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02-20 14:20 原文鏈接: 《納米技術》:納米粒子能增強液體性能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加入納米粒子的液體(納米液體)放置入電場中時,它的穩定性及其它一些性能會得到增強。這一發現有助于研發新型的微型照相機物鏡、手機顯示器及其它一些微型液體設備。相關論文發表在《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上。


     

    圖片說明:納米液滴置于硅片上,放置電場中后,液滴的接觸面發生了變化。
    (圖片來源:Rensselaer/Borca-Tasciuc)


    領導此次研究的是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學教授Theodorian Borca-Tasciuc。他和研究小組將含有碲化鉍納米粒子的液滴放置在涂有特氟綸的硅片上,并與電場相連,研究人員發現,液滴與硅片相接觸的地方出現了強烈的形態變化。Borca-Tasciuc表示,“使用相同的電場,應用納米液體得到的形態變化更大。我們知道納米粒子在這個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因為去除納米粒子的效果不會如此強烈。”
     
    這種能輕易改變納米液滴接觸角(contact angle)的能力對于在微系統中有效移動液體具有潛在的應用,比如創造新的方法在微型照相機中聚焦鏡頭,以及冷卻電腦芯片等。Borca-Tasciuc還預想,這一研究也許能促使出現新的不需要泵的微型或納米傳熱系統。他說:“我們的發現開啟了許多新的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Borca-Tasciuc同時表示,這次對納米液體的研究純粹是好奇心所致。與他進行緊密合作的倫斯勒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Ganapathiraman Ramanath說:“一開始,我們對于將帶電納米結構引入液體加濕過程將會發生的現象感到非常好奇。但是沒想到一個簡單的、一次性的實驗迅速成長為一個令人激動的研究課題,從而擴展了我們的合作領域。”
     
    更多閱讀(英文)
     
    Theodorian Borca-Tasciuc個人主頁

    相關文章

    納米技術的重大飛躍,這種神奇材料再登Nature

    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蓋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消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發現他們能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得到越來越薄的石墨薄片。他們從高......

    世界首創技術為納米金屬材料拍出3D照片

    12月1日,《科學》雜志刊登了重慶大學科學家的重要成果: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電子顯微鏡中心主任黃曉旭及其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三維透射電鏡技術,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對納米金屬塑性變形的研究,并發現納......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曹春曉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鈦合金學者、材料科學家、中國鈦合金研究與應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曹春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曹春曉,1934年8......

    新型傳感器具備“精細觸覺”,準確度高于人類

    15日,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傳飛團隊研發出一種模擬人類指紋特征的柔性滑覺傳感器,能準確無誤地分辨如棉、紗、化纖、羊毛等細膩質地材料。該傳感器有望用于人形機器人、人類義肢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次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批新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名單。記者獲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這是該校首次......

    基金委工材學部公布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

    物理所聯合院網絡中心發布AI模型MatChat

    材料合成路徑預測是物質科學領域的重要課題。199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美國有機化學家EliasJamesCorey教授,表彰他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將人類300多條經驗寫進計算機編碼,......

    超原子半導體創下速度與效率紀錄

    半導體已經變得無處不在,但它們也有局限性。半導體中會產生激子(電子-空穴對),這意味著能量以熱的形式損失,信息傳輸是有速度限制的。發表在26日《科學》雜志的論文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家團隊描述了迄今......

    在月球鋪路,德國科學家挑戰低重力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使用激光融化月壤造出更堅硬的層狀物質,有可能在月球上創造鋪面道路和著陸坪。盡管這些實驗是在地球上使用月塵替代物進行的,但這些發現展示了技術的可行性,表明其可在月球上復現。相關研究1......

    歷久彌新,見證科學——走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學院新創建的首批研究所之一創建者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冶金學家李董先生。金屬研究所是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國內一流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研究機構,是我國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