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澳大利亞大堡礁將在20年內消亡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澳大利亞一位著名的海洋學家表示,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海水逐漸變暖,澳大利亞大堡礁將在20年內消失。
這名科學家叫查理·貝隆,是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前首席科學家。他是在倫敦動物學會和英國皇家學會日前在倫敦舉行的一次關于國際海洋現狀的會議上作出上述觀點的。會議發表的一份聯合聲明警告說,到本世紀中葉世界范圍內的珊瑚礁滅絕將會是不可避免的。一旦二氧化碳在2030年和2060年之間達到預想的水平,全球所有的珊瑚礁都將注定滅亡。貝隆說:“珊瑚礁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崩潰的生態系統。與會的各珊瑚礁專家和和研究人員也贊同我的觀點。這是真實和至關重要的。”
在熱帶地區表層海水溫度上升最快,所以容易對珊瑚礁造成致命威脅。另一致命威脅來自更高的緯度,因為那里寒冷的海水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更容易,因此海水的酸性化變得更快。而海水的酸性化將使珊瑚礁的生長變得不可能,科學家認為,目前赤道地區的海水酸度值正在向極限逼近,那里的珊瑚礁正面臨著生存挑戰。與會的科學家阿歷克斯·羅杰斯表示:“珊瑚礁是世界上最敏感的海洋生態系統,海水溫度的升高和pH值的降低將帶來雙重打擊。
在地球歷史上的5大滅絕事件中,二氧化碳都曾經扮演著主要角色,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一直高于20萬年前。在二疊紀的生態浩劫中,地球上大量物種滅絕,其中熱帶海洋生物受到的打擊最嚴重。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多樣化的海洋生態系統,它每年可為澳大利亞帶來45億美元的收入。全世界珊瑚礁可帶來的收益為3000億美元。貝隆表示,珊瑚礁的消亡不僅意味著這些收入的不復存在,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將受到極大打擊。
近日,全球多國持續遭遇高溫天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出現了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南部信德省此前更是出現52攝氏度的高溫,逼近歷史極值。在印度東部、北部以及西部的大片地區,高溫天氣帶來不利影響。據國外......
名稱關于印發《氣候投融資試點成效評估方案》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4-00164分類應對氣候變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極端氣候事件及影響”團隊(EXCEIS)譚亮成課題組和國內外合作者利用波多黎各莫納島石筍IM-94的多指標記錄重建了該地區中全新世水文和颶風活動歷史。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M......
提到氣候變化,人們通常會想到變暖以及極端高溫。變暖的海水,導致大量海洋生物面臨死亡威脅。而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卻發現,氣候變化可能與水下寒流有關。這聽起來似乎與海洋熱浪席卷全球的現狀......
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12月達到峰值,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今年1月以來,厄爾尼諾不斷衰減,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于4月到5月結束。這是否意味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影響也隨之結束?......
2023年被證明是歷史上最熱的一年,這印證了一些著名氣候科學家的警告,即全球變暖的速度正在加快,并已進入一個危險的新階段。4月3日發表于《通訊-地球與環境》的一項新研究提出了這種加速的一個原因——地球......
中新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陳溯)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3日表示,厄爾尼諾事件目前處于持續衰減狀態,夏季有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從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自2024年1月開始衰減。該事件峰......
基于古環境記錄、古氣候模擬和現代觀測,對比了青藏高原北緣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紀暖期、現代暖期和未來百年暖期的干濕變化,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李育教授團隊得出結論,未來全球變暖會導致青藏高原北緣暖濕化。這項......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鄭小童團隊聯合國外學者在熱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提出,風驅動的海洋環流變化對熱帶太平洋變暖空間結構具有重要貢獻。這項新觀點發表于《自然-通訊》。......
據“浦東發布”,日前,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1400TEU無艙蓋集裝箱船獲得來自比利時船東CMB.TECH的訂單。該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其成功簽約標志著全球航運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又取得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