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化中國每年新增的數百萬噸“地溝油”?一個杭州建德的技術團隊正在尋找突破口。
10月22日,中國商飛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和波音中國公司合作的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在杭州建德大洋鎮舉行了竣工儀式并正式宣布投入運營。
當天會議上,波音、中國商飛和承辦該項目的杭州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杭州能源”)三方負責這一項目的人士均出席并詳細介紹了這一項目的進展和具體情況。根據介紹,這一示范項目將廢棄食用油(即“地溝油”)進行特定的加工轉化步驟,每天已可生產出0.5噸符合標準的航空燃油。
波音預測,未來20年中國需要6000多架飛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這意味著中國將消耗最多的航油。加之普通航油價格持續波動,且航空業碳排放減排壓力不斷增加,包括上述中美合作項目在內的生物燃料研發被寄予了厚望。按照波音和商飛的預計,這一項目未來商業化后每年可以將18億升的“地溝油”轉化為生物航油,換算下來每年約能消化最多160萬噸“地溝油”。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成本仍然是最大的阻礙。杭州能源董事長朱萃漢介紹,此前試驗階段的數據表明,目前這一技術比其他生物燃料轉化技術成本低50%,但仍然比普通的航空燃油成本高出一倍。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22日投運的這一示范項目的目的就是評估能否降低大規模生產的成本。
那這一技術何時能夠突破成本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被問及這一問題的波音中國技術與研發副總裁伍東揚博士并沒有給出確切的回答,僅暗示生物航油的研發仍然任重道遠。
3000萬元換半噸日產能
杭州能源承辦上述項目,但生產線實際位于杭州建德市大洋鎮的大洋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均為民營企業。除了上述多家企業,這一項目還整合了浙江工業大學的技術,去年就已經完成驗證技術可行性的實驗室小試和中試。
朱萃漢介紹,示范項目投資3000萬元,目前可日產0.5噸,利用這一技術下一階段可年產5萬噸,但屆時需要再新建生產線。按照目前日產0.5噸的量計算,示范項目年產最多182.5噸。
但在項目方看來,實現投運已經就是實現了重要突破。同樣負責這一項目的商飛北京民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光秋介紹,由于原料中碳原子100%轉換成了航空生物燃料和可利用產品,“地溝油”在轉化過程中無新的二氧化碳排放,不會造成新的污染。“當然轉化本身有能源消耗,但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計算,這樣研發出來的生物航油比普通航油還是能夠減少50%-80%的碳排放。”王補充。
這與更為常見的加氫脫氧技術有根本的不同。由于回收的餐飲油脂氧含量很高,一般加氫脫氧的技術是通過對油脂加氫才能脫氧。由于國內工業所用的氫氣來自于天然氣,一旦加氫脫氧式的生物燃油技術大規模推開,很容易與旺盛的天然氣需求產生沖突。
而杭州建德已經投運的這一技術則避開了氫氣,選擇了另一種催化劑。出于技術保密原因上述各方均未透露這一催化劑具體的原料,但朱萃漢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強調,在最初立項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原料來源的問題,因此目前使用的催化劑在中國是很富余的,不需擔心產生短缺。
伍東揚也進一步解釋,這一項目最初立項時,就考慮到了項目在資源、社會和經濟三方面的可持續性。以社會可持續性為例,目前生物燃料三大類來源中,除了動植物油脂類和轉化率低、成本投入大的木質纖維素類(如秸稈、木質廢料)外,還有成本相對低的淀粉類(如玉米、甘蔗、木薯等),但采用淀粉類原料進行燃料開發勢必會出現“與民爭糧”,因此一開始就被研究團隊否定。
兩倍于航油成本
而經濟的可持續性正是生物燃料走向市場的最大阻礙。
朱萃漢介紹,目前主流的生物燃料是普通航油成本的3-13倍,而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所研發的生物航油成本是普通航油的兩倍。對于航空公司來說,這仍然是一個難以讓人接受的數字。
要多久才能繼續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商業化?這個問題目前項目方也沒有答案。伍東揚就委婉地表示,這還需要杭州能源領導的技術團隊繼續實驗。事實上,接下來一段時期內,示范項目還需要驗證,如果要進行大規模生產,能否保證此前實驗階段所得的“普通航油成本的兩倍”這一成果。
成本是目前這一項目受到頗多關注的重要原因。此前荷蘭皇家航空投資的Sky NRG公司研制的生物燃油已經是市場上最經濟的產品,但價格仍然是普通燃油的三倍。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按照步驟,收集到“地溝油”原料后,首先需要過濾掉殘渣和香料,然后才能進行進一步的提煉。按照項目方的說法,由于過濾的環節,新技術也可以用于快餐店的廢油回收。一般情況下,快餐店的廢油雜質較少,更適合研發生物燃油。項目方之一的一位人士介紹,目前所用的“地溝油”來自于杭州周邊正規搜集“地溝油”的企業。
相比龐大的“地溝油”產量,上述技術能轉化吸收的量還很有限。在不同的統計口徑中,中國每年新增的“地溝油”在400多萬噸到近千萬噸不等。而即使按照未來18億升的“地溝油”轉化量,換算下來這一技術最多可能能消化160萬噸“地溝油”。
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這一新技術生產出的油品符合相關的技術標準。針對生物質原料轉化,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ASTM)D5766批準了石化工、煤化工和發酵三類轉化途徑。伍東揚介紹,目前中美航空生物燃料示范項目屬于石化類的轉化途徑,而運用到加氫脫氧的一些主流技術則是煤化工途徑。
近日,已有部分省市及中國農學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陸續公示了擬提名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另外還有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等公示了擬推薦項目,以下是項目情況列表(截止......
根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以書面方式向我辦項目規劃處反映,......
關于發布科技創新2030-“癌癥、心腦血管、呼吸和代謝性疾病防治研究”重大項目2023年度定向委托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 為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國民健康規......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各有關單位:為保障2023年學會能力提升與改革工程項目有關子項目順利驗收,現啟動2023年學會能力提升與改革工程項目驗收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項目內容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項目管理制度規定,對......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部門推薦)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規模最大的單一項目,其目標在于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明確重點發展方向,鼓勵并培養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印發2023年度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創新專項(定量化標準化研究)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為深入貫......
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科技局(委),各有關單位: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技......
關于青海省2023年第四批科技計劃項目的公示青海省2023年第四批科技計劃項目已通過專家評審、誠信核查、法律風險調查等立項流程。根據政務公開相關要求,我廳對擬立項目在青海省科技廳網站予以公示,面向社會......
關于開展2024年江西省重大科技成果熟化與工程化研究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贛科發成字〔2023〕89號各設區市科技局、贛江新區創發局,南昌高新區管委會,省屬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省屬重點企業,省直有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