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北京街頭運行的氫燃料示范車正向國內外友人展示著“綠色奧運、科技奧運”的風采。為這些高科技示范車“充氣”的是一個世界最大的儲氫罐——五立方米固定式高壓儲氫罐。這個科技含量高的儲氫罐并非由外國人研發出來,而是浙江大學鄭津洋教授帶領課題組研制成功。
氫能被公認為新世紀重要的二次能源,氫燃料電池和電動汽車正在全世界試驗并逐步走向產業化,而安全高效的儲氫技術是一項影響氫能汽車推廣應用的關鍵技術,被各國列為研究重點。
鄭津洋告訴記者,氫能汽車要真正為老百姓所用,除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外,還要讓充氣過程像汽車加油一樣簡單快速。早幾年,為一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車加氫一天一夜都不夠。提高儲氫罐的內部壓力能提高加氫速度,但對安全性能有影響,同時,隨著壓力的提升,儲氫罐的容積會受到限制。在鄭津洋研發的五立方米固定式高壓儲氫罐之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是美國的高壓儲氫罐,做到了四百一十一升大。
鄭津洋帶領的研發團隊研制的五立方米固定式高壓儲氫罐,是世界上個頭最大的,為一輛大巴車充氣目前只要花十五分鐘時間,這項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吸引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科學家前來參觀。
鄭津洋是浙大化工過程機械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在國內最早開展高壓容器儲氫技術和裝備研究。早在四年前,鄭津洋便在該領域已經有很高的造詣。二00四年,國家準備在北京建第一座制氫加氫站。當時方案確定采用美國CPI公司的技術。鄭津洋一方面向建設單位指出了美國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一方面提出了他自己的方案,最終打動了建設單位并改變方案。
據了解,鄭津洋及他的課題組已為奧運氫燃料示范汽車做出了積極貢獻。除了加氫站外,課題組還研制成功了國際先進的車載輕質高壓儲氫容器,改寫了中國不能制造工作壓力大于三十兆帕輕質高壓容器的歷史,為奧運燃料電池汽車試驗運行提供了關鍵零部件。
鄭津洋還告訴記者,在今年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之前,他的課題組還將為加氫站研發建成兩個更高參數的儲氫罐,預計壓力和體積均會破國際紀錄。
目前,鄭津洋還在負責制定于此相關的 “固定式高壓儲氫用鋼帶錯繞式容器”和“車用纖維纏繞高壓氫氣罐”這兩項國家標準。這對打破外國公司對高壓儲氫技術的壟斷、加快氫能實用化、提高中國先進能源裝備制造業的技術水平,意義深遠。
11月29至30日,由中國科協立項支持,中國內燃機學會承擔的氫燃料電池及氫發動機青年科學家沙龍在北京舉辦,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青年科學們家圍繞相關議題開展交流。在主旨報告環節,圍繞燃料電池發動機......
2024年4月18-19日,由士研咨詢主辦、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協辦的“2024氫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大會圍繞“創新賦能降本增效”的核心主題,匯聚了30余位行......
2024年4月18日,由士研咨詢主辦、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協辦的“2024氫燃料電池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大會圍繞“創新賦能降本增效”的核心主題,匯聚了30余位行業專家......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王振波教授團隊在雙功能氧電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設計鈷-氮-鉻跨界面電子橋打破制約活性-穩定性轉換以實現超穩定的雙功能氧電催化劑》為題發表在《德國應......
燃料電池指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隸屬于電力工程,是目前頗受關注的發電技術之一。由于燃料電池不受卡諾循環效應(備注1)的限制,因此效率相較于傳統發電技術理論上會更高。此外,由于燃......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漂浮的太陽能裝置,可將受污染的水或海水轉化為清潔的氫燃料和飲用水。由于該裝置可與任何開放式水源協同工作,且無需外部電源,因此可用于資源有限或偏遠地區。光催化水分裂技術可將太陽光直接轉......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邵志剛團隊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系統、兆瓦級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順利通過工程驗收,并交付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
全球氣候變化下,開發潔凈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發電,需求殷切。香港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早前研發新型氫燃料電池,革新電池催化劑技術,讓電池持久力創下新紀錄,生產成本亦較一般氫燃料電池低。負責研究的能源研究院院長......
6月24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以下簡稱“交通部”)官網顯示,交通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聯合印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氫燃料電池,它使用的催化劑由鐵而非稀有昂貴的鉑制成,降低了氫燃料電池的成本。該技術讓氫燃料廣泛部署成為可能,并最終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進世界走上凈零排放的道路。氫燃料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