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醞釀,數易其稿的《政 府 采 購 法 實 施 條 例》(征求意見稿)日前由國務院法制辦向全社會征求意見。作為《政府采購法》的細化和實施細則,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有多個亮點。可以預見,實施條例的最終出臺將有力推動政府采購工作再上新臺階。
亮點一,首次提出建立政府采購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
政府采購制度的進一步推進與完善,無疑對政府采購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雖然僅有一條(第八十七條)提出國家建立政府采購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按照執業資格的標準對政府采購從業人員進行認定、考核,實行持證上崗制度,但政府采購從業人員包括采購人、集中采購機構、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甚至評審專家或采購管理監督人員實行職業化管理將大大推進政府采購專業化發展,對政府采購制度建設將產生深遠影響。這也是征求意見稿的最重要創新點之一。
亮點二,建立了以集中采購為主、部門集中采購和采購代理機構為補充的政府采購執行體系。
“管理與執行相分離”是政府采購管理體制與操作機構的基本要求。但以往對操作機構的地位、性質、作用和職責等界定都不清晰。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第十九條規定“集中采購機構應當隸屬于同級人民政府依法獨立設置”,強化了集中采購機構的性質和地位。同時,在第十八條提出“集中采購機構職責主要是組織實施集中通用政府采購項目”,同時可以代理分散采購項目。在第三條、第七條明確了工程納入集中采購目錄的范圍。這些條款清晰有效界定了政府采購的操作范圍,豐富了集中采購的內容。在明確集中采購機構為主的基礎上,對部門集中采購和社會采購代理機構也作了明細要求。比如,部門集中采購機構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設立。
亮點三,規范程序,完善方式,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工作效率。
效率問題一直是社會尤其是采購人所關注的焦點。征求意見稿許多條款均體現了政府采購效率的要求。如之前普遍關注的“公開招標需要公告二十日”和公開招標廢標問題,在征求意見稿中作了一定的處理。規定了對已發布年度或具體項目采購預告、重新公開招標的可以公告不少于十日,改變了需要二十日公告的限制性要求;規定了雖然達到公開招標數額標準以上的貨物或服務項目但有些情形下可以采用其他采購方式;也明確了實踐中出現的協議供貨采購、定點服務采購和電子化政府采購等法律未明確的采購方式。
亮點四,完善細化了質疑和投訴程序。
為解決實踐中出現較多的供應商質疑投訴和法律對質疑投訴規定不明細的問題。征求意見稿有十九條專門規范供應商質疑投訴事項。詳細列舉了書面質疑的內容。明確界定了供應商、采購文件、采購過程、質疑期限等內容。如采購文件質疑應當在投標文件截止之日前提出。征求意見稿也要求供應商質疑投訴必須實名制,投訴書要當面提交。
亮點五,加大了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和供應商的法律責任。
意見征求稿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從多個方面加大了采購當事人違法行為責任。一是加大了采購人的法律責任。如未按規定編制政府采購實施計劃、自行采購項目違反規定實施的,集中通用項目未強制委托的,未按規定確定中標、成交人的,違反規定簽訂采購合同或擅自變更、追加、解除或終止政府采購合同的,收取履約保證金以及采購進口產品未進行審批等采購人均要承擔采購責任。二是加大了對采購代理機構特別是集中采購機構的法律責任。具體包括未依法發布采購信息、未落實政府采購政策、未依法抽取專家、未按程序確定投標供應商、合同未備案、未按規定驗收、質疑未處理、內部管理不健全、將集中采購項目轉委托、采購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平均價或質量差且不能說明理由的法律責任。特別是采購價格明顯高于市場平均價或質量差且不能說明理由的法律責任給集中采購機構職能帶來新挑戰。三是加大了供應商的法律責任。對供應商行賄或提供不正當利益、拒絕或未按規定簽定采購合同、擅自分包或未按規定履約、提供假冒偽劣產品、擅自變更解除合同等行為應當列入不良行為記錄、禁止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吊銷營業執照以及追究刑事責任等處罰。四是加大了評審專家的法律責任。對未盡謹慎審查義務,損害采購人利益、收受賄賂或不正當利益、明知而未回避、泄露評審信息和秘密、評審存在明顯傾向性等行為給予警告、罰款、取消資格和刑事責任等處罰。
亮點六,體現了政府采購政策功能。
一是必須優先或強制采購節能環保、自主創新產品,以及扶持中小企業、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企業等。政府采購合同中應當列示相關政策內容。二是明確了國貨的定義。在中國境內生產,且國內生產成本超過一定比例的最終產品都應當優先采購。三是嚴格進口產品采購審批。未經財政部門審核同意采購進口產品應受到處罰。四是對未落實或擅自分包履行優先或強制政府采購政策的供應商、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予以處罰。
亮點七,明確了政府采購適用范圍。
一是明確財政性資金范圍,將財政預算資金、納入財政管理的其他資金,以及以財政性資金作為還款來源的借貸資金和以國有資產作擔保的借貸資金都納入財政性資金范圍。全部使用或者部分使用財政性資金都納入政府采購。二是明確了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具體含義。與建設工程相關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納入了工程采購范圍;將商標專用權、著作權、ZL權等知識產權視同貨物首次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細化了服務性采購類別。明確了以項目資金占有比例界定政府采購項目屬性。三是強化了工程的政府采購適用性。政府采購工程時,招投標法沒有規定的內容,應適用政府采購法調整。政府采購工程不進行招標投標的(如競爭性談判或詢價等),應當適用范圍政府采購法和本條例。
關于《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加強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監督檢查,確保執法檢查合法、公正、高效,財政部國庫司起草了《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國辦發〔2024〕3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旨在完善綠色采購政策,并強調對獲得綠色產品認證或符合政府......
2024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有3處涉及政府采購內容。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制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標準指引。著力推動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南京大學2024年2至4月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單位采購項目名稱采購......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山東省立第三醫院2024年01(至)02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本次公開的采購意......
2022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34,993.1億元,較上年減少1,405.9億元,下降3.9%,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9.4%和2.9%。從結構來看,貨物、工程、服務政府采購規模分別為9,0......
12月15日,財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和采購效率相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政府采購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合同。對于有預付安排的合同,鼓勵采購人將合同預付......
財政部近日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明確,目前,政府采購領域沒有取消保證金收取政策。財政部在《財政部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0343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合理收取投標保證金和履約保證金是保障采購活動嚴......
2021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36,399億元,較上年減少571.6億元,下降1.6%;占全國財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別為10.1%和3.2%。從結構來看,貨物、工程、服務政府采購規模分別為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