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2014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國產科學儀器設備應用示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年會在溫嶺市召開,會議邀請了全國各地科學儀器行業的專家代表和企業家齊聚一堂。來自浙江福立、上海天美、天津博納艾杰爾、上海光譜、上海舜宇恒平、北京華夏科創、濟南海能、青島盛瀚、上海紐邁的廠商代表也紛紛齊上陣,共同研究探討產品創新技術、品牌發展方向和企業發展的經營模式。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鋼先生
來自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陳建鋼先生上臺做《淺談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及部件工程化>實施體會》的精彩報告。陳建鋼總經理指出,可靠性是生產和制造出來的,可靠性是工程化的核心目標,可靠性是生產制造的管理目標。
上海光譜致力于光譜儀器制造技術的創新、研發、制造,提供可靠的實用的產品,求穩求實、做精做細不盲目追求規模,做業內受尊重的“三精企業”。
時至今日,上海光譜具有系列化、標準化、通用化、功能部件模塊化四大產品特征;部件按計劃生產、產品按訂單制造的生產管理創新模式。上海光譜主要系列產品包括紫外可見光光度計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系列和樣品前處理系列。
2014年即將完成科技部“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及部件工程化”重大專項,將是上海光譜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上海光譜的生產制造技術和能力向著國際先進目標。
陳建鋼總經理還向與會者詳細介紹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及部件,包括交流塞曼電源與控制部件、燃燒頭組件、直流塞曼石墨爐原子化器組件、直流塞曼石墨爐原子化燃燒室部件、交流塞曼原子吸收光譜儀部件布局示意圖、人性化工藝設計以及主要加工設備等,同時還介紹了公司主要OEM、ODM產品。
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周小靖博士
浙江福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小靖博士上臺帶來《超高效液相色譜的發展趨勢和技術創新》的精彩報告。報告分為UHPLC的發展趨勢及重要性、國際分析儀器市場需求分析、UHPLC關鍵技術瓶頸分析和UHPLC關鍵技術突破解決方案四個方面。
周小靖博士指出,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先進的分離分析技術,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分離分析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新能源和新材料開發、藥物開發、生命科學、環境監測、食品安全等領域推動行業發展。
高效液相色譜的應用面幾乎涵蓋了地球上85%左右的化學物質,為科學技術發展和新興產業形成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超高效液相色譜實現了高分析通量的同時,有大幅度地提高了分離性能和分析靈敏度。
國際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發展情況
周小靖博士分析了國際超高效液相色譜的發展情況和國際分析儀器市場需求分析,根據數據指出,2013年僅6家海外分析儀器公司(Agilent,Bio-Rad,Danaher,Shimadzu,Thermo,Waters)在中國市場的營銷額約40億美元。相比之下,國產分析儀器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10-15%,這是由于國產分析儀器基本處于低端狀態。
報告中強調,UHPLC關鍵技術在于其1.5-1.9μm的顆粒填料,使用2微米以下色譜填料,是超高效液相色譜存在著改良的余地!未解決亞2微米液相色譜柱的超高壓所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具有高理論塔板數和相對較低柱壓特征的新型分離材料整體柱和核殼型填料相繼進入超高效液相色譜的研發領域。
硅膠整體柱:其介質結構具有通透性高、比表面積大等優點;能夠達到高效快速、低背壓,而受制備工藝局限性,作為UHPLC色譜柱還需進一步改良。
核殼型填料:2-3微米核殼型填料能在相對低壓條件下,達到亞2微米全多孔型填料的分離效果,被視為亞2微米全多孔型填料的最佳替代品。核殼型填料對UHPLC系統也提出了新要求,現有UHPLC系統不能充分發揮其柱效:柱外效應的相對增加,抵消了柱效的提升。
周小靖博士提出了UHPLC關鍵技術突破解決方案——UHPLC系統創新和核殼型填充料的應用,即改變現有UHPLC系統結構,大幅度降低柱外效應,繼續改善核殼型填料的合成工藝。對此,對新型UHPLC研發理解為:在相對低壓的條件下,實現和超過現有UHPLC的性能;同時實現高柱效的快速分離和高靈敏度的分析;繼續提高可靠性和降低分離分析的運行成本。
UHPLC新技術結合2-3μm核殼型填料能獲得高于現有UHPLC系統的分離效率,同時可將系統壓力降低至1/2。
上海天美(集團)總經理徐國平先生
上海天美(集團)總經理徐國平先生帶來《抓住機遇探索經營模式,苦練內功再求企業發展》的精彩演講報告。
徐國平總經理指出,2014年公司的產品發展、市場拓展都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在國外同類公司占據高端市場的前提下,利用中國的資源和硬件,利用國外領先的技術和管理理念向下壓迫中、低端市場,力圖控制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國內同類產品競爭也日趨激烈,利潤空間趨緊。另一方面,天美公司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市場發展、競爭激烈、產品技術更新迅速、企業研發平臺的局限、人才競爭激烈、多企業的收購歸并和融合帶來新的企業文化的提升要求、企業經營模式對于現下市場經濟不適應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天美開展新的思索:探索適合企業發展的新經營管理模式;總結提升企業文化形成企業特色;確立合理的企業發展規劃目標;培養與引進并舉的人才引入機制,搞好隊伍建設;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能自我完善的集團型企業。
天美探索適合企業發展的經營模式,集團先后收購了英國ET公司,法國Frelabo公司,瑞士Precisa公司及美國IRXF公司;今年10月又購買了布魯克GC、GC/MS產品線。收購了國內上海三科儀器公司,近期又收購上海精科天美科學儀器公司的中方持有的股權轉讓。天美將建設適應企業發展的技術研發中心,突出色譜、光譜、離心機等產品線的技術開發;建設以分析儀器和天平儀器為基礎的天美制造業務平臺,逐步形成集團的制造中心;理順產品銷售結構,統一銷售團隊,形成拓展市場的合力。
徐國平總經理最后總結道,“海納百川、兼學兼修、總結提高,包容各企業的管理特色,形成科學、高效、嚴謹、務實”的天美企業精神,樹立“客戶至上”理念,企業全部工作均要圍繞滿足客戶需求來展開。注重細節、追求完美,注重效率、追求速度,勇于創新,勤于探索,將天美努力建設成創新性生產企業。
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勇先生
來自青島盛瀚色譜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勇先生為大家帶來精彩報告。首先,朱新勇董事長介紹了公司概況。青島盛瀚成立于2002年,06年推出CIC-200型離子色譜儀,09年榮獲科技部專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10年CIC-300型離子色譜儀誕生,青島盛瀚也成為“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CIC-260型離子色譜儀正式商品化,同年榮獲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多功能離子色譜儀的開發與產業化”項目立項。
青島盛瀚在發展的道路上不忘感恩,回饋社會,先后開設“盛瀚獎學金”和“盛瀚班”,并在2013年于云南騰沖建成盛瀚希望小學。
今天,青島盛瀚的產品遠銷海外,進入韓國、印度、馬來西亞、安哥拉、香港等9個國家和地區。
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培強先生
上海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培強先生的報告從核磁共振技術背景、低場核磁共振技術進展、低場核磁共振應用前景展開闡述。低場核磁共振產品開發歷程:1999年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實驗儀(教學型)誕生,至2013年各種用于工業化、在線型的核磁共振儀器紛紛出世,2014年研發了便攜式專業化核磁共振快檢儀器。
低場核磁共振技術進展:
專業化——滿足科研與工業用戶的專業化需求:提高采收率(模擬現場環境設備),非常規油氣(適合頁巖分析的設備);
工業化——滿足工業用戶的應用需求:選種育種(高通量種子篩選),QA/QC(檢驗檢疫等),在線監測(化工過程監控);
便攜化——滿足現場快速檢測需求:功能單一、檢測速度快、便攜;應用于生物醫藥、食品衛生等。
楊培強董事長指出,低場核磁共振可以應用于生命科學、石油能源、多孔介質、高分子材料、食品農業等領域,是一種有效的應用手段,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和和創新性。
最后,楊培強董事長向與會者介紹紐邁科技,紐邁科技自成立以來榮獲多項科學儀器創新、成果轉化等獎項榮譽,公司產品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并在2013年承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承擔2014年江蘇省成果轉化項目。
博納艾杰爾科技 梁萍董事長
博納艾杰爾科技的梁萍董事長現場談及了自己創業十年的幾點體會分享。
梁董首先介紹了博納艾杰爾科技由汪群杰博士于2004年創建,并由陳小華博士擔任首席科學家兼國際部總監,公司的宗旨是做又便宜又好的產品,做好M2,做到持續創新。產品技術包括HPLC色譜填料合成及技術、SPE固相萃取填料合成及產品以及多種“樣品處理專家”;在客戶方面要勇于追求高端客戶、善于發現真的客戶并注重發展,梁董指出目前博納艾杰爾的客戶群體已日漸壯大,包括蒙牛、伊利、華北制藥、SGS、賽諾菲、藥明康德、諾華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及事業單位。
梁董介紹到博納艾杰爾始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投入應用開發,并在三聚氰胺事件中迅速反應并提供技術支持而一戰成名,隨后擴大產能,與蒙牛、三元、哇哈哈等名族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其EOPC全自動食用油極性組分分離系統能在40分鐘完成極性組分分離,節約了90%的時間;氨基酸分析綜合解決方案則能進行游離氨基酸分析、蛋白/多肽藥物水解氨基酸分析、飼料中氨基酸分析以及食品中氨基酸分析等等。2011年開發的MAS-QueChERS系列產品因其快速、便捷等特點首次進入美國FDA實驗室,用于農殘、獸殘、食品添加劑等快速檢測應用。
梁董還指出博納艾杰爾還積極參與標準和方法的廣泛合作,包括參與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方法的建立、校企合作等,從而保障企業能堅定不移的向國際市場發展。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李鈞副總經理
來自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的李鈞副總經理介紹了《以應用為導向引領企業產品發展》。
李鈞先生首先指出隨著國外公司紛紛入駐中國市場,品牌效應也逐漸凸顯,如果國內繼續跟隨模仿必將走進死胡同,因此中國儀器必須要與應用行業領域結合起來,以應用為導向,才能從無到有,從跟隨到獨立,從而才能有原創性的創新!在應用引領發展上應與行業結合,同儀器應用專家/單位結合,從需求出發,在儀器和應用間搭建橋梁,應用需求包括了生物制造領域全產業線的發展、生物發酵行業的過程監測、高靈敏度尾氣在線過程質譜分析技術以及高通量優選儀器開發及應用等。
李鈞先生最后指出以應用為導向是儀器行業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向需求集聚,同應用共發展;從應用需求出發,擺脫同國外比指標的模仿跟蹤模式;打破國外儀器壟斷,提升國產儀器的競爭力。
北京華夏科創儀器技術有限公司 張新民董事長
來自北京華夏科創儀器技術有限公司的張新民董事長介紹了《從華夏科創創業到浙江譜創反向創新》。
張董首先介紹了華夏科創的創業歷程,公司2001年正式成立,發展至今已有13年歷史,華夏科創公司產品主要包括水質監測分析儀器、食品安全速測儀器、油料化驗分析儀器以及工業過程分析儀器,主要應用于環保、水利、衛生、食藥、農業等等領域。2012年華夏科創與德國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譜創(上海)儀器有限公司,開發全球應用的工業過程分析儀器,融合、吸收、探索和實踐“開放式創新”,把更加創新和突破性的技術成果應用到全球工業領域。
張董指出創新技術逐漸通過自身的逐漸進步和成熟,通過創新產品和市場的力量達到顛覆原有技術就是反向創新或顛覆式創新,而華夏科創成功研制的基于阿達瑪變換技術的近紅外光譜儀就是反向創新的很好實例,這款儀器獲得國家發明ZL,于2007年提名自主創新金獎并獲得2008年自主創新金獎,產品創新點包括理論上將阿達瑪與可見光譜分析技術相結合,開發出全新工作原理的可見光光電比色速測儀;應用方面阿達瑪變換食品安全現場專用光電比色速測儀可以實現食品安全的現場、快速、多通道檢測;技術上創新為基于MEM技術的阿達瑪變換原理;工藝上實現了基于MEM制造工藝的阿達瑪變換原理;結構方面儀器抗振性能更好,結構設計簡單小巧、便攜易操作。基于阿達瑪變換分光的系列創新技術和產品包括阿達瑪變換近紅外光譜儀(透射、反射)、阿達瑪變換可見光譜儀、阿達瑪變換三維熒光光譜儀和阿達瑪變換拉曼光譜儀。
海能儀器 張振方總經理
來自海能儀器的張振方總經理介紹了《IT產業帶給科學儀器產業的借鑒》。
張總首先提到了小米成功的三大因素:硬件、軟件和團隊,指出科學儀器與之差別包括用戶消費者屬性不同、產業規模不同以及技術門檻不同,盡管如此,科學儀器行業與互聯網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發布關于2023年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獲獎名單的公示。2023年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優秀研究成果53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30項。公示原......
《關于加快推進全省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若干措施》(晉科規〔2024〕13號)于2024年8月28日印發。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一、制定依據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等......
近年來,山西省不斷加大財政科研資金投入,大型科研設施與儀器等科技資源持續更新,開放共享環境日益優化,開放科學成果惠及社會。截至目前,山西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網絡管理服務平臺共錄入設備7171臺(套),比2......
為了推動我國分析科學與儀器領域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產學研用聯合協作,促進分析科學基礎研究和儀器研發,提升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的水平,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決定于2024年11月8-12日在成都召開“首屆......
項目概況嘉興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2024年實驗室儀器設備采購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大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嘉興市秀洲區洪波路1200號萬豪廣場12樓1204室)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11月1......
依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將2024年第三批擬兌付的上海市科技創新券(技術服務類)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4年10月24日至2024年10月30日。對公示內容持有異議的,請于公示......
近期,由廣州水投自來水公司水質檢驗中心自主研發的便攜式離子色譜儀成功完成第一階段測試。待完成整機測試后,將在國家華南供水應急救援基地等單位裝備,進一步提升應急水質檢測能力,無論何時何地遇到突發情況,都......
有投資者向隆盛科技(300680)提問,董秘,你好,公司應用在高端精密儀器中空氣分子泵、極桿等產品在半導體、芯片、光刻機領域有應用或供貨嗎?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控股子公司空氣分子泵產品主要......
近日,廈門中實就廈門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廈門海關口岸門診部)海關技術中心2024年實驗室儀器設備更新項目連續發布12個招標公告,采購總金額為1270萬元,采購的儀器設備包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熒光定量......
“現代熱力學之父”開爾文有一條著名結論,“只有測量出來,才能制造出來”。計量被喻為工農業生產的“眼睛”和“神經”,是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基石,也是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技術基礎。近日,記者跟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