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出創建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的號召后,在我國高等教育界迅速掀起了一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熱潮。縱觀我國現在各大高校的辦學目標,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所有的高校的辦學目標都圍繞著“一流”、“高水平”、“有特色”、“綜合性”、“研究型”這幾個關鍵詞,這幾個關鍵詞的不同組合再冠以“國際”、“國內”或“省內”,便成為我們現在所見的各高校辦學目標的描述。然而遺憾的是,在這些宏偉目標之下,在面對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異常激烈的競爭之時,卻是辦學模式的趨同,辦學特色的迷失,千校一面。試問如此一來,何來優勢可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從何談起?爭創一流,無可非議;描述上的趨同,也可以接受,但是很多高校卻忽略了辦學目標內涵的不同。
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僅靠投入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張是難見成效的,我們必須走出這樣的誤區,明確內涵式發展的理念。內涵式發展的實質是有質量、有特色的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途徑不是單一的,更多的院校可以選擇強化發展特色,世界高水平綜合性大學在一個國家也就若干所,很多的大學都是以特色著稱。在2005年美國新聞周刊評選的美國大學排行榜中,位于第一位的普林斯頓大學,第五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和第八名的加州理工學院,都是憑借特色鮮明、成果豐碩成為超一流大學的。大學要“異峰突起,出奇制勝”,就必須發揮優勢,以特色取勝,建設高水平特色學科。哈佛大學的理科、醫科、社科世界排名第一;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排名世界第一;斯坦福大學和劍橋大學在五大學科領域均處在世界前20。此外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大學也成為一流大學,如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大學。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為例,該院人文社會學科的教學和研究聞名于世,在社會科學方面學術成就顯著,該院在經濟學領域曾有5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展了最具權威性的經濟理論。而我國的名牌高校(本文限定內地高校)僅清華大學的工科進入了世界百強,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進入了世界前200名。可以看到,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狀況與世界一流大學之間還存在著顯著差距。
學科專業是現代大學的立學之本、教學之范,是現代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礎。遺憾的是,現階段我國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設置上存在著許多問題,成為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的瓶頸。2001 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的若干原則意見》,規定高等學校可以根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規定》,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之外設置社會發展急需、已具備培養條件的本科專業。以2005年為例,我國高等教育的專業目錄外的新增專業已達到275種,超過了目錄內專業的247種。這一方面說明我國新興學科正在加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現有學科專業目錄作為一種指導性和規范性制度上所表現出的無能為力。此外,我國某些高等學校的學科專業設置上追求 “大而全”,但在內涵建設和質量提高上卻顯得異常薄弱。不同學校的相同專業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幾乎沒有區別。學科專業設置缺乏特色,定位不明。
世界一流大學必然擁有世界一流的學科,學科水平決定了大學的水平。一流學科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但又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香港科技大學1991年建校至今不過十幾年,但其工科和社會科學的排名均進入了世界百強。香港科技大學所取得的輝煌成績足以給我們信心。在充滿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學科建設還比較滯后,缺乏前瞻性的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生長的制度和機制尚未形成。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上,學科建設是擺在我們眼前的一個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于公示2024年建設一流大學科技園項目第二批擬支持名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園區高質量發展支持資金管理辦法》(京科發〔2024〕16號)要求,經有關程序,現將2024年......
江蘇又一所本科院校正在醞釀推進中。據連云港市政府官網消息,2月15日,市委書記馬士光在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調研推進連云港師范學院創建工作。他說,要確保按期完成創建各項任務,持續提升辦學質量和教育教學......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作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宣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提出的“走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專辟一章,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化部署,這一戰略安排高屋建瓴,體現了系統性的思想,在教育界引發熱烈反響。高等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重要職能,是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
“今年是華中大建校70周年。70年來,我們培養了70余萬學子。他們中約50%留在了湖北,其中的60%是在武漢。而留漢的畢業生中,又有50%在光谷就業創業。”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說,名城......
淡化畢業生“應屆”身份當前,各主管部門對畢業生“應屆”身份的界定存在矛盾。教育主管部門認定應屆生為“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于實習或待業狀態的畢業生”;人社部門卻認為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為2年,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如何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高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高等......
“雙一流”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提升,事關高等教育強國目標的實現。在“十四五”時期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戰略定位,立足中......
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是變革核心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納米科學并列為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是工業革命4.0的變革核心。其中,人工智能涉及廣泛的知識領域,包括技術體系內的數學基礎、技術基礎、機器學習方法、問題域......
2020年9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分流選擇機制,加大分流力度,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同時完善研究生資格考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