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在雀巢公司在中國銷售的一種嬰兒食品中,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現了潛在的導致過敏的轉基因成分。
“綠色和平”要求雀巢立即停售這種轉基因食物,并立即停止其對中國消費者與其他國家消費者執行的雙重標準,并向中國消費者作出不使用轉基因原料的承諾。
相關專家表示,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目前我國僅有17種食品或產品被要求必須進行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的標注,而嬰兒米粉并不在內。專家建議,應及時更新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目錄。
事件背景
雀巢“轉基因”再引爭端
這并不是“綠色和平”第一次在雀巢嬰兒食品中發現轉基因成分,這場針對轉基因問題的“戰爭”早在1999年就已經在該組織和雀巢之間打響。雀巢公司的甘脆朱古力、百福豆漿、百福豆腐花、巧伴伴等產品多次被“綠色和平”檢出含有轉基因成分。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一直關注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的情況。今年8月,“綠色和平”在北京市場隨機購買了雀巢的一個嬰幼兒補充谷粉——“牛肉蔬菜米粉”(保質期20110529D1),并送至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結果顯示,送檢樣本中含有抗蟲轉基因成分 Bt基因。有研究顯示,該種蛋白能夠在小鼠體內引發免疫系統反應,是潛在的致過敏原。
“嬰幼兒食用的食品種類通常較為單一,并且需長期進食某種食品,因此,對食物尤其敏感。”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鋒認為,雀巢在轉基因的健康隱患還存在爭議的情況下,就將其使用在中國的嬰兒食品中,是不慎重的。
“更令人氣憤的是,雀巢公司對中國消費者實行‘雙重標準’,它并沒有在其他很多海外市場銷售轉基因食品。這種行為體現了雀巢公司對中國消費者的不尊重。”方立鋒說。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雀巢已經在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巴西等國家和地區承諾在其食品中不使用轉基因原料,但卻一直拒絕對中國消費者作出同樣的承諾。相比之下,目前已有超過140家公司向“綠色和平”承諾,保證其在中國所銷售的產品中不使用轉基因原料,這其中包括亨氏、貝因美、蒙牛和伊利等公司。
9月6日,本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雀巢公司的消費者服務熱線,工作人員非常肯定地表示,出現轉基因問題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且在雀巢的嬰兒食品里是不含轉基因成分的。
專家說法
現有法規或拿雀巢沒轍
據報道,早在2003年,上海消費者朱燕翎因不滿雀巢公司在歐洲和中國采取的“雙重標準”,曾飛赴瑞士雀巢公司總部,向其高層主管遞交公開信,并堅持將雀巢告上法庭,但終以敗訴結局。朱燕翎曾提到,衛生部和農業部對轉基因標識的前提和方法都不太一致。
根據2002年4月8日由衛生部頒布的《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生產或者進口轉基因食品必須向衛生部提出申請,食品產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必須標注。
昨日,衛生部監督局副局長蘇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02年的《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已經不用了。”此外,蘇志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管司監測評價處石階平處長均表示,目前轉基因食品相關事宜已統一歸屬農業部管理。
9月6日,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我國法律無明文規定嬰幼兒食品中不能含有轉基因成分,但轉基因農產品商業化需要經過農業部審批。因為米粉的生產原料中可能會含有和轉基因相關的農產品,所以倘若查實雀巢米粉中確實含有轉基因成分,或將觸犯相關法規。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目前我國僅有五大類17種食品或產品被要求必須進行是否含轉基因成分的標注,這五大類分別為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番茄。對此,該專家表示,只有列入標識管理目錄并用于銷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需要進行標識,而嬰兒米粉并不在標識范圍內。
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最新發布的 《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自2008年9月1日起,屬于轉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食品,應當在其標識上標注中文說明。記者注意到,不同于農業部的管理辦法,該規定并未指出標識的范圍僅限于五大類。
昨日,記者聯系國家質檢總局詢問是否所有的轉基因食品均需標識一事,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2003年,在雀巢公司和朱燕翎的那場訴訟中,產品在鑒定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時,曾出現過幾次截然不同的鑒定結果。對此,海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轉基因的檢測方法并不統一,不同的檢測方法很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關于雀巢的“雙重標準”,環保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薛達元無奈地表示,因為和農業部的管理辦法相沖突,2002年衛生部出臺的管理辦法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所以在中國現行的法律制度下,雀巢不對其產品進行標識并不違法,但這在歐洲國家是肯定行不通的。換言之,目前中國的法律和政策對雀巢可能仍無可奈何。
“現有只能說,經過風險評估的轉基因食品是暫時安全的,是將風險減到最低的。目前他們(支持轉基因的人)的觀點是,不能因為坐飛機有風險就不坐飛機。”薛達元說。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方立鋒表示,第一批實施標識管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目錄出臺已有7年,一直沒有更新。目前農業部已經批準商業化種植的辣椒和木瓜,均不在該目錄中。為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他建議相關部門應及時更新標識管理目錄。
一種轉基因香蕉首次獲準在農場種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監管機構已經批準了一種經過改造的卡文迪許香蕉,它可以抵抗一種已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的毀滅性真菌疾病。近日,澳大利亞基因技術監管辦公室頒發了許可證,允許......
據法蘭西電臺1月31日報道,媒體最新調查發現,包括雀巢在內的多家瓶裝水品牌存在欺詐行為,所謂“天然礦泉水”其實是用“污染水”按照自來水工藝“制造”出來的。按規定,“天然礦泉水”指的是天然純凈的水,可直......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
2月18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鼓勵農業轉基因生物原始創新和規范生物材料轉移轉讓轉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鼓勵原始創新,支持高水平研究。支持從事新基因、新性狀......
4日,從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豐生物)獲悉,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下發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該證書由舜豐生物獲得。基因編輯是世界生物育種......
據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消息,2023年1月25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227-23號通知,其中A1266號申請,申請將來自轉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xylanase)作為加工助劑。據通知,該木聚......
岡比亞按蚊可以攜帶瘧疾病原蟲。圖片來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攜帶瘧疾病原蟲的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可以減緩其體內瘧疾寄生蟲的發育,也可以縮......
利用轉基因豬唾液腺生物反應器合成hNGF蛋白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吳珍芳團隊在轉基因豬生物反應器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利......
7月12日,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兩名靠生命維持設備延續生命的病人體內。這兩人在移植手術前被宣布腦死亡,在術前、術中和術后一直使用呼吸機并進行透析。直到去年,異種移植,即將......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2022年春季會議上提交論文稱,他們培育出了一種能生成骨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生長的轉基因萵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這種萵苣,對他們在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