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之后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何它能存在下去,我們是否需要新的物理學理論對此進行解釋?歐洲物理學家的新研究或許可以給上述問題一個簡單的答案:無需新理論,希格斯粒子和引力的相互作用“救”了宇宙。相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2012年被歐核中心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被認為能夠賦予一切粒子質量;相關研究推測希格斯粒子的產生在早期宇宙加速膨脹階段可能導致宇宙的不穩定甚至解體。
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探究為何這一情形沒有發生,一些理論認為一定有一些新的幫助解釋宇宙起源的物理現象未被發現。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哥本哈根和赫爾辛基大學的物理學家則認為,其實有一種更簡單的解釋。
該研究小組認為時空曲率——其產生了引力——提供了宇宙所需的穩定,幫助其撐過了宇宙爆炸之初的膨脹期。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8日報道,該小組考察了希格斯粒子和引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并考慮到它如何隨能量而變化。他們發現,即使是微小的相互作用也足夠讓宇宙穩定下來而不至于崩塌。
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解釋了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但它至今無法為宇宙大爆炸之后并沒崩塌給出答案。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阿圖·拉楊蒂耶說:“我們的研究審視了標準模型中最后一個未知參數——希格斯粒子和引力間的相互作用。這一參數無法在粒子加速器試驗中得到測量,但它對宇宙膨脹期間希格斯粒子的不穩定性有很大影響。即使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值也足以解釋宇宙為何挺過了大爆炸,而無需任何新的物理學理論。”
研究小組的下一步計劃是用宇宙學觀測在更細節層面研究這種相互作用,并解釋其對早期宇宙的發展究竟有什么影響。而且,他們將利用正在或將要進行的歐洲空間局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引力波的探測任務數據。
“我們的目標是用宇宙學數據來測量引力與希格斯場間的相互作用。”拉楊蒂耶教授說,“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那么我們就提供了標準模型欠缺的最后一個數字,離回答‘宇宙如何誕生’的基本問題更進一步。”
關于批準建設物理學、化學、力學等3個山西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的通知各高校、科研院所,各市科技局: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加強基礎研究工作部署,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山西實踐路徑,切實加強我省基礎學科發......
科技日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劉霞)宇宙深空究竟有多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給人們提供了答案。該探測器首次對彌漫在宇宙中的環境光(宇宙光學背景)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
中新網杭州9月9日電(曹丹)“浙江大學和祖國永遠是父親生命的一部分,他無比珍視。”近日,李政道的兒子李中清在浙江大學參加活動時說。在第40個教師節來臨前夕,浙江大學舉行“求是魂牽八十載——紀念李政道先......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粒子物理學術會議在青島召開。會議為期四天,由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主辦、山東大學承辦。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
在美國唯一的專門的粒子物理實驗室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以下簡稱費米實驗室),糾紛有愈演愈烈之勢。據《科學》報道,由于預算問題,它將在8月的最后一周讓大多數員工休假或無薪休假。與此同時,對實驗室的不滿情......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浙江大學官網教師個人主頁欄目更新信息顯示,知名物理學學者姬揚已經于今年7月加盟浙江大學物理學院。公開資料顯示,姬揚,男,197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聯合成立的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JILA)的科學家們,成功開發出了迄今已知最精確的原子鐘。這款原子鐘不僅能精準計時,還有助在廣闊的空間范圍......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英國劍橋大學官網近日報道,該校天文學家基于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高級深星系外巡天獲得的數據,在宇宙大爆炸后僅3.5億年誕生的一個古老星系中,首次探測到了豐富的碳。......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借助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丹麥科學家在天文學史上首次見證了宇宙中最早3個星系的誕生——這一事件發生于134億至133億年前。這項研究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有關宇宙歷史的新......
編譯|未玖Nature, 23May2024,VOL629,ISSUE8013《自然》2024年5月23日,第629卷,8013期天文學AstronomyThesolardynamobe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