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設計是一種綠色發展的理念和潮流,要求在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和環境影響,是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新理念,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創新性的工作。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這對我國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業是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工業加快綠色轉型升級。
推行產品生態設計是促進工業綠色轉型升級重要舉措
生態設計本質上屬于工業設計,是工業設計的綠色升級版。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工學、美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生態設計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生態設計是促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推行產品生態設計對我國意義重大。
生態設計把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作為根本目標。傳統產品設計以滿足人的需求為出發點,為人類創造了現代生活方式,同時加速了能源資源消耗,對地球生態平衡造成巨大破壞。生態設計在20世紀80年代末出現,反映了人們對于現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環境及生態破壞的反思。與傳統產品設計理念不同,生態設計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資源環境屬性,如能源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污染、可回收性等,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資源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并行地考慮并保證產品應有的基本功能。
生態設計是綠色制造的重要發展趨勢。2010年,我國制造業產值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家,但制造業大而不強、發展方式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偏低、環境污染嚴重,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是美國的3.5倍、日本的5.3倍、英國的7.7倍和德國的8倍。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以綠色化、智能化制造為標志的新工業革命將制造業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產品生態設計要求,在設計開發階段就要綜合考慮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資源環境影響,是綠色制造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是推進綠色制造的重要抓手。
生態設計是促進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資源環境法律體系。歐盟環境立法較早、影響較大的有WEEE指令(關于產品報廢后回收利用責任)、RoHS指令(關于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和EuP指令(關于用能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美國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聯邦環境法規體系,有20個州頒布了電子廢棄物回收法案。隨著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對我國產品出口形成了巨大的競爭壓力。推行產品生態設計,從源頭提升產品綠色水平,才有可能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發達國家推行產品生態設計的實踐與經驗
營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環境。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生態設計相關立法工作。如歐盟2005年7月頒布了《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簡稱EuP指令),對用能產品設定了涵蓋整個生命周期的生態設計框架性要求;2009年10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確立能源相關產品生態設計要求的框架指令》(簡稱ErP指令),開始將適用范圍擴展到間接用能產品。日本1979年正式頒布實施了《節約能源法》,又分別于1998年、2002年和2013年進行了修改,通過立法不斷提高汽車、電子電器等產品的能效標準。同時,為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建立循環型社會的戰略目標,日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國內法律法規體系作為保障措施。
利用市場機制推廣生態設計產品。發達國家基本上都開展了針對重點產品的生態設計評價和認證,通過產品標簽制度,擴大生態設計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美國電子產品環境影響評估工具(EPEAT)認證系統是在2006年7月正式推出的,是美國推出的針對電子產品的生態設計績效標準。這一認證系統已成為多個國家政府采購平臺,是相關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重要途徑。這一認證要求產品具備比能源之星(Energy Star)認證更高的環保水平,包括減少環境敏感材料的使用以及對產品壽命周期、省電、環保包裝和廢棄物處理的要求等。德國“藍天使”環境標志計劃開始于1977年,對包括家用電器、辦公設備、機動車、紙制品、建筑材料、家庭養護材料在內的100多種產品開展了認證。
龍頭企業帶動行業生態設計發展。例如,福特汽車十分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公司于2000年發布公司歷史上第一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中列出了產品及全球業務活動所帶來的經濟、環境及社會方面的影響。福特公司制定了以可持續綠色發展為首位的技術策略。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主要考慮到提高燃油經濟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采用可再生可利用材料;提高車內空氣質量。飛利浦是照明領域的巨頭,近10年來,飛利浦通過技術進步逐步降低了熒光燈的含汞量,在節約能源的同時加強環境保護。2007~2008年采用汞沖洗技術和氫氣沖洗技術;2009~2010年實施固汞替代液汞轉換,逐步淘汰了液汞工藝,降低了生產過程中汞的排放量,也減少了熒光燈廢棄后汞污染物向環境的排放。
推行產品生態設計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推行產品生態設計面臨機遇。一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設計推進工作。《清潔生產促進法》、《關于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出臺,為我國推行產品生態設計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我國工業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為推行產品生態設計奠定了重要基礎。三是國內外推行產品生態設計的經驗可以借鑒。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開展相關工作,其經驗和教訓都值得借鑒。同時,我國也針對產品的綠色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些評價工作。四是國內外消費市場綠色環境意識日益增強。據調查,40%的歐洲消費者喜歡購買環境標志產品,我國也有超過10%的消費者愿意為產品的綠色屬性而支付更高價格。
我國推行產品生態設計面臨挑戰。一是工業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我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發達國家的3~4倍,工業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總量比重為90%和70%。二是產品生態設計能力薄弱,制造工藝與裝備水平不高。我國自主品牌的轎車比發達國家同類轎車平均重8%~10%,商用車平均重10%~15%,同等起重噸位的國產起重設備比德國同類產品高出40%以上。三是生態設計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不完善,尤其是產品生命周期評價體系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使得生態設計技術和產品不能得到科學的評價。四是生態設計的觀念意識和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很多企業尚未意識到生態設計的重要性,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總體上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
加快推進生態設計的建議
一是提升行業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意識。引導行業企業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發展目標和競爭力培育的重點。如制定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和規劃,針對設計開發、管理、生產等人員開展培訓,編制主要產品生態設計報告,定期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等。
二是加強產品生產企業生態設計能力建設。主要包括產品概念設計開發、生態設計工具的開發與應用、面向產品性能的設計、材料的開發選擇以及綠色供應鏈打造、面向產品生命周期末端的設計、面向生產和制造環節的設計、綠色包裝設計、產品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設計等。同時,強化設計機構建設,指導企業加強工業設計中心建設,加強人員配備和人才結構優化,加大生態設計相關投入。
三是推進生態設計管理制度建設。包括生態設計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制定生態設計管理制度,明確任務分工;構建支撐企業生態設計的評價體系;建立打造綠色供應鏈的相關制度,推動供應鏈協同改進;建立信息定期發布制度。
四是提升產品市場和品牌影響力。選擇汽車、電子電器等典型產品,制定相應生態設計評價辦法,開展生態設計評價試點,積累、總結相關經驗,逐步拓展評價內容和試點產品范圍,更好地利用市場機制推動產品生態設計。開發符合生態設計要求的產品,推進相關設計技術、生產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加強品牌宣傳和市場影響力培育。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59.shtm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上海市......
中新網南昌2月28日電(吳鵬泉劉玉潔)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持續改善。記者27日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去年鄱陽湖水質優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總磷濃度0.063mg/L、同比下降......
中新網西寧2月28日電(記者李江寧)28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獲悉,目前,該局從野生動物攝影、金色門源七月尋花、十月秋景觀賞、荒野探險、星空探秘、戶外挑戰健身等方面科學設計國家公園生態體......
《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28日對外公布。《決定》共6章23條,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廣東樣板,走出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劃定了“路線圖......
本報記者徐衛星北京報道剛剛閉幕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強調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我們測算,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全年營收......
2023年2月22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3年,將以探索一批創新機制、建設一個大比武基地、建立一個成果轉化平臺、形成一批試點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等為目標,建立......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生態環境部門有效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各地將4.49萬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發揮正面激勵作用。2022年,生態環境部門共下達行政處罰決定9.10萬個,累......
“國家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為87.9%,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長江干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
生態環境部今天(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長江、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開......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縣長楊智明16日表示,被譽為“黃河之腎”的瑪曲縣,探索出一套具有“瑪曲特色”的高寒沙化、草原治理模式,黃河沿岸草原沙化退化已得到根本遏制,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水源涵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