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2月7日開幕,并將持續到12月18日。本次會議有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由于《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2012年即將到期,所以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全球第二承諾期(2012年到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安排,并達成一個新的協議。
在大會召開期間,《自然》雜志推出哥本哈根大會專刊——《通往哥本哈根之路》(The Road to Copenhagen)。專刊以新聞、特寫文章、研究論文、評論、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全面掃描了氣候變化的相關科學與政治。
《自然》雜志24日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指出,一種能恢復大腦和脊髓間通信的植入裝置,被證明能幫助手臂和腿部癱瘓患者自然站立和行走。該裝置還被發現能促進神經恢復,患者在植入裝置關閉后仍能使用拐杖行走。研......
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柔軟而有彈性的皮膚貼片,可將其戴在脖子上,以連續跟蹤血壓和心率,同時測量佩戴者的葡萄糖、乳酸、酒精或咖啡因含量。這是第一......
據英國《自然·能源》雜志近日發表的最新研究,一組國際聯合團隊報告成功制造了鈣鈦礦/硅雙層單片電池。在室外條件下,雙面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超出任何商用硅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這也是首次通過實驗清晰證明了雙面......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87年簽署的以保護臭氧層為主旨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將第一個無冰北極夏季的出現推遲了15年。《蒙特利爾議定書》是第一個由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批準......
量子粒子如何交換信息?關于量子信息的一個耐人尋味的假說最近通過維也納大學的實驗驗證得到了驗證。如果你從人群中隨機挑選一個人,他的身高明顯高于平均水平,那么這個人很可能也會超過平均體重。這是因為,從統計......
關注“高績”,第一時間掌握高校發展資訊!剛剛,自然指數官網更新了最新的自然指數排名(統計時間節點為2022.1.1-2022.12.31)。最新自然指數排名中,哈佛大學位居全球高校第一,中國科學院大學......
據南京大學官微,5月11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聞海虎教授團隊領銜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自然》上發表了題為“Absenceofnear-ambientsuperconductivityinLuH2±xNy(......
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度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個工程師團隊開發了一種可拉伸的超聲波陣列,能以0.5毫米的空間分辨率對人體皮膚表面以下4厘米深的組織進行連續、非侵入性的三維成像。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該......
人的頭發為什么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花白?人們常說的“白頭發越拔越多”有根據嗎?近日,美國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領銜的研究團隊一項研究揭示了這些自然現象背后潛在的機理:毛發變白或緣于黑色素干細胞被“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