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21 11:40 原文鏈接: 中國全力確保南水北調“水安全”嚴防突發污染事件

      在湖北省十堰市大川村,25歲的舒彬正在自家的農家樂里忙碌不停。他的農家樂在當地十分紅火,旺季每月顧客能達三四千人。餐館院子外,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這條當地百二河流域的支流,最終將匯入20公里以外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

      餐館院子里,放置著一套占地不到兩平方米的新型污水處理設備。為了使餐飲污水不進河道,避免丹江口水庫水質受到影響,去年區里給百二河沿線的20多家農家樂都免費安裝了這種小型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污水可達10噸。

      舒彬說,生意紅火時,日用水量能達到六七噸,產出污水4噸左右,都是通過這種設備處理后排入院外河道。“過去,附近農家樂都是將污水直接排入河里,水臭烘烘的。現在,河水變得清亮了,客人也多了,環境好了,生意也好了。”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目前正在建設的最大的生態調水工程,分為東、中、西三線,旨在緩解北方日益趨緊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即將于近日通水運行的中線工程,將為包括首都北京在內的20多座大中城市送水,一期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

      位于漢江之上、橫跨鄂豫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便是此次調水的水源地,而舒彬所在的十堰正好位于丹江口庫區。漢江水將從這里沿著1000多公里的總干渠,被輸送至干渴的京津冀地區,而庫區及沿線眾多百姓的生活也將因水而變。

      為保障水源地水質安全,中國政府近年來在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地區大力開展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期間共安排120億元資金,針對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工業點源及農業面源污染等445個項目進行建設整治。

      至今年,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涉及的河南、湖北及陜西三地的43個縣(區、市)的污水處理廠已全部建成。目前,三地正在推進影響區重點鄉鎮的污水處理廠建設。

      “這些年國家和水源區各地治污力度很大,丹江口水庫水質不斷好轉,這幾年一直保持在二類水標準,有時還是一類水,已達到調水需要。”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環保司副司長范治暉說。

      除在源頭保水外,干渠輸水水質安全也不容忽視。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長1432公里,其中暴露在外的明渠段約1196公里,工程需穿越眾多村鎮、橋梁和公路,尤其要穿越200多條河流。

      范治暉稱,中線干渠在建設時就采用了全線立交輸水方式,與穿越的河流立交交叉,不與其發生水體交換,因此水質在輸送中不受外來水體影響。同時,沿線還設有節制閘、控制閘、分水閘、退水閘等200多座閘門,可參與應急調度。

      “一旦發生突發性污染事件,運行單位將在第一時間應急調度,關閉相關閘門,截住污染團,控制其繼續擴散,將滯留渠道內的污染物進行清理,將危害減少到最小,不會對飲水安全造成影響。”范治暉說。

      為嚴格監控來水水質,中國還在水源地及中線沿線各地建立了全方位水質監測預警體系,采用自動監測、實驗室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相結合方式,利用技術和生物多種手段,保障水質安全。

      南水北調中線水質保護中心主任尚宇鳴介紹說,目前中線全線已設置4個固定實驗室及13個自動監測站,可24小時監測水質。各分水口門附近也配備了生物毒性在線檢測儀,可快速檢測水體中有毒物質,一旦發現水質改變就會自動報警。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調水的終點,首都北京更是把“水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北京段工程全長80公里,幾乎全為地下管涵。在市區喧鬧的西四環街區下,直徑4米的輸水涵洞深入地下近20米深,與外界污染物隔離。

      “針對上游渠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污染事件,我們在中線水質監測基礎上,設立了‘三道防線’,通過關閉閘門等方式,拒絕‘問題水’入京、入城、入廠。”北京市南水北調辦主任孫國升說。

      此外,北京還將對干線北京段及市內配套工程的34個監測斷面進行24小時監測,加強水污染預警,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水污染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表示,目前正研究制定《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以建立全面覆蓋、快速反應的污染物預警預測機制,便于在應急處置中統籌沿線各地各部門力量,保障輸水水質安全。

    相關文章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已成為全球首個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國家標準首次發布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國產“高分”衛星帶你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丨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國產“高分”衛星帶你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水是維系生命與健康的基本需求,但是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臭氧污染降解果蠅信息素可能影響其性別認知

    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會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播的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相關研究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許多......

    強化“科技引擎”,讓中國式現代化動能更強勁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華中武漢城市圈夏季臭氧污染成因、來源及管控的新見解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

    中新網南昌2月28日電(吳鵬泉劉玉潔)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記者27日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去年鄱陽湖水質優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總磷濃度0.063mg/L、同比下降......

    未來五天華北中部個別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污染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