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可穿戴設備(技術)發展新潮流——主要特征、核心技術、發展趨勢”為主題的中國科協學術沙龍在杭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孫玲玲等多位專家,圍繞智能手表現狀和未來、電池在可穿戴產品的應用、智能穿戴(硬件)產品的市場化挑戰等多個議題展開研討。
可穿戴技術,主要探索和創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進用戶衣服或配件的設備的科學技術。自2012年谷歌發布Google Glass后,各國相繼推出手環、智能手表、智能服飾等可穿戴設備,搶占可穿戴技術市場。可穿戴技術正在極大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將可穿戴技術列為十項影響人類未來的前沿技術之一。
目前,可穿戴技術大多應用在生命、健康領域。孫玲玲認為,對于可穿戴技術來講,技術創新更重要,而不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如果可穿戴技術能和云計算、物聯網融合,市場潛力將會非常巨大。同時,可穿戴設備需要向極低功耗、小型化、可交互、低成本方向發展。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高峰表示,可穿戴技術未來有可能發展成為植入式,就是把東西植入到身體里面,屆時人們無需動手就能直接穿在身上。
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電子學會承辦的本次沙龍,對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重要發展方向,推動國內可穿戴技術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3月2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自動化所)獲悉,該所腦網絡組與腦機接口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宣布,成功研發出一款革命性的電池供電可穿戴重復經顱磁刺激設備(rTMS),重量小于3公斤,其性能......
“無輻射、無需插管,僅通過一條柔性繃帶貼合胸部,就能在患者呼吸之間實時捕捉到肺部通氣區域的動態阻抗變化……”近日,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姚佳烽副教授團隊研發的“可穿戴肺功能實時成像儀”,憑借革命性的技術創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近日印發了《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經過自主申報、初審推薦、專家評審和公示等嚴格程序,最終確定了涵蓋有色、化工、通用機械、輕工、電子等多個行業的111項先進適用技術。這些技術不僅......
近日,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珠海檢測院申報的《檢驗檢測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指南》地方標準,經專家審議、現場答辯,獲珠海市市場監管局批準立項。為了保障檢驗檢測質量,提升檢驗能力,發揮標準化作用在檢......
10月10日,2024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越野車技術分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暨特種車輛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已舉辦16屆,本屆以“匯智、融通、協創、勇拓”為主題,設置高峰論壇、展覽展示、論文證書頒發等環節。大會......
關于征集“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的通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芯片前沿技術科學基礎”2025年度項目指南建議征集已通過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9月26日至27日,國家能源水電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024年數智水電技術交流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論壇以“數智水電,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數智水電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進行研討,包括5場主旨報......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