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來自國家發改委的信息說,國家生物醫藥產業振興規劃預計2- 3個月內完成制定工作。而在國家具有政策導向的計劃發布之前,一些省市來不及等待國家的發令槍聲就已起跑。據了解,這個即將誕生的計劃,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參與制定。
生物醫藥“發燒”
昨天(5月5日),行業分析專家李其(化名)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說:“回頭看看2009年世界十大醫藥并購案就知道,我們的生物制藥發展,很可能只是為國際巨頭輸送彈藥和給養而已。”另一位證券分析研究者也持與其相同的觀點,他認為,“產值的多寡正在成為一些地方政府衡量與國外巨頭抗爭的重要指標,而國外生物制藥巨頭,卻在關注新產品的研發和對中國市場營銷的步步為營。”
但專家個人的這種“唱衰”評論,并不妨礙中國生物制藥超高速發展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生物醫藥實現產值8666億元,生物制藥增長高達30.65%。去年生物制藥經濟總量或超過萬億。
生物醫藥成為國家和地方政府“核心戰略新興產業”的行為讓行業開始發熱。據全景數據決策終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生物醫藥行業超大宗資金和大宗資金合計流入達77.07億元;僅4月份,就有50億的機構資金進入該板塊。從公布的基金一季報來看,共有38家基金公司在一季度重倉生物制藥。
但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樸民曾警告說:從全國來看重點發展產業少不了生物醫藥產業,但不同地區要正確地選擇符合本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各地的“生猛”
據了解,江蘇、上海、北京、四川、廣東、重慶等地政府正在實施這些新興產業計劃:
四川已經將生物制藥列為四川“十二五”規劃沖刺產值的運動員之一。成都市已經出臺的規劃制定了“力爭到2012年成都市的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達900億元,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80家”的目標。
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目前年產值約2000億元,總量規模約占全國的11.5%。其中,工業酶制劑、重組人胰島素、血管內皮抑素等基因工程藥物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江蘇希望到2012年生物醫藥銷售收入超過5000億元,“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及產業化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北京生物醫藥工程4月底啟動,入圍企業將享受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包括上市融資、兼并重組以及獲得貸款。北京市未來3年力爭把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從現在的不到400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
上海市計劃到2012年底,初步建成國內生物醫藥的創新產品制造中心、商業中心和研發中心———生物醫藥行業經濟總量達2000億元。
重慶將在未來3年內投入“1億元打造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新增產值300億元以上。
廣東省生物制藥發展勢頭不差其他省市,2010年僅深圳生物醫藥產值預計將達1000億。
僅以上地區,未來三年對生物制藥產值的愿景就達萬億元以上。
不過記者發現,綜合幾個省市的盈利和產值前瞻已經達到了萬億規模的估算之外———沒有發現到底投入多少的資金數額來支撐這個盈利的畫餅。
背后暗藏隱憂
市場激勵生物制藥高速前進,但技術與創新能力弱依然掣肘國內生物制藥的發展。
生物醫藥的命脈是研發創新能力,國外巨頭不僅擁有龐大的資金支持,而且擁有龐大的科研隊伍。據了解,目前我國化學藥和生物技術藥以仿制為主,單元技術與國際相比尚存相當大的差距。在創新、高層次研發、掌握國際前沿關鍵技術的人才相當匱乏。
“風起云涌的生物制藥如果創新,首先渴望的不是資金,而是研發人才。”李其對南都說。
統計表明,我國已經批準上市的13類25種382個不同規格的基本工程藥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中,只有6類9種21個不同規格的產品屬于原創,其余均為仿制。
同質化競爭也在導致市場環境惡化———如基因工程藥物G -CSF臨床應用劑量很小,只需一個廠家即可基本滿足市場需求,但廠家超過15家。國家發改委研究員王亞平認為,這些因素制約生物醫藥“無法實現良性循環”。
國外巨頭的拳頭和牙齒
國際巨頭一直緊緊盯著中國龐大的醫藥市場。美國基因泰克公司、百健艾迪艾爾斯公司、健贊公司等在生物制藥領域有成熟的研發、儲備和市場營銷機制。
國內生物制藥上市公司數量是國外的兩倍或者更多,但在基因工程藥物、抗體工程藥物、血液制品、診斷試劑等研發和市場占有方面,無法和國外巨頭抗衡。競爭不在一個等量級——— 除了個別項目。
據了解,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09年共批準26種新藥上市,生物技術類藥物共有7種。另一方面,國際制藥巨頭進入中國消費市場的步伐比中國藥企快得多:
除了2009年發生的輝瑞收購惠氏、羅氏收購基因泰克、默沙東收購先靈葆雅等制藥巨頭的整合并購強者更強,就是各跨國巨頭在中國調整營銷模式深耕細作,這些無疑都會增強其搶奪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市場包括生物制藥份額的能力。
李其認為,國內優秀的生物制藥企業很可能會被跨國巨頭并購。這對于本就缺乏研發人才的中國來說,顯然不是值得慶幸的事。
強強聯合,打造新時代市校合作新標桿。10月7日,中國藥科大學與無錫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藥科大學無錫創新研究院同步簽約。圖為簽約儀式.中國藥科大學供圖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表示,在推進生物醫......
——暨2023生物制藥質量與技術創新研討會近年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令人矚目,正處于生物醫藥技術大規模產業化階段,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我國將生物醫藥定位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科技進步不斷壯大,生......
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成果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中,與衛生醫藥相關的話題備受關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區中,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創新藥物等讓人目不暇接。9月......
生物醫藥行業的創新成果與人民健康息息相關。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中,與衛生醫藥相關的話題備受關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區中,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創新藥物等讓人目不暇接。9月......
近日,北京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明確了5個方面50條具體工作任務,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新突破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
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受技術突破難度和產業發展前景等因素影響,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最近,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挖掘出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向將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30項關鍵技術。西湖大學校長施一......
“初步形成‘新藥篩選—動物實驗—臨床研究—注冊上市’鏈條,初步形成一批典型兩業融合發展模式。”這是試點兩年,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交出的兩業融合成績單。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是增強......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院有不同的培養特色和使命,不僅僅要集中于頭部的創新,也要更多關注產業端的人才,這樣才能使生物醫藥的產業鏈更加完整。”·“大多數高校的規定是,在一定的期限內如果沒有做出一定的成果......
中國深圳–2023年5月30日–近日,2023年國家標準宣貫培訓暨生物實驗室自動化技術標準化交流研討會在深圳舉辦,健康科學領先企業Revvity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百余位嘉賓共同參與此次研......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咨詢小組對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