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提供部分資助,由歐盟聯合研究中心(JRC)領導的,歐盟多個成員國及聯系國科技人員參與組成的歐洲SESAMONET研發團隊,長期致力于盲人導航系統技術的研制開發及推廣應用。2014年9月19日,歐盟創新型的盲人導航系統在德國的梅爾松根市(Melsungen)落成,歐盟聯合研究中心主任LECHNER、德國黑森州(Hessian)國務秘書WEINMEISTER和梅爾松根市市長BOUCSEIN出席落成典禮并致辭,隨后對這一智能型盲人導航系統進行了現場親身體驗。
SESAMONET研發團隊自行研制開發的智能型盲人導航系統,主要采用先進成熟的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將音頻信號電子應答器安置在道路人行道表面和盲人行走拐杖內。系統自備先進的弱電“壓電”即時電源充電裝置無需供電系統提供電力,因此可方便地將系統部署在步行道、城市中心和公園等公共開放區域,并可隨時為盲人提供當地有用的新聞等信息。系統不同組件之間的信息傳輸,采用安全可靠的藍牙(Bluetooth)技術。
研發團隊開發的智能型盲人導航系統“首個”版本,于2013年9月,被成功部署在德國的卡塞爾-卡爾登機場(Kassel-Calden Airport),并通過歐委會專家組的系統檢測測試。此次系統新的落成典禮,標志著智能型盲人導航系統成功邁出了在歐盟成員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商業化應用步伐。
美國得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于織物的可穿戴設備,它可以通過加壓空氣“輕拍”用戶的手腕,無聲地幫助他們導航到目的地。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質科學期刊《裝備》(Device)。研究表明,用戶......
據3日發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論文,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由兩個耦合的半導體納米晶體組成的“人造分子”系統,該系統可以發出兩種不同顏色的光,實現了快速和瞬時的顏色切換。這表明,在納米尺度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優化管理服務,增強支撐能......
在科研工作中,色譜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處理裝置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色譜信息管理系統對于合規、高效和可靠地處理色譜數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華譜科儀(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譜科儀,是一家......
現代長江的起源及南亞、東亞水系的演變,與新近紀青藏高原隆升和現代亞洲季風系統建立相關。然而,準確刻畫長江水系的時空演變規律頗具挑戰性。之前的地質學研究基于不同的采樣地點、測年方法和替代指標進行估算,認......
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刊登了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利用柔性人工突觸器件,開發了一種神經形態運動感知系統,在硬件層面成功實現了大腦的多感官整合功能,并獲得了卓......
不論是體育賽事還是科學探索,挑戰極限一直是人們的夢想。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龔旗煌團隊長期致力于挑戰科學前沿的“時空極限”研究,助力人們不斷拓寬認知的邊界。“我們就是......
醫療劇集《豪斯醫生》當中,描寫過一位受傷后失明的警員。這位警員并沒感覺到自己看不見了,當醫生問他另一位醫生穿的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深藍色的褲子,白色襯衫,黑色的鞋。”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樣。可是,......
12月28日至29日,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中國軟件行業協會、CCF開源專委會、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主辦,以“立根鑄魂崛起數智時代”為主題的操作系統產業峰會2022將在線上召開。本次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79.shtm中新社合肥12月15日電(記者張俊)記者15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