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連續暴跌,國內油價降幅本來可以更大些,卻讓提稅給占了一大塊,導致降價縮水。”近期,我國成品油消費稅半個月內兩次上調引發熱議。一些人對消費稅“兩連漲”表示不解。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究竟應該怎么看?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跟老百姓關系密切的稅,像個人所得稅、小微企業的稅都在減。油價跟百姓關系也很密切,為什么反而要提高消費稅?”在北京西單圖書大廈一位男士說,成品油提稅使很多人感到相當困惑。
“消費稅改革作為深化財稅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就已經明確。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并非‘心血來潮’,而是勢在必行。”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教授認為,稅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環節、稅率,把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及部分高檔消費品納入征收范圍。也就是說,無論油價漲跌與否,成品油消費稅都是提高的趨勢。
“只不過,近期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為改革提供了更適合的時機。第一次提稅以油價不上漲為前提,第二次是提稅與降價同步實施,便于市場平穩過渡。”胡怡建認為,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從最高超百美元到跌破60美元,國內油價也出現了“十連降”,近期消費稅“兩連漲”,客觀上對油價下跌過猛起到了“對沖”作用。
目前,我國私家車數量超過一億輛,轎車已經成為現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那么,國家為什么還要提高成品油消費稅,而不是讓消費者盡情享受更低的油價?
“成品油消費,既是高耗能又是高污染,這兩大特性決定了成品油是消費稅的重點‘調控對象’。”胡怡建解釋說,汽車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元兇”之一,油價持續下跌,從市場的角度是鼓勵消費。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表示,在我國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染治理任務日益艱巨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消費稅來抑制成品油消費過快增長,應是情理之中。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表示,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后形成的新增收入,將繼續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用于治理環境污染、應對氣候變化,以及促進能源節約利用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等方面。
有專家測算,經過兩次調整之后,汽、柴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分別由原來的1元/升和0.8元/升上調到1.4元/升和1.1元/升,上調幅度分別為40%和37.5%,提稅后每年新增的財政收入,可能會超過1000億元。
盡管財稅部門明確表態,但對于新增收入怎么用,社會上還是有一些疑問:新增收入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統籌使用,公眾怎么才能看出來國家對環保投入是來自于成品油提稅?甚至有人揣測,國際油價大跌,國內油企將出現虧損,提稅收上來的錢會不會補貼給“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
“新增收入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統籌使用,在資金上不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但仍能通過預算安排看出來資金的使用去向。”胡怡建解釋說,比如,2012年我國成品油消費稅為2811.04億元, 2013年財政決算用于節能環保支出3435億元,增長15.91%,這一增幅高于全國財政決算總支出11.32%的增幅,表明更多的新增財政資金投入到了節能環保上面。
“兩次提稅都是臨近年底,因此新增收入主要從明年才開始體現出來。”胡怡建建議,在明年財政預算中,有關部門應當向社會詳細公布這部分的預算安排,包括預計新增收入總數是多少,在治理環境污染、節能減排、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這些資金是怎樣分配的,預計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等。有了這樣一本“明白賬”,百姓心中有數,社會監督有據,疑慮自然也就打消了。
至于新增收入會不會補貼給“兩桶油”,胡怡建認為這種猜測有點“不靠譜”。因為,對國內石油開采企業來說,現在國際油價雖然跌破了60美元,只是縮小了企業盈利空間,還不至于到虧損的地步。而對石油加工企業來說,油價降低相當于生產成本降低,反而有利于企業減輕負擔、增加利潤,沒有補貼的必要。“再說,當國際油價在55美元/桶以上時,國家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所獲得的超額收入,還在按比例征收特別收益金。怎么可能倒過來,把提稅的收入補貼給企業呢?”
隨著國際油價跌破60美元,一些機構預測,到明年上半年市場疲軟難有大的改觀,國際油價還有下跌空間。很多消費者關心,如果油價再跌,成品油還會再提稅嗎?
“目前來看,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與消費稅提稅沒有掛鉤的跡象。”劉尚希認為,如果油價再下跌,通過提稅減少燃油消費作用就會減弱,是不是再提稅還要統籌考慮。
按照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當國際油價高于每桶130美元時,國家將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那么,當國際油價過度下跌時,即使不提稅,通過什么方式來對沖油價下跌,減少對節能減排帶來的不利影響,值得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劉尚希表示。
胡怡建認為,成品油作為重要資源,既是生產資料,又是消費品。油價下跌,對于生產企業降低成本是有利的,但對于引導燃油消費是不利的。在政策設計上,應當把兩者區分開來:在生產領域完全與國際接軌,油價該降多少就降多少;在消費領域則需要一些對沖手段,讓油價保持在合理水平,不能過低。
也有人建議,成品油提稅不是小事,能不能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或舉行聽證?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認為,目前消費稅還沒有立法,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消費稅稅目、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從程序上來說,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調整成品油消費稅政策,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消費稅調整會影響成品油價格,市場相當敏感。如果提前向社會透露,可能會引起市場波動。所以,事先通過聽證向社會廣泛公開征求意見很難做到。”施正文建議,像提稅、降息這類重大政策調整,事先無法公開征求意見,但事后政府部門一定要把解釋工作做到位,向社會公眾說明政策調整的意圖,分析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對企業、居民的影響,及時回應社會質疑,從而最大限度得到理解和支持。
12月19日24時,今年國內最后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繼上輪成品油價格“兩連跌”后,機構預計,本輪成品油價格或繼續下跌,國內油價在年終將呈“三連跌”走勢,基本回吐上半年的大部分漲幅,回到年初水平。......
據北京統計局網站消息,10月份,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及國內疫情新發多發等多重挑戰,全市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有力保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持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接......
油價剛漲又降,或將迎來年內“第七跌”。9月21日24時,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受國際油價變化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或迎來一次小幅下調。資料圖:加油站。中新財經葛成攝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王珊表示,......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際油價周五早盤上漲,因有跡象顯示燃料需求改善,但由于市場等待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的講話以尋找更多的加息線索,油價上漲受到限制。截至發稿,美國WTI10月原油期貨漲0.......
在新一輪成品油調整周期內,多國制造業數據疲軟引發需求擔憂,美國原油和汽油庫存意外增加、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及非歐佩克產油國)決定增產以及市場擔心全球經濟衰退,WTI原油更是失守90美元/桶關口。然......
北京時間6月30日晚間,備受矚目的OPEC量產會議速戰速決,全球投資者只得到一份重申原有量產計劃和執行原則的聲明。當前,正是OPEC長達一年多的增產計劃的收尾期。從2021年7月18日開始,OPEC為......
智通財經獲悉,國金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堅持中期策略的觀點,建議重點關注疫情、漲價、港股互聯網三條主線。疫情主線:短期來看,疫情主線在消費場景的快速修復中有望快速反彈,首推酒店、航空、免稅,其次隨著出行......
此前有報道稱,油價上漲,95#汽油超過10元。而近日有消息表示,油價或將迎來降價。據正觀新聞報道,今日(6月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將開啟新一輪調價窗口。多家機構認為,國內油價年內第二降要來了。據卓......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日前指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全力以赴重點做好保通保暢、助企紓困、擴大內需和穩定預期等工作。其中,全力以赴擴大內需是激發增長潛力的關鍵。基于短中長期相結合,擴大內需應從提......
由于美英宣布對俄能源制裁措施,引發投資者擔憂,導致國際油價持續飆升。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8.04美元,收于每桶127.44美元,漲幅6.7%;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