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對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設施、偽造或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等惡意違法行為,依法嚴厲處罰;對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對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機關。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環境違法涉及面廣、案件分散,在基層環境執法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做到件件查處。而嚴厲打擊嚴重影響環境質量、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和媒體高度關注的最惡劣環境違法行為,就是抓住了環境執法的“牛鼻子”,可以發揮重點突破的作用。《通知》針對當前違法性質最惡劣、危害最為嚴重、群眾反映最為強烈但同時又普遍存在的5類突出環境違法行為,提出了重拳打擊的要求和具體查處的措施,既順應了政策導向,也回應了社會訴求,彰顯了治理污染的決心。
打擊惡意排污,需要痛下猛藥。新修訂的《環保法》針對惡意排污、偷排偷放等惡意行為規定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拘留的執法手段,環境保護部正在制定4個配套辦法,為科學精準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明確可操作的規則。2013年實施的“兩高”司法解釋強化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大大降低了環境犯罪門檻。決心前所未有,舉措密集出臺,力度超出預期。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要趁勢而上,揪住典型惡意排污案件,迎頭痛擊,打出成效,打出聲威。
打擊惡意排污,需要賦予執法者以力量,讓他們能夠擺脫地方保護、企業造假偷排等因素,切實做到嚴格執法。而這種力量的來源,就是“依法治國”這四個字的內涵之一——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立有效約束開發行為和促進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法律制度,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落實企業法律責任。
打擊惡意違法排污,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打擊惡意排污,涉及地方經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產業升級等諸多深層次問題,難以畢其功于一役。只有嚴厲打擊惡意排污,進而打擊一切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才能培養起企業、公民、政府的守法意識。最好的法律產生于習慣,要在全社會樹立法治理念,預防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生態環境部今天(17日)上午舉行例行發布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監測數據表明,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呈現“三個向好”的特點。“三個向好”首先是空氣質量穩中向好。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寶生課題組以我國廣泛分布的殼斗科櫟屬物種麻櫟(Quercusacutissima)為研究對象,利用生態基因組學方法預測森林樹種應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
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系列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在湖泊生態環境、濕地環境、山地與山區發展、西北干旱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東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方面建設成效顯著。該系列報告......
12月27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系列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在湖泊生態環境、濕地環境、山地與山區發展、西北干旱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東部超大城市群生態環境方面建設成效顯著。該系列報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監測司組織編制了《關于加強噪聲監測工作的意見》,并征求意見。《意見......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楊卓鴻團隊聯合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永濤團隊在環境修復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近年來,盡管可再生能源產......
名稱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統計技術規范排放源統計》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93分類生態環境統計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2文號公告2022年第31......
名稱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70分類生態環境監測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12-01文號部令第27號主題詞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環境......
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創紀錄的420ppm。從嚴重的森林火災和極端熱浪,到風暴潮和毀滅性洪水,溫室氣體導致的全球氣候變化愈發嚴重。在一項近日發表于《生物科學》的研究中,由氣候科學家組成的國際聯盟......
《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移址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會期為12月7日至19日。中國將繼續作為COP15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會議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