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航天局4月12日宣布,該機構發射的“赫歇爾”衛星日前拍下了宇宙中正在形成的巨型原恒星的圖像,這些巨型原恒星每一顆的質量都超過太陽的10倍。
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赫歇爾”衛星拍下了距地球5000光年的薔薇星云和位于它周邊的一片范圍更大云團的圖像。這個云團遍布塵埃和氣體等物質,足以形成一萬個與太陽類似的恒星。從圖像上可以看到,云團色彩絢爛,極為壯觀。公報稱,不同的顏色代表著塵埃的不同溫度,其浮動范圍從零下263攝氏度(僅比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高出10攝氏度)到零下223攝氏度。
歐航局表示,圖像中的亮斑正是巨型原恒星,即處于極早期演化階段的恒星。它們被塵埃包裹起來,宛如一個個蠶蛹。未來,這些龐然大物都有可能形成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巨大恒星。此外,圖像中還有一些較小的亮點,它們是質量較小的原恒星,與太陽不相上下。
公報稱,這是“赫歇爾”衛星首次拍下如此之巨的原恒星,對研究巨型恒星的形成過程十分重要。
9月27日,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在京正式成立。該中心依托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建設,是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是國家創新體......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7日7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六號A/B星和試驗十七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5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試驗十四......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5日6時5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試驗十四號和試驗十五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試驗十四......
9月21日,記者從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SDG中心)獲悉,中國去年11月發射的“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面向全球開放共享,助力各國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決策。這是我國為落實2030年議程再采取的......
北京時間2022年9月21日7時1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云海一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開展大氣海洋環境要素探測、......
北京時間9月13日21時18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七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1E”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話音、數據、廣播......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10日,俄羅斯科學家警告說,美國一顆衛星在軌道上發生部分解體,危及其它航天器。俄羅斯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發生部分解體的是國際通信衛星組織(Inte......
9月6日12時1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五號05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遙感三十五號05組衛星主要用于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
北京時間9月6日10時24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遙十六運載火箭,成功將微厘空間一號S3/S4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微厘空間一號S3/S4試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