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號,市發改委、環保局、住建委、經信委、市政市容委、城管在環保局召開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情況通報會。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根據市環保局與氣象局的聯合會商,預計從今天起氣象條件轉好,直到11月6日,北京天兒都不錯,不會出現空氣重污染情況。
10月第四次污染將于今天結束
北京近日經歷了10月以來的第四次污染過程。昨天早上,全市大部分站點的空氣質量已經陷入重度污染水平。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于前天下午5點啟動了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據了解,這已是10月以來北京第四次啟動空氣重污染預警。
不過,此次污染過程并沒有持續太久。記者昨天從市環保局了解到,根據昨天的預報分析情況,今天起北京的空氣質量將轉好,未來一周直到11月5日、6日,北京的天兒總體都不錯,“不會出現重污染”。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于建華表示,目前市環保局已與氣象局共同啟動APEC期間空氣質量滾動預測預報機制,每日15點-16點開展聯合會商研判,滾動預測未來7天的空氣質量。
APEC會期北京排污減40%
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北京先后制定了《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北京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和“停車”“停限產”“停工”等10個分方案。
“目前本市采取的各項減排措施相當于‘加強版的紅色預警’。”于建華說,通過這些措施,會期北京排放的污染物總量將減少超過40%。而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也承諾在會期減排30%以上。
于建華表示,APEC領導人會議周的時間為11月5日至11日,由于污染控制措施環境效益的發揮需要一定時間,措施需要提前實施才有效果,因此市政府在充分考慮社會生產生活和公眾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將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措施的實施時間提前兩天,即從11月3日開始實施。如預測到會議期間可能發生不利氣象條件導致的空氣重污染,措施還將更早提前實施。
停限產范圍將隨污染變化
為配合空氣保障工作,市經信委制定出臺了“會議期間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企業停產限產方案”,明確了全市69家停產和72家限產企業的名單及要求。
市經信委節能環保處處長劉明透露,如果在APEC會議期間北京遭受重污染,將啟動備用方案,停限產企業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據透露,在備用方案中,77家市屬國有企業、超過100家懷柔區級企業將采取停限產、維修設備等措施減排。
>>相關新聞
北京PM2.5禍首仍是機動車
經過一年半的監測及研究分析,市環保局昨天公布了北京PM2.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
在北京全年的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28%-36%,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4%-72%。在本地污染貢獻中,機動車排放(占31.1%)、燃煤(占22.4%)、工業生產(占18.1%)的比重占據前三位,機動車排放是北京PM2.5本地來源的最大貢獻者。
微塑料在環境中無處不在。有報道證明微塑料能夠作為微生物的載體,促進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傳播,從而對生態系統安全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危害。近年來,對于環境水體塑料際ARGs的報道集中于微塑料......
發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評審期刊《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號稱“環保”的紙質吸管含有長效和潛在的有毒化學物質。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研究人員檢測了39個品牌的吸管中所含有的PFAS(一組合成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中儲國能公司聯合自主研發的國際首套300兆瓦級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完成集成測試,順利下線。膨脹機是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核心部件,具有負荷高、流量大、流動傳熱復雜......
2023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該名單按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自然·水》最新發表的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會影響到55億人。研究結果指出,到本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將成為全球地表水污染熱點地區。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被認為會影響今后幾......
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2023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征集工作,推薦范圍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復、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