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昨日在出席全國政協提案辦理協商會時透露,由該委及工信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起草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力爭6月前遞交國務院,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最快將在9月提出,內容將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涵蓋的領域、總體思路、政策支持及財政投入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必須抓住機遇,明確重點,有所作為。
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國際金融危機都會帶來一場科技革命。在當前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改變傳統粗放式發展的問題越發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高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部際小組:起草“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據張曉強介紹,今年1月中旬,溫家寶總理在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向國務院呈報的《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意見》的報告中批示:要抓緊起草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規劃政策,報國務院批。
為此,今年2月初,國家發改委會同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部門召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思路研究工作啟動暨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并在會上成立了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部際小組(以下簡稱“部際小組”),該小組由多個部委組成。其中,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任組長。
此外,會議還決定成立由張曉強任組長的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思路研究文件起草組,負責研究起草《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從2月到4月,部際小組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包括區域調研、重點行業調研和政策問題專題調研的系列調研活動。“兩會”前,張曉強曾與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等多部委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前往湖南、湖北兩省調研考察新興產業發展情況。“兩會”結束后,部際小組還將赴遼寧、內蒙古、華東沿海等地調研。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名單,張曉強表示目前尚未確定,發改委將在“兩會”后對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藥、生物育種、信息產業、民用航空、海洋工程等領域進行專題研究,以便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發展空間巨大
當前,應對氣候、環境變化和能源資源安全已是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發達國家紛紛把發展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等新興戰略性產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新的突破口。
新材料產業發展對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強國至關重要。目前,中國許多基礎原材料以及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裝備嚴重依賴于進口,關鍵技術受制于人。
全國政協委員黃代放表示,我國目前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發展空間巨大。與此同時,我國正面臨著歷史上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挑戰。
“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伴隨著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等問題,保證國家能源供給和減少碳排放量,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的重要問題。” 黃代放說。
生物醫藥:步入快速發展時期
健康科技、生物醫藥事關民生大計。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加快這個領域創新和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2008年,我國生物醫藥實現產值8666億元,同比增長25.23%。科技部有關人士表示,作為生物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我國將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未來10余年,一批基因治療方案、藥物將進入應用階段。
中國生物藥研發與產業化能力也將大幅度提高,形成化學藥、中藥、生物藥三足鼎立的藥物新格局。我國將針對癌癥、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重大疾病,取得200個生物新藥證書,開發近200種生物藥,近400種生物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生物制藥已經成為新興產業。
高端制造業: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我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還遠未成為制造業強國。特別是高端制造業,還有很多產品需要依賴進口。
“雖然目前我國航空工業有了長足進步,但離完全獨立自主還有一段距離。究其原因,基礎工業還相對較弱,一些材料還不能滿足高穩定、高負荷的要求,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副總質量師孟憲忠說。
孟憲忠告訴記者,現在我國在設計、理念等方面相對較為先進,但一到制造出成品,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國網電力科學院名譽院長薛禹勝認為,作為一個大國,中國不能不重視基礎性研究,創造一套體制、機制,鼓勵原創性、開拓性的研究,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方向,把爭奪經濟科技制高點作為戰略重點。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使我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
“三網”融合:進入實施階段
現代社會,信息網絡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媒介和平臺。今后,我國將構建“無所不在”的信息網絡體系。此外,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用戶提供話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
“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對于促進信息和文化產業發展、拉動國內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5.23,-0.11,-2.06%)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生說。
“從企業和行業角度出發,目前我國已基本具備進一步開展‘三網’融合的技術條件、網絡基礎和市場空間,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已進入關鍵時期。”
據悉,“三網”融合工作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2010年至2012年為試點階段,制定“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2013年至2015年為推廣階段,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寬帶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互聯網的網絡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物聯網:創造更舒適便捷的生活方式
物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目標是解決“無所不在”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需求,不僅使人們可以遠程操縱家中的電器等設備,獲得更舒適便捷的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動通信業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3G網絡的加速發展。
“大力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帶動新興產業發展,是國家‘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的重大戰略舉措,對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說。
孫丕恕表示,鼓勵企業提前布局新的產業變革,通過新的技術手段、依靠科技創新,開創新的產業模式,提高產品與服務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加效益,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將會實現整個產業從制造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型。
近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第60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山東青島盛大舉行。在這場盛會上,上海埃松氣流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松”)攜多款硬核產品參展,充分展現了松江企業在高校實驗室智慧“微環境......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無錫高科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究,國家環......
伴隨著美好時節,2023年第一期ANTOP獎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當中。由上海炫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新一代高端智能色譜分析獎”ANTOP獎進入專家評審階段。炫一科技注冊于上海市紫竹科......
伴隨著美好時節,2023年第一期ANTOP獎的申報和評審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當中。由上海炫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新一代高端智能色譜分析獎”ANTOP獎進入大眾評審階段。炫一科技注冊于上海市紫竹科......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一個工程師團隊開發了第一個完全集成的可穿戴超聲系統,可用于深層組織監測,也可用于運動時佩戴,該系統推動了拯救生命的心血管監測技術的進步,相關論文發表在22日的《自然·生物技術......
走進安徽省多家數字農業工廠發現,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賦能下,一些傳統漁場、牧場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走進位于宿州市埇橋區的宿州海璟水產養殖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映入眼簾的不是連......
市場研究機構IoTAnalytics發布了全球企業物聯網支出的跟蹤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過去的2022年,全球各行業企業在物聯網方面的支出201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1.5%。市場研究機構IoTAnal......
2月10日~11日,2022(第七屆)世界物聯網大會在京召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為大會作特別致辭。他表示,“物聯網為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能,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計。這十年,我們必須共同致力于......
中新網重慶10月26日電(記者周毅賈楠)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2年第13號)。重慶郵電大學工業物聯網團隊牽頭制定了兩項物聯網領域國家標準......
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示一批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計劃擬資助項目,77個項目將獲近5億元資助,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海洋經濟、集成電路、超高清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等領域。據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