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12 15:50 原文鏈接: 補貼政策升溫:新能源汽車能否進一步發展

      近期,武漢等地陸續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辦法,令觀望已久的市場開始升溫。在我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能否迎來市場銷售的春天?

      補貼金額增加,有利促進消費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成本是影響車價的主要因素。武漢一位汽車銷售人士說,已上市的絕大多數純電動汽車的起售價都接近或超過20萬元。而乘用車市場主力需求最大的價格區間在8萬元到18萬元。這部分價格差額阻礙了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術研究部總工程偉認為,新能源汽車售價之所以高,是因為電池成本大。電池驅動至少占據了整車汽車成本的30%。今后新能源汽車要想控制成本,首要問題是降低電池的成本。

      針對這一狀況,武漢、西安等地陸續出臺了對新能源汽車補助的方案。以武漢為例,當地按國家補貼標準的1:1給予配套補貼,最高補貼累計可達12萬元,直接從購車款中扣除,以此刺激消費者購買。

      然而一些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補貼優勢并不明顯。在武漢漢口一家品牌汽車4S店,正在看車的消費者黃先生向記者表示,政府對電動汽車的現金補貼讓他有心想買電動汽車,“總體價格優勢還是小。”

      黃先生算了一筆賬:“我看中的這款20多萬元的車,國家能補貼我4.75萬元,武漢政府補貼金額與國家保持一致也是4.75萬元,這樣我自己還要掏十幾萬元。這個價位買燃油汽車仍有很多選擇。”

      武漢一位汽車銷售業內人士說,消費者手中有20萬元,首先考慮的絕對不是電動汽車。純電動車還是新生事物,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愿意承擔“吃螃蟹”帶來的風險。

      充電設施不足,亟待加快建設

      為緩解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各地政府在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同時,也相應加快了新能源充電站的建設。

      目前,武漢市已建成三角湖等4座大中型充電站,建成167只交流充電樁。為了解決充電難題,在今年底之前,武漢供電公司還將投入4430萬元建設1280個充電樁。

      采訪中記者發現,對于充電難的擔憂是阻礙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一個重要原因。武漢市化工區管委會一位李姓公務員今年10月底購入一輛新能源汽車。他所在的小區物業卻不允許建充電樁,理由是沒有辦法計算電費。

      后來他多次請銷售公司與物業協商,才解決了這一問題。“本來圖個優惠,結果還挺麻煩的。”

      武漢市民程先生近期有購車打算。他表示,在充電樁這些問題徹底解決之前,不會考慮電動車。“我要的是一輛電動車,下班后開到30公里外的地方,能夠在路邊方便地充電,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快充電設施建設。”

      武漢國稅局車購稅分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一些地區充電設施尚不完備,要想增加能源汽車還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倡導綠色出行,獎勵節能減排

      記者從比亞迪和東風日產武漢銷售店里了解到,本月初武漢實施補貼政策后,前來訂車的消費者增多。比亞迪國瑞4S店已收到40多個訂單。消費者群體多為年輕白領,大多數人單位與住家距離不遠,其中一些消費家庭已擁有了一輛汽車,購買新能源汽車主要是為代步。

      專家指出,倡導綠色出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排放標準,將大氣污染貢獻率較大的汽車逐步淘汰;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電動汽車、LNG汽車以及液化甲烷汽車的消費市場,讓清潔能源逐步成為機動車市場的主流。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國方建議,要撬開新能源汽車的家庭市場,除了在降低成本、提高續航和充電能力等方面改善外,還要探索其他的途徑,讓更多的客戶體驗新能源汽車,增強購買信心。

      目前,武漢已引進約10輛混合動力乘用車投放汽車租賃市場,前期針對企業客戶,年底前計劃將數量擴至200臺,將面向普通消費者。像這樣的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山東等地也陸續展開。

      從事新能源汽車租賃的武漢華力運通公司經理石俊說,新能源汽車租賃業務前景廣闊,但也需要配套政策的支持。只有支持和發展新能源汽車,才能給形勢嚴峻的環境治理帶來新希望。

    相關文章

    第二屆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拉力賽征集啟動

    為解決新能源汽車技術痛點,促進產業創新與協同,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廈門國創中心先進電驅動技術創新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二屆新能源汽車技術(先進電驅動與智能化底盤)創新拉力賽于近日正式啟動,命題將......

    巴黎車展全是中國電動車馬克龍喊話:歐洲必須覺醒

    在最近的巴黎車展上,中國多家汽車品牌也展出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車,這也是中國汽車超越傳統燃油車行業的關鍵,法國總統馬克龍昨天還參觀了比亞迪的展位,面對中國品牌在電動車上的領先,他甚至喊話要歐洲覺醒。中新經......

    “虛擬”電廠帶來“真實”保障

    今年夏季,全國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各地電力穩發滿發。圖為8月25日,在四川省達州市,技術人員巡查燃氣發電公司廠區升壓站。鄧良奎攝(人民視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積極引進具備電力儲存、平衡電力系統的“虛擬......

    新型鋰金屬電池亮相:3分鐘充滿電、壽命可達20年

    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其發展關鍵跟電池技術息息相關,不少科學家也是希望在鋰電池上能夠繼續做出大文章。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為電動汽車開發了一種新型固態鋰金屬電池,該電池有望實現3分鐘內完全充電,并且可持續使......

    新能源新技術新生態開辟汽車轉型之路

    “中國是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產銷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正如李克強總理向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致賀信所說,在“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在電動......

    中汽協:8月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

    在9日召開的中汽協信息發布會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69.1萬輛和66.6萬輛,環比增長12%和12.4%,同比增長1.2......

    國家發改委發文希望合資車企加快新能源轉型

    “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只有1.3萬輛,此后1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達到86%。”在2022年泰達汽車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司長盧衛生表示,新能源汽車目前的保有量已超過1000萬,進入了全民......

    新能源汽車什么時候能迎來從“有”到“好”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賽場,也分“上下半場”,那么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21.6%,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下半場”的比拼,戰幕已開。用戶越來越多,如何從“有”到“好”——解決“安全、續航里程、快......

    新能源汽車什么時候能迎來從“有”到“好”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的賽場,也分“上下半場”,那么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21.6%,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下半場”的比拼,戰幕已開。用戶越來越多,如何從“有”到“好”——解決“安全、續航里程、快......

    充電樁產業迎來好政策,但行業龍頭特來電已連虧3年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上升,充電配套設施行業熱度也持續走高。日前,交通運輸部與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聯合印發的《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3年底前,具備條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