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26日在《自然》雜志上介紹了一種新的節能材料,它可讓建筑物在炎炎夏日無需用電即可實現“被動制冷”的效果,實現真正的節能減排。
新節能材料是一種由7層不同材料組成的超薄薄膜,包括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鉿,總厚度不超過2微米。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把這種材料置于建筑物屋頂,它能同時把建筑物內部的紅外光散射出去,并反射外部太陽光,使屋頂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低5攝氏度。紅外光來自室溫下物體發出的熱輻射。
領導研究小組的斯坦福大學教授范汕洄對新華社記者說,輻射冷卻技術已應用多年,在建筑物中很常見。但是他們研發的新型節能材料同時還反射可見光,能把這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是前所未有。
科技日報莫斯科10月10日電(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和中國、波蘭同行們共同研發出能夠延長航空航天領域貴重零件服役期的新材料,還能保護金屬涂層免遭腐蝕。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合金與化合物雜志......
歷時5年,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從中國到美國再到英國,王琰的博士研究生之旅于一年前在劍橋大學完結,順利取得材料科學博士學位。今年8月,劍橋大學教授ManishChhowalla課題組在Nature介紹了......
維度的降低會顯著影響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同時也將引起一系列新奇的量子現象,例如二維材料石墨烯中發現的線性色散。維度對于拓撲材料則更為重要:拓撲材料具有受對稱性保護的邊緣態,從而使得由缺陷或雜質引起的電......
聚酰亞胺(PI)被譽為處于高分子材料金字塔頂端的材料,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機械性能、絕緣性能以及化學穩定性,廣泛應用于電氣、電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高透光度的無色PI薄膜是一類新型戰略性功能材料......
以金屬鋰為負極的鋰金屬二次電池具備超越600Wh/kg能量密度的潛力,是突破傳統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極限的下一代高比能電池技術發展方向和研究熱點。然而,金屬鋰負極電化學可逆性差成為制約鋰金屬電池循環壽命......
近日,我所無機膜與催化新材料研究組(504組)楊維慎研究員和朱凱月副研究員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離子交換誘導相變方法,制備了具有超大層間距及高穩定性的針釩鈣石ZnV......
電接觸材料是承擔電路通斷控制、導電以及承載作用的關鍵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其性能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與電器設備的安全穩定。常用電接觸材料主要是銅或銀為基體的復合材料。基體負責導電和導熱,并起到強硬化作用......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戰略部署,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推動學科交叉,探索研究范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擬資助“5d電子材料中的新奇物性......
關于征集2023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重大項目領域建議的通知根據科學基金深化改革要求,為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立項機制,工程與材料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關管理辦法的規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項目領域建議......
近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教授級高工何高文團隊揭示了深海沉積物中磷酸鹽組分對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機制,并證實稀土富集主要在海水-沉積物界面附近完成。相關研究發表于Geochimi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