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29 14:51 原文鏈接: PNAS:可讓人變笨的綠藻病毒

      一般來講,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動物細胞中存活,細菌病毒也無法生活在動物和植物,但也有意外的情況。最近這一發現就是一種常見綠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動物,并能導致人類大腦功能下降。禽流感能感染人類就完全不是個事了,或者愛博拉、愛滋病這樣的病毒原本就是非人類特異性病毒,只是進化給它們了特定能力,成為自然界控制人類健康的工具,那么綠藻病毒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一項研究發現,綠藻病毒的感染與人類認知功能的降低有相關性,這可能與稱為海馬區的大腦區域的基因表達的改變有關。綠藻病毒通常見于綠藻,出乎意料地在40 個人類口腔病毒組中被鑒別出來。其實這種病毒很早就在人類大腦組織內被發現,動物感染這種病毒后學習能力明顯下降,感染這種病毒的人視覺處理速度明顯下降,提示這是一種可影響人類認知能力的病毒。研究論文“Chlorovirus ATCV-1 is part of the human oropharyngeal virom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humans and mice,”最近發表在PNAS上。

      綠藻病毒屬成員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單細胞、真核、無共生性小球藻屬樣綠藻。病毒基因組為線形、無置換的dsDNA,末端具有交叉連接的發夾結構。DNA末端含有1–2.2 kb倒置重復,基因組其余部分是單拷貝DNA。

      這種病毒多年前就在人類大腦組織內被發現,但一直不確定是生前感染還是死后污染。本次研究是對一組精神疾病患者咽喉微生物和病毒檢查過程中被意外發現的。約翰霍普金大學兒童感染性疾病專家Robert Yolken等意外在患者咽喉樣本中發現這一病毒后,開始并不清楚這是什么病毒,經過對比病毒數據庫發現這種病毒是一種綠藻病毒,專門感染一種生長在淡水河或湖內的綠藻。隨后他們希望確定這種病毒是否存在于健康人體內,他們對參與認知功能研究的92名健康人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其中43%的感染了這種病毒。意外的是,這些感染了綠藻病毒的人比沒有感染的人在視覺處理能力方面平均下降10%。他們在隨機畫線能力方面的成績也明顯下降,在注意力方面似乎也有明顯不足。雖然這些影響并不太大,但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

      這種大腦功能的差異不受性別、收入、教育背景、種族、出生地和抽煙史的影響。這種差異并不能完全確定這種病毒感染和大腦功能的直接關聯,因為其他感染、重金屬和污染等因素也能產生這樣程度的差異。為確認這種關聯性,該研究小組給小鼠口腔內注射這種病毒,通過是否產生特定抗體作為識別是否感染的依據,將成功被感染和未感染的動物進行行為學檢測,結果發現受到這種病毒感染的動物成功逃離迷宮的時間延長10%,而發現新目標的成功率下降20%,研究證明這種病毒感染可導致動物注意力或記憶力明顯下降。

      隨后對受到感染動物的海馬基細胞的因表達進行分析,海馬是負責空間位置學習記憶的重要大腦結構,結果發現1300個基因發生了改變。其中多巴胺神經遞質合成和免疫功能相關的基因發生了改變。但是在大腦內并沒有發現這種病毒,提示這種病毒并不是通過感染大腦細胞產生的效應。

      Yolken認為可能是這種病毒導致受感染者免疫功能發生改變刺激某種免疫效應導致大腦基因和大腦功能改變。

      這種綠藻病毒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因為沒有對所有地區人群進行檢查,無法確定這種感染是否具有普遍性意義,不過估計是一種普遍現象,如果簡單發表論文角度,可以對國內某些人群進行普查,看這種病毒是否給國人帶來促進智力的效力。如果檢測病毒比較困難,也可以通過血清學檢查進行篩選。

      從目前這種小規模的研究數據來看,這種病毒是否能感染人類仍需要進一步確認。關于對大腦功能的影響,瑞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Joram Feldon覺得不需要過于擔心。ZENEREI研究所所長Allan Kalueff認為也可能是其他病毒影響到人類感覺能力和行為,這一研究需要繼續深化。

    相關文章

    世界上最細的“意大利面”可用于治愈傷口

    近日,一項發表于《納米級進展》的新研究稱,科研人員將比人類頭發細200倍的“意大利面”細絲編織成繃帶,可幫助預防傷口感染。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AdamClancy研究團隊制備了一種由面粉和甲酸(常見食品......

    石墨烯控制技術能消滅99.9%表面細菌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石墨烯以其強大的殺菌性能,有望成為抗擊耐藥細菌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普通冰箱貼中的磁鐵技術,研發出一種超薄的針刺狀表面,作為導管和植入物的涂層,可殺......

    Immunity|I型干擾素是慢性病毒感染中記憶性B細胞被破壞的關鍵因素

    記憶性B細胞(MemoryBcells,MBCs)能夠對感染性疾病提供長效的免疫保護,然而,HIV、丙型肝炎和巨細胞病毒等慢性病毒感染會破壞MBC的發育和抗體的產生[1],導致不完全和無效的免疫保護。......

    疫情突起超2200人死亡多國緊急預警

    一輪兇猛疫情肆虐多國。據央視新聞,巴西衛生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巴西2024年登革熱疑似及確診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據西班牙媒體《20分鐘》報道......

    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2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開展學術交流。上海免疫與感染所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此次,雙方圍......

    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41種藥品采購成功

    近日,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有41種藥品采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8%,預計每年可節約藥費182億元。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藥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采,26......

    新抗真菌分子對多種感染有效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東亞人易感長新冠!全球首個全基因組測序找到易感基因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北京市發現兩例猴痘病例

    近日我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

    XBB已成國內新冠主要流行株!感染者如何合理就醫

    當前,XBB系列變異株已成為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日前有香港當地媒體報道稱,當地公立醫院求診人數飆升,有醫院等候時間超過8個小時且大部分是因為新冠,也有診所急診量較五一前翻了一倍。為了應對社區產生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