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28 14:46 原文鏈接: 聚光與清華大學攜手打造“中藥在線近紅外分析系統”

      2014年9月25日,正值第25屆中國國際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展覽會(MICONEX 2014)期間,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儀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支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成果轉化、轉讓發展論壇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利舉辦。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 李明遠先生

      會上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李明遠先生表示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轉讓發展論壇是今年MICONEX新推出的一項工作,這項工作重要的意義在于我們如何用我們中國自己高校更多的成果來促進測量控制和儀器儀表領域的快速發展,來真正實現制造強國夢。接著,李明遠先生公布了“高效科研成果轉化轉讓示范基地”的申報項目,其中包括:

      1、清華大學化學系與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中藥在線近紅外分析系統”;

      2、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與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申報的“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系統”;

      3、天津世紀動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申報的“發動機排放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

      4、上海中科深江電動車輛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申報的“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集成”。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李明遠先生(左一)、清華大學化學系王義明教授(左二)、聚光科技實驗室儀器事業部總經理馬放均先生(右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先生(右一)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幼華先生與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李明遠先生為獲得者授牌。

    清華大學化學系 王義明教授

      論壇期間,來自清華大學化學系的王義明教授帶來了題為《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與中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研究》的報告。

      王教授在報告中表示“中藥質量是做出來的,不是檢測出來的”,質量控制技術的突破是中藥產業“破冰”的關鍵。關鍵的科學問題是實現“方-病-證整合”的研究途徑、建立“系統-系統”的研究模式。

      王教授還介紹到NIR技術在清開靈生產中主要可以用于原藥材最優化調配、藥材的提取過程、中間體和成品質量的快速檢測等。并首次提出一種原料藥材最優化調配的方法,已實現板藍根、金銀花、梔子、麥冬、紅參及銀杏葉等原料藥材的最優化調配,保證提取液在多個有效(指標)成分含量上差異小于5%。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科研成果轉化轉讓示范基地”的授牌,聚光科技近紅外產品經理李光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對產學研結合的看法。“中藥在線近紅外分析系統”是我們與清華大學化學系合作的項目,是在線近紅外技術在制藥過程中的應用之一,此項目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不僅僅這個項目,聚光科技一直在致力于為產學研用的結合而努力,和國內大多數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開發近紅外技術在各個不同領域的應用。我們希望通過協作,將高校科研專家的研究成果,通過我們的平臺去實現產業化,從而造福大眾。”

      在采訪中,李光提到:近紅外是“多快好省”的綠色分析技術,是中藥質量在線分析、智能控制的儀器基礎。中藥生產過程質量智能控制系統采用中藥質量控制、中藥指紋圖譜質量控制和近紅外在線檢測等技術,實現了中藥制劑產品質量穩定、可控性生產等。在主要的項目中,針對清開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安神補腦液、血府逐瘀口服液等品種的化學成分物質基礎,開發了具有產品特性的多指標成分定量指紋圖譜分析方法,開發了上述品種的在線近紅外光譜樣品預處理系統(SupNIR-4510)。該在線近紅外系統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項目實施過程中,達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以聚光科技近紅外光譜在線系統(SupNIR-4510)為代表的高端分析儀器的成功研制,將促進我國檢測設備整體水平的發展和提高,促進現有儀器設備的更新換代,提升我國國產化設備的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引導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主流近紅外光譜在線系統設備主要依賴國外產品,市場被進口設備長期壟斷,價格昂貴、儀器的維護費用高、周期長。本項目采用聚光科技研制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近紅外光譜在線系統(SupNIR-4510),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同時實現國產化應用、本土化維護和成本的降低,完全可替代進口,降低了用戶購置和使用成本,促進檢測事業的進步。

      其實,在現如今自主研發創新成為主導者后,知名企業與科研院所以及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當下儀器儀表行業推動產學研最有利也最普及的方法。1+1如何大于2,相信聚光科技會為我們提供一個滿意的答復。而我們也期待產學研的推進,能真正實現儀器儀表的中國夢。

    聚光科技近紅外產品家族。

    相關文章

    儀器儀表制造業利潤降幅收窄2024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發布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680.4億元,同比下降4.3%(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30.9億元,同比下降......

    雪迪龍、先河環保、聚光等51家企業上榜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

    11月5日,工信部發布公告,對《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2024年版)》予以公布。名單顯示,2024年度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共計307家,其中環境監測儀器領域企業51家。本次公布......

    禾信儀器重組復牌:并購量子計算資產,7成研發人員優化后的絕地“豪賭”

    2024年以來,“中國質譜第一股”禾信儀器(688622.SH)的光景已然極為黯淡:研發人員銳減7成、利潤虧損超3000萬、核心技術人員及高管接連離職、股價蒸發近86%。于是10月底,一場跨界并購應運......

    雪迪龍葛毅捷:儀器儀表是智能制造的基礎

    在“中國智造創新路徑與實踐”閉門研討會上,雪迪龍(002658)董事會秘書葛毅捷分享了雪迪龍在智能化和技術創新上的實踐和探索。葛毅捷表示:“數字化是智能制造的前提,以環境監測通用場景來說,現在我們在硬......

    聚光科技:前三季度實現收入合同同比增長

    聚光科技:前三季度實現收入合同同比增長,新業務方向上也在增長,公司部分產品在半導體行業重點分析測試領域應用效果取得進展金融界10月30日消息,聚光科技(300203)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前三......

    上海:四項重大行動2024—2026年質量基礎設施賦能新質生產力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高水平構建質量基礎設施賦能新質生產力因地制宜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質量基礎設施是對一個國家(地區)建立和執行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所需質量體......

    西工大團隊在近紅外窄帶發射含硼有機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楊登濤、馮晴亮團隊在《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期刊發表題為“Near-InfraredEmittingHelicallyTwiste......

    工信部組織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

    10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組織開展2024年保險補償項目申報工作,審核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資格。通知指出,支持范圍包......

    新突破!我國在核儀器儀表領域牽頭成立兩個國際標準技術機構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近期,我國提出并牽頭推動在國際電工委員會核儀器儀表技術委員會(IEC/TC45)成立帶電粒子加速器和核設施人工智能兩個國際標準新工作組,實現了我國在核儀器儀表領域牽頭成立國際標......

    兩部門: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開始申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重點行業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原材料石化化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