紅色,果肉甜美多汁,不僅外觀誘人,更重要......
作為哺乳動物中目前所知唯一的磷酸鹽外排蛋白,XPR1如何一馬當先、以一己之力挽救磷失衡細胞于“水火之中”?這一此前備受矚目的未解之謎,被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所破解。利用冷凍電鏡單顆粒技術和磷酸根外排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