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日電(記者 余湛奕)中國外交部十日在北京舉行關于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期出訪的專題吹風會。在談到溫家寶將出席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時,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表示,這將為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注入新的推動力。
王光亞說,應東道國丹麥首相拉斯穆森邀請,溫家寶將出席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簡稱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這是一次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國際社會高度重視,期望甚高。
王光亞表示,近年來,國際社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進一步上升。為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國際社會在二00七年印尼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制定了“巴厘路線圖”,據此授權國際社會將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完成談判,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做出安排。目前,各方正全力以赴為會議準備,已有一百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與會。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采取了大量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胡錦濤主席在九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的講話,贏得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立場和政策的普遍理解和支持。”王光亞說。
他表示,不久前中國政府宣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的目標,決定到二0二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下降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到二0二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百分之十五,森林面積比二00五年增加四千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二00五年增加十三億立方米。這些自我設立的目標雄心勃勃,不但符合“巴厘路線圖”關于發展中國家減緩行動的要求,更充分顯示了中國政府正在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巴厘路線圖”談判取得進展,促進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王光亞說,溫家寶此次與會將進一步彰顯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姿態,顯示中國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貢獻的決心、信心和政治意愿。
他表示,中方認為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目標是在進一步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方面取得積極成果。重點是就減緩、適應、技術轉讓、資金支持做出明確的安排。會議成功的關鍵是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巴厘路線圖”授權。
為此中方對會議有三點期待:一,會議要確立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應當承擔的大幅度量化減排指標,確保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承擔可比較的減排承諾。二,會議要做出有效的機制安排,以確保發達國家切實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的承諾。三,會議要明確發展中國家在得到發達國家技術、資金和能力建設支持的情況下,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根據本國國情采取適當的適應和減緩行動。只有這樣,會議才能對未來的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安排,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奠定機制保障。
“溫家寶總理將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立場和主張。溫總理還將分別會見與會的一些國家領導人。總之,溫總理此次出席哥本哈根會議將為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注入新的推動力,將對未來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產生積極和重要的影響。”王光亞說。
由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6月7日出版的《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上刊發論文稱,泄漏的氫氣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幾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這是迄今對......
——質譜魔力召喚從興趣愛好到奮斗終身的理想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贏未來,提......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87年簽署的以保護臭氧層為主旨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將第一個無冰北極夏季的出現推遲了15年。《蒙特利爾議定書》是第一個由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批準......
2023年4月22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顆粒學會主辦,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國顆粒學會能源顆粒材料專業委員會、海南大學承辦,由廣州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共......
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
4月1日,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開幕,超3000位國內外嘉賓和種業專家參加大會。多位院士專家、企業家作專題報告,發布最新成果,分享最新理念,助力種業高質量發展。主論壇期間,還發布“第三批人......
2月26日,由廣東省民政廳指導,中共汕尾市委、汕尾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汕尾國際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在汕尾城區舉行。400多名康養領域企業家、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黃旭......
氣候臨界點是氣候變化研究的熱門領域,也是全球面臨的最大氣候風險。關于氣候臨界點,201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曾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一葉在水面上漂浮的獨木舟開始傾斜進水的時候,尚能保持平衡......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熱浪事件歸因為何?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尹寶樹團隊在該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學領域Top期刊《美國氣象學會公報》上。 據介紹,&nb......
“國家氣候中心對今年國家總體氣候狀況初步研判認為,今年全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仍然呈現出多發強發的態勢。”在近日舉辦的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今年我國南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