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礦泉水新國標10月1日實施對溴酸鹽和3項致病菌進行限量
標準趨嚴將對部分企業產生沖擊
本報訊(記者徐建華)從10月1日起,新的飲用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08)將正式實施。這是對1995年制定的國標的修訂。與原標準相比,新國標在多個方面做出了修改。如增加了對天然礦泉水中銻、錳、鎳等三種金屬物質的指標限量,不得用容器將原水運至異地進行灌裝;對預包裝飲用天然礦泉水須標示水源點名稱;當氟含量大于1.0mg/L時,應標注“含氟”字樣以及除非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認可,否則標簽上不得聲稱有醫療作用等。
據了解,新國標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增加了溴酸鹽的限量指標———0.01mg/L,即每升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對溴酸鹽做出限量規定,是我們參考國際標準后做出的調整。”新國標主要起草人、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室主任郭新光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盡管我們參考的CAC(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里并沒有對溴酸鹽限量的規定,但在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標準里,都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正常情況下,水中不含溴酸鹽,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當用臭氧對水消毒時,溴化物與臭氧反應,氧化后會生成溴酸鹽。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認為溴酸鉀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但溴酸鹽對人的致癌作用還不能肯定,為此,將溴酸鹽列為有可能致癌的物質。
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飲用水水質準則》中,將水中溴酸鹽的限值定為0.025mg/L,2004年修改為0.01mg/L。我國現行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亦規定溴酸鹽限值為0.01mg/L,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一致。對于礦泉水中溴酸鹽限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未作規定,其他國家有的有規定,有的沒有規定,有規定的也不盡一致,如歐盟規定為0.003mg/L,美國規定為0.01mg/L。
由于早期我國很少使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因此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未制定溴酸鹽限量要求。但近年來,礦泉水企業普遍采用臭氧殺菌工藝,致使溴酸鹽現象凸顯出來。2006年,國家標準委下達了《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修訂計劃,并對礦泉水中溴酸鹽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參照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對溴酸鹽限值的規定,將國家標準中溴酸鹽限值初定為0.01mg/L。
“對于溴酸鹽是否會致癌,國際上有相關的說法但沒有確定,目前引起致癌的結論主要是從動物實驗身上得到的結果,人類對其認識也是逐漸的過程,以前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我們在標準里引入限量值,也是出于安全性的考慮。”郭新光說。
新國標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刪除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在取消菌落總數指標的同時,增加了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規定取樣250mL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糞鏈球菌等3項致病菌含量均為“0”。增加這三項致病菌指標要求,將為提升天然礦泉水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郭新光表示,刪除菌落總數的指標要求,是因為菌落總數檢測時,有害菌和有益菌都在里面,菌落總數高,并不代表有害菌數量多。而增加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則對有害菌的目標指向更加清楚。
作為強制性國標,所有生產飲用礦泉水的企業都必須遵照執行新標準,勢必會對產業產生影響。如新國標對溴酸鹽的限量規定,就會對一些企業產生沖擊。“并不是所有的礦泉水都含有溴酸鹽,這跟企業采用的原水有很大關系。如果原水的溴含量高,勢必會影響到溴酸鹽的含量,對這樣的企業,他們必須在生產工藝或技術上做出調整,會相應地增加成本,但對于一些本身溴酸鹽含量就很低的企業來說,影響相對較小。”郭新光說。《中國質量報》
相關報道:
專家談礦泉水新國標 可能致癌物將被限量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科技北京9月25日電 據國家質檢總局消息,從10月1日起,新的飲用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GB 8537-2008)將正式實施。與1995年制定的原標準相比,新國標在多個方面做出了修改,其中一個重要變化是增加了可能致癌的溴酸鹽的限量指標———0.01mg/L,即每升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其他修改包括:增加了對天然礦泉水中銻、錳、鎳等三種金屬物質的指標限量,不得用容器將原水運至異地進行灌裝;對預包裝飲用天然礦泉水須標示水源點名稱;當氟含量大于1.0mg/L時,應標注“含氟”字樣以及除非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認可,否則標簽上不得聲稱有醫療作用等。
正常情況下,水中不含溴酸鹽,但普遍含有溴化物。當用臭氧對水消毒時,溴化物與臭氧反應,氧化后會生成溴酸鹽。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認為溴酸鉀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但溴酸鹽對人的致癌作用還不能肯定,為此,將溴酸鹽列為有可能致癌的物質。
由于早期我國很少使用臭氧對水進行消毒,因此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未制定溴酸鹽限量要求。但近年來,礦泉水企業普遍采用臭氧殺菌工藝,致使溴酸鹽現象凸顯出來。2006年,國家標準委下達了《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修訂計劃,并對礦泉水中溴酸鹽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參照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對溴酸鹽限值的規定,將國家標準中溴酸鹽限值初定為0.01mg/L。
專家解讀:限量可能致癌物質出于安全考慮
“對于溴酸鹽是否會致癌,國際上有相關的說法但沒有確定,目前引起致癌的結論主要是從動物實驗身上得到的結果,人類對其認識也是逐漸的過程,以前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我們在標準里引入限量值,是出于安全性的考慮。” 新國標主要起草人、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室主任郭新光表示,此次對溴酸鹽做出限量規定,是參考國際標準后做出的調整。
新國標的另一個重要變化是取消了菌落總數指標的要求,同時,增加了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規定取樣250mL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糞鏈球菌等3項致病菌含量均為“0”。增加這三項致病菌指標要求,將為提升天然礦泉水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保障。
郭新光表示,刪除菌落總數的指標要求,是因為菌落總數檢測時,有害菌和有益菌都在里面,菌落總數高,并不代表有害菌數量多,而增加糞鏈球菌等3項微生物的指標限量,則對有害菌的目標指向更加清楚。
新國標強制執行 部分企業將相應增加成本
作為強制性國標,所有生產飲用礦泉水的企業都必須遵照執行新標準,這勢必會對該產業產生影響,如新國標對溴酸鹽的限量規定就會對部分企業產生沖擊。“并不是所有的礦泉水都含有溴酸鹽,這跟企業采用的原水有很大關系。如果原水的溴含量高,勢必會影響到溴酸鹽的含量,對這樣的企業,他們必須在生產工藝或技術上做出調整,也會相應地增加成本,但對于一些本身溴酸鹽含量就很低的企業來說,影響相對較小。”郭新光說。
16日從市場監管總局舉行的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共查辦加油機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額20.02億元,罰沒金額6.97億元;查處稅費、加收滯納金、處以罰款......
2024年3月15日,一項新的國家標準——GB/T43688-2024《磁共振成像與波譜儀質量控制方法》,經正式公布后,計劃于同年10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執行。這一標準是由全國光電測量標準化技術委......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建設用砂》等24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現予以公布。此次獲批發布的24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中有多項與儀器分析檢測方法相關,如高效液......
于2022年6月起正式實施的白酒新國標,重新對“白酒”定義進行了規范,主要強調了“糧谷”原料,以及嚴禁“食品添加劑”。白酒新國標一出臺,便引發行業熱議。最蹩腳的聲音是莫過于悲觀的,或向后看的觀點,諸如......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于12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1年第33期)顯示,無錫歐尚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西巴馬麗瑯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馬麗瑯飲料公司”)生產的“巴馬麗瑯”飲用天......
本專題涉及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有1條。國際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在中國標準分類中,飲用水中硫化物涉及到。關于飲用水中硫化物的標準CSN830520Cast.16-1976飲用水的物理化學分......
耐熱芽孢桿菌本專題涉及耐熱芽孢桿菌的標準有2條。(鏈接)國際標準分類中,耐熱芽孢桿菌涉及到微生物學。在中國標準分類中,耐熱芽孢桿菌涉及到食品衛生。法國標準化協會,關于耐熱芽孢桿菌的標準NFV08-40......
COD測定中掩蔽劑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在COD的測定中.水樣巾氯離子含量過高會影響到COD的測定結果,所以一般我們加掩蔽劑來消除氯離子的干擾,以期使COD值的測定盡量達到準確。1水中氯離子對實驗造成的影響......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GB/T26792-2019《高效液相色譜儀》,替代GB/T26792-2011,將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GB/T26792-2019《高效液相色譜儀》是由全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2019年第10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正式批準《振業樹鋸材》等501項國家標準和6項國家標準修改單。據小編統計,在此次批準的標準中,共有41項涉及儀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