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2-18 09:55 原文鏈接: 立足實際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作為具有生態先天屬性的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如何在后天發展中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戰略要求,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總目標?近年來,我們在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的基礎上,全面探索符合國情、區情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

      立足區情,強化建設迫切性與必要性

      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具有極強的先天生態烙印。全區總面積491平方公里,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水庫——峽山水庫,再加上水源地二級保護區、5萬畝生態濕地、濰河等7條大中小型河流保護區,以及40%的森林覆蓋率,生態保護面積占全域80%以上;還具有強烈的區域特征。全區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98%,庫區移民占1/3以上, 農民人均純收入比濰坊市平均水平低3000多元,屬于山東半島經濟發達地區的后發區域,工業基礎薄弱、城鎮化水平低、經濟發展滯后、農村人口多、庫區移民安置困難成為最基本區情。

      從現實看,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似乎更為強烈。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本身就是為保護峽山水庫水源地而建區。因此,如何把握和解決好經濟發展與水源保護、資源利用與產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產業選擇等諸多矛盾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探索符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也成為必須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為有效破解發展與生態保護的沖突與矛盾,實現二者融合發展,峽山區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思路,制定了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戰略,并重點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目標,提出美富久相統一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美,是指生態、環境之美;富,是指物質富裕、精神富足雙富;久,是指可持續發展、永續發展。

      探索符合區域特點的生態文明模式

      立足區域基礎與實際條件,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試行)》要求,我們緊緊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全力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生態區和水庫庫區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

      首先,在保護水源方面,深入推進“三八六”環保行動,實施了治水、治氣、治污、治臟“四治”工程。強化環湖綜合整治,環湖內圍網實現全封閉,增殖放流濾食性魚苗6000余萬尾;正在修改完善《峽山水庫增容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入秋以來,阻止水庫上游非法耕種灘地6000余畝,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Ⅲ類以上標準,實現供水2.18億立方米,為下游發展和抗旱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

      其次,在環境治理方面,深化無農作物秸稈焚燒區建設,秸稈還田率達76%,空氣質量進一步提升。全面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關停小污染企業87家。嚴格控制農業面源和畜禽養殖污染,規模化發展農村沼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85%以上。大力度推進“綠滿峽山”和廢棄礦坑、河道生態修復,完成造林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深化生態文明潔凈家園活動,全區建立17支生態文明志愿者服務隊,建成運行固體廢棄物流轉中心,初步建立起標準化、市場化、專業化、常態化、產業化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模式。

      為全面落實生態產業化與產業生態化的發展目標,重點把有機食品、教育培訓、文化旅游等作為未來支柱產業進行培育,從源頭上確保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協調統一。目前全區建成有機農莊29個,發展有機農業種養面積1.81萬畝,7種魚獲得有機專用標識和銷售證書。注冊成立了峽山有機農產品市場服務公司。生態農產品綜合交易物流中心正式啟用,生態農產品日均交易量達400噸;喜鴨鴨主題公園等10個原創項目加快建設,被評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峽山區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獲批。峽山國際鄉野馬拉松邀請賽晉升為國家級體育賽事;以建設優質教育聚集區為目標,依托名校辦民校,企事業聯合辦學,形成了政府辦學與社會辦學相互促進、基礎教育和培訓教育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

      目前,峽山區支持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不僅符合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要求,而且在當前經濟形勢嚴峻的背景下依然釋放出較強活力。先后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核心區等稱號。

      立足長遠,突出體制機制性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復雜性、長期性的特征。在工作實踐中,不僅在生態文明建設模式上進行了成功實踐,而且在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首先,我們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企業配合、群眾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格局,建立起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的全方位生態文明教育體系,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在全區營造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和文化氛圍。

      其次,為給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研究支撐,與東北亞開發研究院產業經濟研究所聯合創建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地方政府與研究機構合辦的峽山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院,并發布了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堅持高標準規劃引領,聘請北京大學規劃團隊編制了《峽山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規劃(2013~2030)》。同時,正式啟動了峽山區生態補償機制和峽山水庫協同治污機制研究工作,零碳實驗區建設的前期論證與規劃工作也已啟動,生態文明建設產業發展基金即將設立。

      以上工作的開展,不僅為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措施保障,也為生態文明建設長效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

      立足創新,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發展

      通過積極探索與工作實踐,我們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庫區特征的生態經濟發展道路。然而,峽山區特有生態經濟與水源保護特征,仍然存在經濟基礎薄弱、產業支撐力量不強、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等制約發展因素,因此,還需多方面創新發展,促進全區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把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作為工作核心,重點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模式,以對同類地區及全國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研究出臺生態補償與資源利用補償機制,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地區經濟與產業平衡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性保障。針對峽山區僅依靠財政轉移支付難以支撐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實際,我們下一步將加強對生態保護和水資源利用生態基金等補償機制的探索及創新設計,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的政策支撐。另外,針對峽山區建區與經濟特殊性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性,將加強體制與機制的創新研究,爭取更大政策性支持,為峽山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持續支持與保障。

    相關文章

    日本農業開發的代價:生態危機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個地區,超過70%的鳥類及鳥類物種已經消失,而這里曾是狩獵采集者聚居地,在一個半世紀前被改造成農田。相關成果5月25日發表于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直到19世紀,日本西北部的石狩低地仍......

    同濟大學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發布115項重要專題

    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同濟大學共建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IESD)成立20周年之際,同濟大學聯手愛思唯爾,發布《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科研創新報告——全球視角下高校對可持續發展目......

    五十多年發展未來可期!航天夢下一站在哪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10.shtm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仰望星空,過去一年,&ldq......

    “世界第三極”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些什么?

    (東西問)孫發平:“世界第三極”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些什么?中新社西寧4月22日電題:孫發平:“世界第三極”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些什么?中新社記者潘雨潔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廣東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賀斌團隊成功采用膜內納米顆粒組裝技術設計新型分離膜。相關研究發表于《膜科學雜志》(JournalofMembraneScience)。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

    國家林草局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

    國家林草局今天(19日)發布,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共有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林草局、河北省科技廳、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5家單位參與組建。國家林草......

    深圳三項目入選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海岸線約1400米的大梅沙海濱公園,鑲嵌在深圳東部風光旖旎的大鵬灣畔。歷經2018年臺風“山竹”嚴重毀壞后,這里通過生態修復已重現山海連城、藍綠相融之美。日前,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

    生態環境部與美國加州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4月1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京視頻會見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雙方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美利堅合眾國加利福尼亞州合作諒解備忘錄》,并就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攜手......

    我國學者與國外合作者發現大氣OH自由基生成新機制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項目編號:22188102)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泓院士團隊與賓夕法尼亞大學JosephS.Francisco教授、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曾曉成教授......

    淄博魯軒工貿有限公司等7家2022年度含氫氯氟烴生產復函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sthjbsh/202204/t20220418_974928.html名稱關于同意淄博魯軒工貿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調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