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我國計劃于2016年左右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整體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衛星系統中的量子實驗控制與處理機、量子糾纏源初樣鑒定件等關鍵部件日前通過專家評審。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確定的衛星之一,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并連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中國的廣域量子通信體系,為未來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衛星網絡奠定基礎。該項目于2011年啟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牽頭實施。
有效載荷系統是量子衛星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在上海舉行的專家評審會上,與會專家審查了初樣鑒定件產品的設計開發、研制、環境試驗及驗收測試結果等相關技術材料。
專家認為,量子實驗控制與處理機、量子糾纏源初樣鑒定件的產品功能性,能夠滿足衛星建造規范和有效載荷任務書要求,同意驗收交付。交付產品在糾纏源亮度、時間測量精度等關鍵技術指標上,大幅超過了任務書要求,為更好地完成科學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據《自然》網站9日報道,美國Quantinum量子計算公司研究人員稱,他們首次在量子處理器上“制造出”了任意子(Anyons),這一成果有望促進容錯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相關報告已經提交論文預印本網站。組......
2023年5月10日,第20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CISILE2022)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該展覽會由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世信會展集團主辦,北京朗普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中華......
在水下拍攝3D圖像是很棘手的,因為照明條件不一致,而且水中的顆粒會散射光線并導致失真。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一個新穎的原型系統,使用量子技術和LiDAR來克服這些困難。光探測和測距(LiDAR)系統通過測......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已經讓微小晶體同時處于兩個振蕩狀態的疊加態,創建了如今最重的“薛定諤的貓”。該研究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雜志上,有望催生更大、更穩健的量子比特,并用于探測引力波......
奧地利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新的同類二維晶體,這一研究開辟了探索量子材料和構建量子計算機的新途徑。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最新一期的《PRX量子》雜志上。據悉,奧地利科學家使用激光將105個帶電鈣原子冷卻到了......
4月26日,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合肥開幕。開幕式上,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正式揭牌。去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發文批復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名單。其中,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
2023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加強作風學風建......
新華社南京4月12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我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準實時觀測數據12日起向國內外試開放。此次數據試開放的范圍,包括自4月1日起的太陽硬X射線成......
2023年4月4日,生態環境部在北京舉行高光譜觀測衛星在軌投入使用儀式。上海技物所研制的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AHSI)經過在軌測試交付用戶投入業務應用。 AHSI是2021年發射的高光譜......
4月4日,高光譜觀測衛星在軌投入使用儀式在京舉行,標志著我國首顆具備業務化應用能力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衛星正式交付。高光譜觀測衛星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