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賢說,不久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總體部署的同時,明確提出要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資源產權法律制度,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態補償和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從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任務,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再到四中全會,我們黨又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的建設任務、改革任務、法律任務。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環境保護態度上更加堅決,內容上更加豐富,要求上更加明確。這為我們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指明了方向。
周生賢說,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也進入新常態。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用生態文明理念統籌謀劃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正在成為新常態。
二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我國走不通也走不起,從宏觀戰略層面切入,從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再生產全過程入手,制定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形成激勵與約束并舉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探索環境保護新路,正在成為新常態。
三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正在成為新常態。
四是生態紅線的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從制度上保障生態紅線,讓透支的資源環境逐步休養生息,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正在成為新常態。
五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打好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和持久戰,逐步改善環境質量,正在成為新常態。
六是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正在成為新常態。我們要依據新常態來對照觀察、分析判斷我國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提出新常態下環境保護的新思路新舉措,著力構建、主動實踐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四梁八柱,推動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中國的環境與發展事業推上新臺階。
周生賢指出,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四梁八柱,形象勾勒了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宏觀性、系統性、輪廓性的整體架構,是環保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集中體現,是一段時期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探索實踐的認識升華,是堅持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工作思路的創新舉措。四梁八柱的主要內容包括:以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為實踐主體,進一步豐富環境保護的理論體系;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實施為龍頭,形成有力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法規體系;以深化生態環保體制改革為契機,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環境保護組織制度體系;以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為抓手,構建改善環境質量的工作體系。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構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四梁八柱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支撐。
周生賢說,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著力把握以下重要問題。一是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導向,從單純防治一次污染物向既防治一次污染物又防治二次污染物轉變,從單獨控制個別污染物向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轉變,形成以環境質量改善倒逼總量減排、污染治理,進而倒逼轉方式調結構的聯合驅動機制。
二是深化改革助推職能轉變。繼續推進環保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拓寬政府環境公共服務供給渠道,推進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
三是完善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環境經濟政策,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環境稅費改革,加快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健全綠色信貸政策。
四是強化生態環保能力建設。以構建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完備的環境執法監督體系、高效的環境信息化支撐體系為重點,提高環保部門履職能力。
五是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提升環保隊伍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工作本領,提高環保部門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
周生賢指出,近年來,我國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是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今年前三季度,在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2%。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六省(區、市)地級及以上城市中,PM2.5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6%。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9.6%,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我們正在抓緊編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像抓大氣污染防治一樣狠抓水和土壤污染防治。
二是主要污染物減排進展順利。“十二五”前三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7.8%、7.1%、9.9%、2.0%;今年前三個季度,同比又分別下降2.5%、2.5%、2%、6%,其中,氮氧化物減排創造了“十二五”以來最好成績。
三是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作用日益顯現。過去三年,環境保護部對不符合要求的103個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受理、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涉及總投資5320多億元。發布各類國家環境標準289項,大力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對重點地區的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等行業執行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推進了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四是民生改善工作有序推進。2010~2013年,中央安排專項資金116億元支持重金屬污染防治項目實施。全國15個省堆存半個世紀的670余萬噸歷史遺留鉻渣全部處置完畢。加強飲用水源環境保護,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突出問題。強化環境監督執法,三年間出動執法人員700余萬人(次),檢查企業278萬余家(次),查處違法問題2.56萬多件,對環境違法問題保持嚴厲打擊高壓態勢。
五是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得到加強。深入實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全國自然保護區數量達2697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活動,全國已有16個省(區)開展生態省(區)建設,1000多個市(縣)開展生態市(縣)建設。2008年以來,中央安排農村環保專項資金250億元,支持5.9萬個村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1.1億多人口直接受益,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
六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印發生態功能紅線劃定技術指南和內蒙古等四個試點省區劃定建議方案。研究制定《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出臺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研究制定排污許可證管理辦法。我們將繼續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加快完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思路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抓緊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體系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在生態文明改革方面邁出更大的實質性步伐。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會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播的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相關研究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許多......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
大氣近地面臭氧(O3)對人類健康、植被生態系統等構成較大威脅。自2013年我國全面加強大氣污染治理以來,以PM2.5為主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顯著的改善,然而,高濃度的近地面O3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呈......
據生態環境部發布,未來五天(2月16—20日),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空氣質量優良,局地可能出現輕度污染,華北中南部、黑龍江南部、遼寧西部、陜西關中地區、成都平原和川南局地可能出現中度污染,華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