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由廣東省細胞生物學學會、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辦,生物無憂網承辦的“第五屆廣東省細胞生物學學術研討會暨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廣州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3樓國際多功能會議廳隆重召開,廣東省科協技術協會學術部部長錢春女士,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彭望清教授,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主編郭禮和教授,廣東省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長夏建川教授,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教授等兩百多位專家學者以及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上午8點半,會議正式開始。夏建川教授、錢春部長、彭望清書記紛紛致辭。夏建川教授指出:2015年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安排將以“規范和提高”作為工作重點,致力于提高全省的生物治療腫瘤總體診治水平,組織全省同仁對相關政策法規進行深入研討,以加強“學術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宗旨,為從事生物治療的臨床醫生及研究人員提供交流平臺,推動生物治療的科學健康發展。
圖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腫瘤中心汪森明教授主持開幕式
圖為,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夏建川教授致辭
錢春部長首先代表廣東省科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對學會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和贊賞。錢部長在講話中還透露:9月26日中國科協常委會通過了明年第十七屆科協年會將由廣東來承辦,中國科協年會號稱是中國“科技奧林匹克大會”,參會人員接近一萬人,目前策劃的方案是將舉行近20 個分會,這些分會將由全國的各個學會來承辦,希望陳尊器教授、夏建川教授等支持細胞生物學領域全國性的會議的舉辦。接著,彭望清書記指出:新一屆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和主任委員,夏建川教授當選為第一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相信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必將大大促進全省生物治療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發展。
圖為,廣東省科協技術協會學術部部長錢春女士致辭
圖為,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彭望清教授
隨后,夏建川教授宣布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彭望清書記為夏建川教授、鄭利民教授、汪森明教授、肖揚教授、徐萌教授分別頒發主任委員、后任主任委員、副主委聘書;再由夏建川教授為康世均教授、齊暉教授、田東萍教授、吳沛宏教授、吳育羅教授等11名常務委員頒發聘書。
圖為,廣東省抗癌協會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聘書頒發儀式< /p>
大會上各專家學者就細胞生物治療以及其在抗腫瘤方面相關研究及進展作報告。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郭禮和教授就“人羊膜上皮細胞的干細胞特性及臨床應用前景”作了專題報告,提出了干細胞修復脊髓損傷,未來使脊髓損傷導致的高位截癱患者重新“站起來”不是不可能。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夏建川教授介紹了腫瘤體細胞免疫治療目前的不同方法,以及聯合手術、放療、化療和微創治療的基本原則和體細胞相關技術參數的研究,包括體細胞制備環節相關技術參數的研究等,同時對腫瘤體細胞免疫治療的未來進行闡述。暨南大學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院長尹芝南指出:在腫瘤免疫治療給腫瘤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的同時,我們要意識到其中潛藏的風險,并呼吁各位同行專家盡快制定出臺相關的臨床試驗、質量控制和療效評價等行業準入標準,以確保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隨后,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康鐵邦教授對“細胞周期調控與腫瘤靶向治療”、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鄭利民教授對“腫瘤引起造血干細胞分化向髓系偏移的機制與臨床意義”,暨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徐萌教授對“細胞因子誘導免疫殺傷細胞聯合深部熱療的臨床實踐”及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腫瘤中心的鄭燕芳教授對“食管鱗癌的基因甲基化研究及應用”分別作了主題演講。
下午的會議從13:30開始。首先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腫瘤中心汪森明教授就“生物標志物指導下的腫瘤個體化治療”作出報告,報告指出:個體化治療的關鍵是根據腫瘤的分子標志物來選擇最佳藥物,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證實,通過檢測腫瘤患者生物標本中生物標志物,可預測藥物療效和評價預后,指導臨床個體化治療,從而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曾園山教授專題報告首次指出了督脈電針與NSCs或MSCs移植聯合應用治療脊髓損傷這一中西醫結合的新策略,并在結構和功能方面證實了該新策略能夠更好地促進脊髓損傷的修復。隨后,來自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的項鵬教授對“間質干細胞的臨床轉化:問題與展望”,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吳沛宏教授對“腫瘤微創治療聯合腫瘤生物治療”,南方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的劉求真教授對“黑色素瘤免疫抑制的分子機制研究”、 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張文清教授對“斑馬魚cMyb過表達導致髓系和淋系白血病研究”,以及慕尼黑免疫治療中心的古松海教授對“CAPRI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及展望”,深圳市中美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劉根桃教授對“免疫細胞治療提高化療敏感度的轉化性研究”,生物無憂網副總經理周劍飛先生對“生物醫學領域科研教學的提升與管理”研究課題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大會的最后,由夏建川教授為本次大會的承辦單位生物無憂,協辦單位賽生公司、深圳市中美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各贊助單位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忠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費森尤斯卡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森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達科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舒迪安醫藥研發(北京)有限公司,基因有限公司等公司頒發榮譽牌匾。至此,大會圓滿結束。
圖為,贊助商榮譽牌匾頒發儀式
圖為,2014GSCE現場抽獎活動
此次會議以前沿論壇形式圍繞“細胞生物學的基礎研究、體細胞抗腫瘤免疫、臨床應用研究”等話題,分享細胞研究領域新技術及研究成果,為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得到了廣大參會者的一致好評。此次會議必將推動細胞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進程,促進腫瘤免疫學、多學科規范化治療理念和模式的發展,以及細胞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良好交流平臺的建立。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細胞生物學研究。從高分辨率成像到細胞行為動態分析,AI技術不僅提升了數據處理的精度與效率,同時隨著AI與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的深度融合,其在細胞研究中的應用正不斷突破邊界,......
關于征集參與《腫瘤治療類冷凍治療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編制工作的相關企業及單位信息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做好腫瘤治療類冷凍治療設備的技術審評工作,我中心已啟動《腫瘤治療類冷凍治療設備注冊審查指導原......
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引起市場軒然大波,雖然白宮表示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等不適用“對等關稅”,但是市場的擔憂仍在蔓延。4月7日,醫藥領域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擺事實、列數據,表示受關稅影響十分有限。恒瑞醫......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scNET系統,能深入了解細胞在腫瘤等復雜生物環境中的行為變化,有望為疾病治療研究提供新途徑。公報說,當前單細胞測序技術日益成熟......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2025年度關鍵技術研發計劃“細胞與基因治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5〕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
描述疾病相關細胞的空間分布對于理解疾病病理學至關重要。近日,西湖大學楊劍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Spatiallyresolvedmappingofcellsassociatedwithhum......
灣區再添"國之重器"3月25日,總投資逾30億元的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項目將......
2025年4月9-10日,第6屆BIONNOVA生物醫藥創新者論壇暨展覽會誠邀新老朋友再次相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同筑新程!截至目前,7483位來自800多家企業和組織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領導與專家已確認......
上海科技大學常任副教授王皞鵬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許琛琦、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教授達里奧·維尼亞利、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孔燕以及百濟神州沈志榮,首次闡明了免疫檢查點LAG3受......
各相關單位:生物樣本制備與分析檢測裝備之間的智能通信,是指在生物樣本的采集、制備、存儲、分析和檢測等關鍵環節中,通過先進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技術,實現不同設備間的數據交換、協同作業和智能決策。隨著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