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31 00:00 原文鏈接: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的一個開放性研究基地,是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細胞生物室的基礎上,于1986年開始籌建,1988年11月通過驗收,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旻教授任首屆實驗室主任、孫宗棠教授任首屆學術委員會主任。目前由詹啟敏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程書鈞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探討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理,為腫瘤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和應用基礎。實驗室以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腫瘤細胞增殖、分化、轉移、凋亡等生物學行為為切入點,通過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手段探討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生物學機制;尋找并確認對我國常見惡性腫瘤(如食管癌、肝癌和肺癌)的早期診斷、治療或預后有指導意義的分子標志物;通過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相結合,實驗研究和高發現場相結合,推動轉換醫學在腫瘤領域的發展,獲得可應用于惡性腫瘤臨床分子分型及轉歸的標志基因譜和蛋白譜,為臨床惡性腫瘤的早期特異性診斷、指導腫瘤的個體化治療和腫瘤轉歸的判斷提供信息和技術,為提高我國惡性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水平做出貢獻。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研究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分子機理為主體,充分發揮目前具有的優勢研究力量和資源,堅持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緊密結合的研究模式,在腫瘤分子生物學領域開展原創性、探索性、前沿性和系統性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強調互相協作、資源共享,提倡交叉學科的交融,進一步揭示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分子機制,以及腫瘤分子標志譜與腫瘤治療敏感性和轉歸的內在聯系。使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國內在腫瘤分子生物學領域整體研究實力很強,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性研究基地。

      實驗室現有科研和技術人員50人(正、副研究員2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技術人員15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教育部特聘教授(長江學者)3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千人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平臺引進人才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 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新世紀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目前實驗室設置6個研究領域和1個平臺,分別是:細胞癌變分子生物學研究、細胞遺傳學與環境研究、腫瘤標志物研究、腫瘤免疫與預防研究、腫瘤生物治療、腫瘤生物信息學,以及創新研究技術平臺。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之后,承擔了大量國家級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重大、重點和海外青年研究基金、國家支撐(攻關)計劃、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等,并于2004年獲教育部分子腫瘤學創新團隊和200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經過努力多年來獲得科研成果多項,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中華醫學科技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等。

      在依托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的支持下,實驗室將始終圍繞國家的戰略目標,立足創新,加強實驗研究與臨床研究的結合,爭取在腫瘤的預防、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和腫瘤的轉歸等方面實現重大的突破,并進一步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保持研究隊伍的活力。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在腫瘤基礎研究領域的一個開放性研究基地,目前由詹啟敏教授任實驗室主任,程書鈞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探討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機理,為腫瘤預防、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理論和應用基礎。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研究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和分子機理為主體,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性研究基地。

      實驗室現有科研和技術人員50人(正、副研究員2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7人,技術人員15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教育部特聘教授(長江學者)3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千人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平臺引進人才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 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新世紀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

      目前實驗室設置6個研究領域和1個平臺,分別是:細胞癌變分子生物學研究、細胞遺傳學與環境研究、腫瘤標志物研究、腫瘤免疫與預防研究、腫瘤生物治療、腫瘤生物信息學,以及創新研究技術平臺。


    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南里17號

    郵編:100021

    電話:010-67762694,010-67723793

    傳真:010-67715058

    網址:http://www.sklmo.org.cn



    位置:

    查看大圖

    相關文章

    廢舊光盤的“重生”計劃——生物傳感器

    由于電子產品壽命短暫,電子垃圾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給了廢棄的光盤“第二次生命”——將它們變成廉價且易于制造的柔性生物傳感器。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的一篇論......

    害蟲益用:馴養“微家畜”降解農業廢棄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蟲功能基因研究與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重要農業昆蟲白星花金龜幼蟲與腸道微生物協作,高效消化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機制。該研究為白星花金龜“害蟲益用”提供了理論支持,相關研究......

    西安電子通報學生畢設代做事件:兩名學生留校察看一年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月30日消息,近日,我校收到有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雷某某、盧某某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反映,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開展核查工作。圖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博經查,雷某某、......

    西安電子通報學生畢設代做事件:兩名學生留校察看一年

    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5月30日消息,近日,我校收到有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雷某某、盧某某涉嫌學術不端問題的反映,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調查組開展核查工作。圖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博經查,雷某某、......

    “雙一流”引才新舉措!結合線上思路廣

    ......

    又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申報開始,以下要求還需注意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堅持“四個面向”總要求,積極探索“揭榜掛帥”等科技管理改革舉措,全面提升科研投入績效。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和組織管理相關要求,......

    兩會簡訊|電子廢物拆解處理那些事

    你家有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嗎?你知道這些廢棄物是如何拆解處理的嗎?拆解處理過程中會不會存在環境污染呢?“近10年來,我國電子廢棄物拆解工藝轉變為以機械拆分和化學處理(火法和濕法冶金、熱解等)為主,以人工......

    環形電子對撞機100公里大環已成型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的預研工作還有兩三年就可以全部完成。目前,多數設備部件已研制成型,并達到設計指標要求,有一兩項沒有達到要求的,我們正在繼續努力。”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

    冬奧產生垃圾將何去何從?

    大型賽事不可避免產生大量廢棄物。尤其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如何保持賽事環境清潔,妥善處理廢棄物,對確保運動員和主辦城市居民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北京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公眾介紹了場館的清潔與廢棄物管理籌......

    兩校合并!新“海洋大學”來了

    日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發布會議通知,定于12日召開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在公開的會議主要議程中,第三項明確為“通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北海校區合并轉設方案》”。據此前廣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