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代表大會聽園領導匯報。講述去年取得的各種成就。聽完感觸頗多,竊以為:以單篇論文評價自然資源科學,基本就是偏廢的總結,甚至有催生今日最嚴重學術腐敗的感覺。鑒于當下中國激烈的學術競爭,大家只能拼命“搞......
李季倫石元春編者按8月23日,《中國學術腐敗第一貪——揭露、控告原北京農業大學校長、“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學術腐敗》一文出現在網絡上,這篇9000多字的舉報材料落款日期為2011年8月15日,由李季倫(......
石元春昨天(9月13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微博再爆料,透露包括4名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在內的6人實名舉報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三院院士”學術腐敗。此消息一公布,輿論一片嘩然。被舉報人已年過八旬昨天中午,......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畫的“一座山”深深地印在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道德建設論壇”的聽眾心中。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的背景是對我國學風現狀的估計。他把學風蛻變分為三個層次:具有學......
韓國偶像級科學家黃禹錫再次走入公眾視野:首爾中央地方法院10月26日作出一審判決,以侵吞研究經費和非法買賣卵子罪,判處黃禹錫有期徒刑兩年,緩期三年執行。盡管是以囚徒的身份亮相,但這個學術丑聞的主角卻為......
近年來,對學術違規、學術腐敗的揭批多聚焦于學人的急功近利。對科研評價尤其是以論文或成果評獎為核心的量化評價方法的詬病,也多認為是因論文或成果量化的評價指標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
近年來,對學術違規、學術腐敗的揭批多聚焦于學人的急功近利。對科研評價尤其是以論文或成果評獎為核心的量化評價方法的詬病,也多認為是因論文或成果量化的評價指標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
“在學術論文和學術報告質量面前應該人人平等,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學術論文,在學術交流中真正產生思想碰撞。”6月19日,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在合肥舉行的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上的一席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