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公布《生乳》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下稱“新國標”) 新國標中不再設置三聚氰胺相關規定
本文導讀:衛生部公布《生乳》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不再設置三聚氰胺相關規定,即三聚氰胺不再具備“合法”身份被“限量添加”到乳品制品中去。
衛生部網站上昨天刊發消息表示,相關標準根據《食品安全法》、《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等規定,經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
“這個標準將是乳品行業唯一一個國家強制執行的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法》
新國標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基本解決現行乳品標準的矛盾、重復、交叉和指標設置不科學等問題,提高了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科學性,形成了統一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從2008年年底,就啟動了標準的修訂工作,在梳理了食品衛生、食品質量、行業標準等大概160項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現在的66項標準。解決了乳品標準的重復和交叉的問題。”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與以往乳品標準比較,新國標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法》要求,突出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限量規定,同時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數據為依據,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在微生物指標上,過去只是抽檢一個樣本,就確定是否檢出菌群,新國標中規定進行分級采樣,對致病菌的確定更科學化。同時也與國際接軌,增加了阪崎腸桿菌檢驗。”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對于生乳的蛋白質含量來講,從每百克大于等于2.95克改為每百克大于等于2.8克,并不是標準的降低,而是根據飼養國情定的。”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不再設三聚氰胺相關規定
乳品安全標準清理過程中對嬰幼兒食品標準進行了系統修訂,將原有的11項嬰幼兒食品標準整合為4項,基本涵蓋各類嬰幼兒食品。嬰幼兒食品安全標準修訂既要確保產品安全性也要滿足嬰幼兒營養需要。
新國標中還有一大亮點,即是“不再設置三聚氰胺相關規定”。也就是說,三聚氰胺不再具備“合法”身份被“限量添加”到乳品制品中去。
對此,包括伊利、澳優、美贊臣、三元、多美滋在內的乳品企業表示,新國標作為國家級常態標準,不應該將三聚氰胺納入合法添加的范疇。否則,將是我國食品安全標準水平的倒退。不允許添加,才是正常的。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的限量值取消是正常的。
,合理設置標準實施過渡期
為做好新舊標準銜接,合理設置標準實施過渡期,衛生部根據標準修改情況、對生產工藝的影響和實施難度,分類確定了標準的具體實施時間,分別為:《生乳》和《生乳相對密度的測定》等檢驗方法標準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巴氏殺菌乳》等乳品產品標準和《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等生產規范標準自2010年12月1日起實施;《嬰兒配方食品》等嬰幼兒食品安全標準自2011年4月1日起實施。
衛生部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有四大新特點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周婷玉)記者22日從衛生部獲悉,經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衛生部日前公布了《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
與以往乳品標準比較,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有以下特點:一是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嚴格遵循食品安全法的要求,突出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限量規定。
二是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為基礎,兼顧行業現實和發展需要。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數據為依據,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同時注重聽取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意見,充分考慮我國乳品行業實際情況,確保標準的實用性。
三是整合現行乳品標準,擴大標準的覆蓋范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了以往乳品標準中的強制性規定,在減少標準數量的同時,提高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通用性和覆蓋面,避免標準間的重復和交叉。
四是與現行法規和產業政策相銜接,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清理完善,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基本解決了現行乳品標準的矛盾、重復、交叉和指標設置不科學等問題,提高了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科學性,形成了統一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據介紹,一年多來,衛生部牽頭、會同農業部、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和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乳制品工業協會、奶業協會等單位成立乳品安全標準協調小組,對涉及乳品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中強制執行的標準進行整合完善,由衛生部統一公布為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延伸閱讀:衛生部:嬰兒奶粉等配方食品禁標母乳化
另據京華時報訊(記者文靜)昨天,衛生部公布了《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針對嬰兒配方食品的安全國家標準明確,標簽上不能有嬰兒和婦女的形象,不能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術語表述。
標準規定,嬰兒配方食品的標簽中應注明產品的類別、嬰兒配方食品屬性和適用年齡。可供6月齡以上嬰兒食用的配方食品,應標明“6個月齡以上嬰兒食用本產品時,應配合添加輔助食品”。此外,嬰兒配方食品應標明:“對于0~6月的嬰兒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時可食用。”
據了解,為制定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衛生部、農業部、國家標準委、工商總局等部門推薦了近70名專家,組成乳品安全標準專家組,深入研究乳品標準中的重大問題,多次聽取各界意見并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經過一年多努力工作,由衛生部統一公布為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衛生部表示,此次規定,整合現行乳品標準,擴大標準的覆蓋范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整合了以往乳品標準中的強制性規定,在減少標準數量的同時,提高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通用性和覆蓋面,避免標準間的重復和交叉。下一步,將按照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要求,繼續組織做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清理完善工作,制(修)訂食品中農獸藥殘留、有毒有害污染物、致病微生物、真菌毒素限量以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更多閱讀:
為切實有效提升基層執法效能,市場監管總局啟動“1+N”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指南體系建設(即1個案件查辦通用指南+N個辦案指南),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近日首批制定發布了《食品安全違法案件查辦通用指南》和......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食品安全條例》,全面推廣并規范使用封簽,切實提高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水平,山東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公布了《山東省外賣封簽使用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今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推行食品安全“觸發+穿透式”監管,深化“信用+”監管運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系統化治理食品安全問題。截至目前,該局已對8家食品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657批次樣品,檢出30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截至目前,我司直接采購的77類產品,掃碼覆蓋率達到93.5%,供應商食材掃碼覆蓋率也達到92%。借助‘食安遼寧’溯源碼,人工節省最為明顯,其次是簡化了溯源流程,還有就是節省大量材料打印紙張。”在遼寧......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進行檢驗,發現不合格樣品61572批次,監督抽檢......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2024年第三季度市場監管部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6號〕2024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087424批次,依據有關食品......
11月1日,湖北竹山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受理來自南山五福堂(竹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5批次蔬菜樣品委托檢測。據了解,該公司所種植的蔬菜將供應至竹山縣各大商超和學校食堂,急需產品檢測報告。竹山縣公共檢......
為切實保障轄區各單位食堂食品安全,及時消除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隱患,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近日,黑龍江省伊春市檢驗檢測中心利用“移動式快速檢測實驗室”——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深入轄區各單位食堂開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公開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24〕397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國家糧食和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