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12-17 16:31 原文鏈接: 二氧化碳=危險污染物

      本周一,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決定將二氧化碳(CO2)等六種氣體列為“危險污染物”。此舉使得白宮能夠繞過參議院的立法,對這六種氣體的排放進行限制。由此,減緩全球變暖的節能減排行動,終于又向前邁出了小小的一步。

     

      這是哪六種氣體呢?

      1. 二氧化碳 CO2

      2. 甲烷 CH4

      3. 氧化亞氮 N2O

      4. 六氟化硫 SF6

      5. 氫氟碳化物 HFCs

      6. 全氟化碳 CF4

     

      為什么它們被列為“危險污染物”?

      縱觀這六種氣體的物理化學性質,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全部為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溫室氣體允許可見光通過,但會吸收紅外線與紫外線,這樣一來,來自太陽的熱能就被鎖起來,無法流失。這些被“鎖死”的熱量會逐步導致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造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全球變暖”現象。

     

      全球變暖的后果?

      科學研究顯示,由于燃燒化石燃料等工業活動而排放出的大量溫室氣體,導致地球平均溫度上升,嚴重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隨著溫度繼續上升,一系列已經爆發的極端氣候災難(例如:颶風,嚴冬,酷暑,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會更為頻繁地發生,造成的后果也會更加嚴重。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即將被海水淹沒,馬爾代夫也將消失在升高的海平面之中,隨著喜馬拉雅山上冰川的溶解,尼泊爾將面臨冰湖潰堤的災難。而這些不過是全球氣候災難的冰山一角。

     

      為什么正在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各國都在談論CO2?

      就氣體本身的溫室效應來說,CO2的“全球變暖潛能”值數并不是最高的,但是它的排放量卻是最大的,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和將來即將面臨的一系列生態災難,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CO2的排放。

     

      減少CO2排放,中國能做什么?

      在排放CO2這個領域里,工業和交通是當仁不讓的兩大巨頭。總的來說,只要有能源被消耗,就會有CO2產生;只要能物件生產出來或被填埋拋棄,就會有CO2產生。與此同時,全球排放的CO2有超過40%來自煤炭的使用。在我國,每年煤炭總產量的50%以上都消耗在了發電供熱上,而燃煤發電產生的CO2占我國CO2排放總量的80%。一座1000KW的燃煤電廠(火電廠)每年就能產生7947噸的CO2

      減少火電廠的數量,減少對煤炭的依賴,少用煤,多用清潔能源,是中國參與減緩氣候變化的唯一可行之道。

      附:六種氣體的“溫室資料”

      二氧化碳 CO2

      溫室氣體之一,它允許可見光自由通過,但會吸收紅外線與紫外線,這可以把來自太陽的熱能鎖起來,不讓其流失,如果大氣中的CO2含量過多,熱量更難流失,地球的平均氣溫也會隨之上升,這種情況稱為溫室效應。

      甲烷 CH4

      甲烷是天然氣的最主要成分,是一種很重要的燃料。同時它也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全球變暖潛能為22(即它的暖化能力比CO2高22倍)。

      氧化亞氮 N2O

      又稱一氧化二氮,是排在CO2、甲烷之后的第三大溫室氣體。

      六氟化硫 SF6

      六氟化硫是常用的致冷劑,同時也是很持久的溫室氣體,溫室效果是CO2的22,200倍。

      氫氟碳化物 HFCs

      雖然氫氟碳化物排放總量很少,但其對氣候的影響可能遠比人們所預想的要大。氫氟碳化物雖然不含有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氯或溴原子,但卻是一種極強的溫室氣體,其對氣候變暖的作用遠比等量的CO2要強,有的氫氟碳化物的致暖效應要比CO2高幾千倍。

      全氟化碳 CF4

      在全氟化碳物質中,四氟甲烷(又稱為四氟化碳)較為常見。四氟甲烷是一種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它非常穩定,可以長時間停留在大氣層中,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溫室氣體。它在大氣中的壽命約為50,000年,全球增溫(全球暖化)系數是6,500(CO2的系數是1)。

    相關文章

    已熄滅的近海死火山可能儲存了多達86億噸的二氧化碳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葡萄牙的一座離岸死火山有可能儲存1.2-8.6千兆噸的二氧化碳,相當于該國24-125年的工業排放。該方法涉及"原地礦物碳化",即二氧化碳與特定的巖石元素發生反應......

    合成生物學:屬于未來的“天工開物”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龍替代化石基尼龍、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業廠房里生產出來。這,就是合成生物技術。“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

    臭氧條約推遲首個無冰北極夏季

    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表明,1987年簽署的以保護臭氧層為主旨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將第一個無冰北極夏季的出現推遲了15年。《蒙特利爾議定書》是第一個由所有聯合國成員國批準......

    氣候變化正威脅著海蝴蝶的生命周期

    研究人員在調查南大洋翼足目動物的生命周期時,發現不同物種對海洋變化的敏感程度不同。大約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被世界上的海洋吸收。當這種吸收發生時,二氧化碳與海水相互作用,導致海洋的pH值下降......

    利用甲酸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材料

    鑒于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碳捕獲,即從大型排放源中封存二氧化碳,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同化作用已經發生了數百萬年,但其能力遠遠不足以補償人為的排放。甲酸鹽可以被設想為碳中性生物經濟的核......

    開辟液體二氧化碳交易新渠道

    隸屬于遼河油田的大連石油交易所近日完成了全國首單液體二氧化碳線上現貨競價交易。此舉改變了以往石油石化產品線下交易的傳統模式,為后續我國液體二氧化碳交易開辟了新渠道。近年來,我國液體二氧化碳需求量呈逐年......

    科研團隊找到乙酸“零碳”制備新路徑

    二氧化碳能做衣服、制香水?還能做成樂高玩具?科技改變世界,超乎想象。5月3日,《自然》雜志發表我國科研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實現了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高效制備醋酸(又名乙酸),找到一條乙酸綠色生產......

    科研人員以二氧化碳為原料實現醋酸“零碳”制造

    記者5日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光電信息學院龐元杰教授團隊以醋酸為目標產物,聯合多倫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科研人員,通過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技術,實現醋酸“零碳”制造。相關成果于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

    新方法!可實現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捕獲與釋放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的劉波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的徐強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客體分子首次模擬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結構,成功地利用廉價的硫酸胍與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了穩定的包合物,實現了......

    新方法實現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捕獲與釋放

    記者4月2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徐強教授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首次用二氧化碳作為客體分子模擬二氧化碳水合物結構,使用廉價的硫酸胍與二氧化碳共結晶形成穩定的包合物,實現了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