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5-05 11:14 原文鏈接: 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民(宗)委(廳、局):

    癌癥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疾病,目前我國癌癥每年發病人數約260萬,死亡180萬,癌癥死亡人數占我國居民死亡人數的近1/4,過去30年我國癌癥死亡率增加了80%。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化、老齡化進程日益加速,癌癥對我國居民的健康危害還將日趨嚴重,癌癥已經成為消耗我國有限衛生資源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我國癌癥高發地區多分布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某些癌癥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遠高于其他地區。近年來,盡管我國的基本衛生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城鄉二元結構的狀況依然存在,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衛生資源仍然明顯不足。癌癥的發生對少數民族地區居民造成的危害更大,成為部分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實現健康公平、改善民生的制約因素之一。

    癌癥綜合防治工作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展多年,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適合我國國情的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的技術方案和工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癌癥早發現和早治療水平,也為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癌癥綜合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礎。為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水平,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居民健康,本著預防為主、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促進民族和諧、維護團結穩定的原則,衛生部和國家民委提出以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癌癥綜合防治重要性的認識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民族工作部門要充分認識癌癥對少數民族地區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對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癌癥綜合防治工作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切實加強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促進各部門團結協作,建立監督考核機制,逐步增加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投入,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能力,改善居民健康,促進和諧穩定和民族團結。

    二、深入開展癌癥綜合防治工作

    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癌癥綜合防治工作,要堅持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按照分地區、分階段、有計劃、有重點的原則逐步開展,以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為重點,全面帶動健康知識普及、腫瘤登記、主要危險因素監測和規范化診療等癌癥防治工作。

    (一)繼續加強癌癥健康知識普及工作。少數民族地區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癌癥相關知識,提高人民群眾對本地區高發癌癥防治知識的知曉程度,增強預防意識,提高對癌癥早期癥狀和體征的認識,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在癌癥防治工作中的主動參與意識,降低主要危險因素的危害。

    (二)加快推進腫瘤登記工作。各級民族工作部門應積極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將腫瘤登記工作作為癌癥綜合防治的優先領域,建立腫瘤登記點,培養腫瘤登記隊伍,開展日常登記工作,從政策、經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統籌規劃,逐步建立和完善規范的腫瘤登記報告制度。

    (三)逐步開展癌癥主要危險因素監測。在有條件的少數民族地區探索建立癌癥主要危險因素的長效監測機制,收集與本地區高發癌癥相關的危險因素信息,建立癌癥主要危險因素調查與監測制度,建立追蹤和評價人群癌癥主要危險因素變化的指標體系,動態觀察癌癥主要危險因素的變化趨勢,為制定有針對性的癌癥綜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四)切實抓好癌癥早診早治工作。少數民族地區的癌癥早診早治工作應由當地衛生部門統籌安排、統一部署、分步實施。優先開展危害嚴重、篩查成本低、技術成熟、效果良好、人群受益面廣的癌癥早診早治工作。根據醫改精神繼續做好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逐步開展食管癌/賁門癌、大腸癌、胃癌、肝癌和鼻咽癌的早診早治。在有條件的少數民族地區可開展部分癌癥的聯合篩查,穩步提高癌癥早診早治效率和公共衛生服務效能。逐步建立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示范區(基地),推動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全面發展。

    (五)穩妥推進癌癥規范化診療。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國家相關癌癥診療規范,結合本地區衛生資源狀況,對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癌癥治療的流程實施統一管理,對醫療衛生人員實施統一培訓,切實落實癌癥規范化診療,使癌癥患者盡早得到準確診療,保證患者治療效果,提高生存質量。

    三、提高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保障水平

    (一)建立健全癌癥綜合防治網絡。建立健全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州)、縣(旗)、鄉鎮癌癥防治網絡,充分發揮各級癌癥防治機構的作用,制訂科學、適宜、可行的實施方案,逐步開展腫瘤登記,危險因素監測,健康知識普及,行為干預,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及癌癥病人的健康管理與康復等癌癥綜合防治工作。

    (二)加快推進癌癥綜合防治能力建設。衛生部和國家民委建立少數民族地區癌癥防治專業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為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技術骨干培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要開展逐級培訓,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培養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貼近基層的癌癥防治專業人才隊伍,使癌癥綜合防治工作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持續、長久開展。

    (三)不斷加大癌癥綜合防治的投入。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不斷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癌癥防治工作,在政策上對癌癥防治工作給予適當傾斜,在資金上不斷增加癌癥防治的投入。重點支持科研、癌情監測、危險因素監測、宣傳教育、癌癥篩查和早期癌癥治療等相關工作。積極倡導多渠道籌資,利用商業保險、國內外項目支持等途徑,鼓勵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和慈善機構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開展癌癥防治工作。

    (四)積極探索癌癥綜合防治費用分擔機制。少數民族地區應積極探索癌癥綜合防治費用由國家、社會、個人分擔的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積極推動癌癥早診早治工作和癌癥病人救治與醫療保障體系密切結合的運作模式,利用農村合作醫療、醫療貧困救助、城市居民醫療保險和城市商業保險等多種醫療保障形式,建立有效的費用分擔機制,提高篩查發現病人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促進群眾參加篩查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家庭的實際困難,使早期發現的病人及時得到治療。

    四、加強組織協調,逐步建立多部門協作機制

    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工作是一項涉及少數民族群眾健康和利益的重要工作,少數民族地區的各級黨委、政府應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工作協調、資源調配、動員群眾等有關工作。為進一步在少數民族地區加強癌癥綜合防治工作,衛生部和國家民委將建立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協調機制,協調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癌癥防治工作,協調辦公室分設在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和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衛生行政部門和民族工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溝通和協作,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癌癥綜合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衛生部
    國家民委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三日

    相關文章

    到2032年,癌癥免疫治療市場規模將增長2751.1億美元

    2022年全球癌癥免疫治療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至2751.1億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0.70%。市場概況癌癥免疫治療市場是指開發、生產和分......

    普京透露:俄羅斯即將研制出癌癥疫苗

    在莫斯科舉行的未來技術論壇上,俄羅斯總統普京于2月14日發表演講,提到俄科學家正開發一種針對癌癥的疫苗以及新一代免疫調節藥物,并希望這些療法不久能被應用于患者治療中。然而,普京并未提供關于該疫苗具體針......

    世衛組織最新發布,全球新發癌癥將猛增77%;中國癌癥死亡增加21.6%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一篇題為"Globalcancerburdengrowing,amidstmountingneedforservices"的研究報告。......

    WHO發布最新癌癥數據,這些關鍵行為你是不是每天都在做?

    癌癥是全球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由于飲食、環境、人口的老齡化等因素,全球癌癥發病率不斷增長,癌癥作為主要死因的情況日益突出。2024年2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WHOIARC)發布......

    最新癌癥統計報告:癌癥死亡率持續下降

    【最新癌癥統計報告:癌癥死亡率持續下降】最近,美國癌癥協會發布了《2024年癌癥統計報告》,報告顯示癌癥死亡率持續下降的趨勢,這一積極變化歸功于早期檢測技術、治療創新和吸煙人數減少。然而,一些癌癥類型......

    CRM:海洋生物奇跡:天然提取物BC在癌癥免疫治療中展現出潛力

    最近,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劉三宏和海軍軍醫大學的張衛東團隊在CellReportsMedicin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一種名為BenzosceptrinC(BC)的海綿天然提取物,其在癌癥免疫治療......

    Oncogene:新研究表明作為一種靶向annexinA1的抗體,MDX12可阻止多種癌癥的生長

    annexin-A1的高表達水平與目前治療選擇有限的多種癌癥(包括三陰性乳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總生存率較低有關。一項新的研究強調了MDX-124的有效性,MDX-12是第一種靶向ann......

    一張膜快速診斷癌癥的分子分型

    循環腫瘤細胞是液體活檢的重要臨床標志物。有沒有一雙靈活的大手,可以收放自如,既能牢牢抓住循環腫瘤細胞,又可以將它按需釋放?日前,江蘇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劉磊團隊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科學家質疑“1滴尿檢測15種癌癥”,已在中國銷售

    “一滴尿檢測15種癌癥”,不少人可能聽說過這種來自日本有關癌癥診斷的“神奇”科技。最近,這種技術受到了科學家的質疑。據《自然》報道,日本一家初創公司出售的一種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受到質疑,該試劑盒旨在通......

    央視新聞I早篩早診早治對癌癥預防與治療意義重大

    央視網消息我國將深入推進癌癥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構建分層癌癥篩查體系,到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國家、省、地市三級癌癥綜合防治網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