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轉變的iPS細胞安全性更高;有望用于培育人體所需各種器官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9月7日說,與皮膚成纖維細胞相比,脂肪干細胞更容易轉變為人工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而且所轉變的iPS細胞安全性更高,將來有望利用脂肪干細胞培育人體所需的各種器官。
iPS細胞是指體細胞經過基因“重新編排”,回歸到胚胎干細胞的狀態,從而具有類似胚胎干細胞的分化能力。培育iPS細胞涉及4種轉錄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表達,而在皮膚成纖維細胞中,這4種轉錄因子基本不表達或表達水平很低。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脂肪干細胞內兩種轉錄因子的表達水平高于皮膚成纖維細胞,這表明,在初始狀態下,脂肪干細胞更容易被誘導。
研究人員在脂肪干細胞和皮膚成纖維細胞中分別加入能夠編碼4種轉錄因子的基因后,約有萬分之一的皮膚成纖維細胞轉變為iPS細胞,而轉變為iPS細胞的脂肪干細胞比例達到千分之二,是前者的20倍。利用脂肪干細胞培育的iPS細胞也通過了有關測試,它們能夠分化成人體內的神經細胞、肌肉細胞以及腸上皮細胞等。
此外,利用脂肪干細胞培養iPS細胞不需要飼養細胞,這無疑提高了其安全性。所謂飼養細胞,是指在體外的細胞培養中,單個或少量的細胞不易生存與繁殖,必須加入其他活細胞才能使其快速繁殖,加入的細胞即為飼養細胞。
這項研究成果9月8日刊登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負責這項研究的斯坦福大學干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邁克爾·隆加克爾說,脂肪干細胞是一種“偉大的自然資源”,將來有望利用這種細胞培育人體所需的各種器官。
更多閱讀
曾經堅挺的六塊腹肌,漸漸被柔軟的“游泳圈”取代,這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改變,更是健康隱患在悄然滋生。腹部脂肪,這個看似無害的“贅肉”,實則正加速著我們的衰老進程,并悄然增加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對于熱衷于高糖和高脂肪飲食的人來說,其大腦可能就在悄悄地失去記住路線的能力。近日,科學家首次將不健康飲食與位置記憶受損聯系起來,表明高脂肪、高糖(HFHS)飲食對人類大腦功能有負面影響。相關研究論文發......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劉興國團隊與廣州醫科大學應仲富團隊等發現,線粒體未折疊蛋白反應(UPRmt)在多能干細胞命運中通過c-Jun調控組蛋白乙酰化,進而影響間充質-上皮轉化(MET)的新模......
IGC 2025(第九屆免疫基因及細胞治療大會)將于4月17-18日在北京再度啟航!大會為期兩天,分類出五大細分論壇,深度解析免疫細胞治療、干細胞與外泌體治療、基因編輯及基因治療、mRNA疫......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學習和記憶是大腦的“獨門絕技”。然而,美國紐約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身體中的神經組織和腎臟組織細胞也具有類似記憶能力。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無獨有偶,瑞士和美......
摘要:蛇年最火熱的ATMP盛會就在4月17-18日,IGC2025與您相聚春日首都!八年積淀,IGC 2025(第九屆免疫基因及細胞治療大會)將在4月17-18日于北京再度創新啟航!IGC2......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林杰課題組在Nature旗下期刊《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Biology)上發表研究論文。動物棕色脂肪組織(BAT)通過非顫栗性產熱調節體溫,解......
剛剛步入新的一年,北京醫藥健康產業迎來“開門紅”:北京兩款創新藥——艾米邁托賽注射液、小兒黃金止咳顆粒先后獲批上市。其中,艾米邁托賽注射液為我國首款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藥品。1月2日,國家藥品監......
國家藥監局最近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了艾米邁托賽注射液(商品名:艾凱利)上市。這款藥物是針對14歲以上因血液系統疾病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出現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療。作為國內首個獲......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昌勝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MSCs)原位授權”策略,由植入活性材料而產生的自體來源MSC為干細胞治療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全新細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