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科學發展 爭創世界一流
地球科學的探索與實踐,為世界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北京離子探針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18日,是由科技部、國土資源部和中科院共同出資,以共建共享方式建立,按出資比例分配機時的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中心”依托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其核心儀器是“高分辨二次離子探針質譜儀(SHRIMPⅡ)”。“中心”主要從事地質年代學和宇宙年代學研究;發展定年新技術新方法;進行必要的礦物微區稀土地球化學研究;解決重大地球科學研究課題中的時序問題,特別是太陽系和地球的形成及早期歷史研究;主要造山帶的構造演化研究;地質年代表研究;大型和特殊礦床成礦時代研究并從事科學儀器研發。多年來,“中心”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堅持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發展思路和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儀器運行方針,以“開放、高效”的運行機制,不斷刷新國際同類實驗室儀器利用率和科研成果產出率,成為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面向全社會高效共享的典型示范。
與時俱進的“開放”理念
“全方位開放大型儀器,讓實驗室充滿活力”,這在我國科技界也算是一次新觀念的挑戰。而只有面對這種挑戰才能真正實現國家利用現有資金所購置的大型科學儀器的運行效率和科研成果產出率達到最大化,也才能使我國科學實驗室真正步入國際先進行列,更加有力地推進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年來,“中心”遵循與時俱進的“開放”理念,始終把如何提高科研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交流與協調作為衡量自身工作的標準,踐行著一名科技工作者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職業品德。實踐證明,與時俱進的“開放”理念,有利于實驗室在共建共享的原則中開展廣泛的合作與交流,最大限度地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實驗基地,吸引大批國內外的優秀學者,形成了最廣泛的學術交流平臺,匯聚掌握了國內外研究者的最新思想動態,從而促進實驗室科研技術水平和儀器使用效率得以迅速提高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利于實驗室儀器“先進”壽命的充分利用,確保儀器高效運行,為科學研究及時提供數據做最佳保障;有利于人才國際化發展戰略的推進,加速了我國地球科學的發展速度和國際交流,讓世界共享科學進步所帶來的文明。數年風雨路,拼搏鑄輝煌。六年多來,來自內地及港臺地區的數百名科研工作者來到“中心”,利用SHRIMPⅡ對自己的樣品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一批來自美、英、法、德、澳大利亞等國的學者也來“中心”完成鋯石定年工作和短期訪問(如:32屆國際地質大會主席、意大利米蘭大學的Boriani教授等),并對“中心”儀器向國內外地學界全方位開放共享作為基本的運行方針表示贊賞,對“中心”儀器運行效率和科研成果產出率給予高度評價。
求真務實的運行機制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先進的發展理念必將帶來科學發展的偉大實踐。“全方位開放提供優質服務、高效率運轉提高成果產出”已成為“中心”所有員工的共識。首先,構建“高效開放”的運行機制是堅定不移地走大型儀器共建共享道路,使儀器運行效率和科研成果產出率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的根本保障;是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技術優勢形成對科學研究有力的技術支持體系的惟一路徑;是我國目前在科研投入較少,科研機構條塊分割的情況下,增強科研裝備水平,提高科研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交流與協調的必然選擇。多年來,“中心”在“高效開放”運行機制的實踐中,不斷吸收、借鑒、提升國際先進實驗室的成功經驗,敢于創新陳規保守科技制度,為解決我國大型科學儀器使用效率低,科技成果產出貧乏的弊病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為了保證儀器高效運行,最充分地利用儀器資源,“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每天24小時,每周七天不間斷分析的高效運行,并為此制定了技術和崗位責任制,樣品管理儀器操作規程等一系列措施。同時,“中心”要求全體員工不但要掌握高精的技術熟悉核心儀器和輔助設備,而且還要學會儀器保養、處理修復儀器問題,以最優質的服務,確保儀器安全運行和工作效率達到最大化。僅2006年SHRIMP II運行全年凈分析機時達281晝夜,完成鋯石定年樣品超過1000件,折合的測定點在一萬個以上,相當于常規鋯石年代學實驗室10年的工作量,因此北京離子探針中心被業內稱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實驗室之一。
其次,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自身培養、人才引進、互動提高”的人才發展戰略,為“中心”又好又快發展聚集雄厚的人才資源。一是,“中心”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不斷提高員工科研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為最大限度地維護SHRIMPⅡ的正常運行提供強有力的人力支持。自2001年起,“中心”一共培養了(包括目前在讀)三名博士后、六名博士(其中包括一名與法國雷恩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和五名碩士。二是,“中心”積極推進“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人才國際化發展戰略”,使人才資源不斷擴充。2006年9月,“中心”聘用的第一位外籍科學家——澳大利亞Allen Nutman博士。國際著名的地質學家,來自德國的Afred Kroener教授從2007年起每年在“中心”客座三個月,參加中亞造山帶的研究工作。聘用外籍專家是“中心”實施人才國際化的第一步,這一舉措將大大加強“中心”國際合作及活動能力和科研成果集成能力。三是,打破不合理的用人機制和分配辦法,創新適宜的政策和寬松的運行環境,實行以“中心”所需選拔、引進人才,以崗位工作價值實效衡量分配標準。即充分肯定了他們為“中心”高效運轉所作出的貢獻,又極大地調動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人才之間的相互流動。可見,“開放高效”的實驗室是人才發展的搖籃。
第三,加強國際合作,開發國外科研平臺,提升“中心”國際聲譽。“開放高效”的運行已成為穩定的常規運行方式,這就為中心擴大并加強與國際的聯系奠定了基礎。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也不斷升級。2005年和2006年,“中心”派出四人工作組赴蒙古國進行了野外工作,這是一次質的飛躍,實現了“中心”研究人員和客座研究員“把研究工作做到國外去”的目標。2007年,“中心”數名成員分別赴格陵蘭和南非進行了兩次野外地質考察及采樣工作,“把研究工作做到國外去”已經成為常規。同時,以澳大利亞Curtin理工大學的Simon Wilde教授和英國著名地質學家Brian Windley教授為代表的世界眾多知名人士相繼訪問中心進行學術交流,為“中心”建立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開創了嶄新局面,標志著“中心”為實現將“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發展成一個依托于高技術、高效率、向國內外開放的、擁有國際優秀研究和技術人才的礦物微區地質年代學研究及實驗平臺,成為一個培養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的國際性的技術中心、研究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的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創新的發展理念,科學的運行機制,必將為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的高效率運轉和科研成果的產出匯聚強大的發展動力。六年多來,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已經成為一個支持地球科學研究的高級技術平臺、一個地質年代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并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實驗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例如:國內外學者運用“中心”的SHRIMP II獲得了豐富數據,僅2007年發表國內外文章總數126篇,其中,國際(SCI)46篇;“中心”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合作測定并發現了世界上第一顆老于43億年又具有37億年變質增生殼的最老鋯石,這一成果對地球早期歷史研究做出了突破性貢獻;應用SHRIMP精確定年,測出了我國大別山超高壓巖石變質演化的三個階段并獲得準確的時間,同時計算出超高壓巖石由深部返回地表的“折返速率”,這是一項突破性的進展;在前寒武紀研究方面,由SHRIMP測定結果敲定前寒武紀孔茲巖系的年齡,這是構造演化研究中一個重大進展;在揚子板塊上的許多地點發現了老于33億年的殘留鋯石,這是過去地質學家從未想到的,這將帶來新的構造解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鞍山地區太古宙演化研究;2004年,《我國38億年最老巖石的發現及鞍山太古宙地殼演化》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值得稱贊的是北京離子探針中心在科技部支持下與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吉林大學合作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大型科學裝備遠程共享示范研究——離子探針示范系統”獲得成功并被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此項成功,實現了在Internet公共網絡環境下,異地科學家實時遠程控制離子探針質譜儀,觀測樣品圖像實時變化,在線獲取試驗數據、遠程協同信息交流等遠程實驗功能,為國家其他大型科學儀器裝備的遠程共享與遠程科學實驗提供示范。目前,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網絡虛擬實驗室實現了與澳大利亞珀斯Curtin理工大學SHRIMP II雙向互控;與巴西圣保羅大學、加拿大安大略省地質調查局(OGS)、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大學和意大利米蘭Bicocca大學之間的單向控制。2007年9月8日,澳大利亞Curtin理工大學SROS服務器系統正式開通面向中國地質學家的遠程實驗,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的網絡虛擬實驗室便可直接控制Curtin理工大學的SHRIMP II進行鋯石定年,首次實現了我國科學家對澳大利亞科學儀器的遠程控制和共享,開創了通過SROS系統遠程共享國外科學儀器資源的先例。截至2008年2月29日,SROS系統先后共完成實際遠程鋯石樣品測試工作共計約1862小時。
中心主任劉敦一認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科學儀器研發能力,其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可能領先。因此,劉敦一研究員提出的“自主研發離子探針質譜類大型科學儀器”已在“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制與開發》中立項,其中《二次離子質譜儀器核心技術及關鍵部件的研究與開發》子項目由北京離子探針中心牽頭負責并開始實施。目前,已完成了搭建了四套大型質譜儀研究實驗平臺,對主要關鍵技術的攻關有了突破進展,已申請ZL五項,正在申請ZL10項;完成了TOF-SIMS和Trap-TOF的整機設計和氣體離子源的整體設計,加工了部分關鍵部件等多項重要任務。
項目概況 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科學學院-2024年表面納米質譜儀采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www.oitccas.com;北京市海淀區丹棱街1號互聯網金融中心20層獲取招標......
質譜儀是一種利用離子的質荷比進行分離和檢測的分析儀器,它在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由于其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質譜儀在食品安全檢測、環境監測、藥物分析、生命科學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
上海臨床研究中心采購高分辨率質譜儀項目,賽默飛Orbitrap 高分辨率質譜儀中標,單價9986000元。項目詳情:一、合同編號:11NMB2F1047620241604二、合同名稱:高分辨......
政府采購意向公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2024年11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
2024年以來,“中國質譜第一股”禾信儀器(688622.SH)的光景已然極為黯淡:研發人員銳減7成、利潤虧損超3000萬、核心技術人員及高管接連離職、股價蒸發近86%。于是10月底,一場跨界并購應運......
西北大學大型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儀設備采購項目采購實行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公示.一、項目信息:采購人:西北大學項目名稱:大型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儀設備采購項目擬采購的貨物或服務的說明:大型高分辨二次離子質譜......
關于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專項資金項目驗收結果的公示根據《河南省省級創新生態支撐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豫財科〔2023〕1號)等有關文件要求,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組織專家對河南省科技基礎條件專項資金2022、......
近日,省科技廳組織省內外專家在襄陽召開“車路協同與交通控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航空救援與先進任務裝備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膠粘新材料及粘接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車路協同與交通控制湖北省重點......
10月11日,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信儀器”)發布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內容顯示,2024年上半年,由于受行業及市場競爭等多方面影響,公司銷售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0月11日,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監事會主席辭任的公告,監事會主席徐應根辭任公司第六屆監事會監事、監事會主席職務。公告顯示,徐應根原定任期至2026年8月30日。辭去上述職務后,徐應根將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