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6-07 08:15 原文鏈接: 周生賢:青年要做中國環保新道路的探索和實踐者

      “2010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紀念大會――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推動全民低碳減排暨《節能減排 保護環境》特種郵票首發儀式” 5日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致辭中強調,青年一代要積極行動起來,做中國環保新道路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為早日實現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美好愿景貢獻力量。

      周生賢說,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把保護環境確立為基本國策,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戰略。進入新世紀,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道路、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等新理念,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重要變化。全國環保系統堅持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把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重點,攻堅克難,奮力推進,環保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主要污染物減排明顯好于預期,污染防治能力大幅提升,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持續改善,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得以解決,環境保護改善民生的作用進一步顯現。但也要看到,我國環境保護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環境污染仍然較重,污染減排壓力有增無減,潛在環境問題不斷顯現,一些重特大環境事件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和艱巨的環保任務,需要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立足基本國情,借鑒經驗教訓,積極探索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道路,即要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以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建設相統籌,尋求最佳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堅持污染預防與環境治理相結合,用適當的環境治理成本,把經濟社會活動對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堅持環境保護與長遠發展相融合,以環境保護的不斷加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周生賢指出,探索環保新道路,需要用新的理念進一步深化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用新的視野把握好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機遇,用新的實踐推動環境保護取得更大的實際成效,用新的體制機制保障環境保護的持續推進,用新的思路謀劃環境保護的未來,抓緊制定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防全控的防范體系、健全高效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從國家戰略層面、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再生產全過程和生態文明建設主戰場全力推進。一要堅決打好污染減排決勝戰,以倒逼機制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深入研究健全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體系,探索建立減排目標著眼環境質量、減排任務立足環境質量、減排考核依據環境質量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大力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通過污染減排的倒逼傳導機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二要深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源頭控制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嚴格控制“兩高一資”行業盲目擴張,強化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健全環評、評估、審批責任追究機制和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社會組織體系。三要健全并完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以環境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改革,完善鼓勵節能環保的財稅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產業政策,不斷深化綠色稅收、綠色證券、綠色采購、綠色貿易等環境經濟政策,加快推進環境標準管理體系建設,嚴格環境準入。四要增強環境科技創新和支撐能力,以市場導向發展壯大環保產業。加快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和環保技術,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開發和推廣節約、替代、循環利用和減少污染的先進適用技術,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壯大,引領技術升級,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五要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綠色生活助推消費模式轉變。堅持把環境保護與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把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作為首要任務,集中力量解決重金屬污染等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同時,積極倡導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改變導致對自身生存環境破壞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

      周生賢說,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全民族共同的事業,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建設共同推進共同享有,尤其需要青年一代的自覺行動、廣泛參與。去年的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部聯合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八部委,啟動了“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選拔培訓了1122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一年來,青年使者們作為一支生力軍,已將環保的理念和行動播種到了城市和農村的各個角落,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爭做中國環保新道路的探索者和實踐者,為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揮灑青春和汗水,為早日實現山青水秀天藍地綠的美好愿景貢獻力量。

      會上,周生賢為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代表授予了“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旗幟,并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共同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特種郵票和“低碳減排?綠色生活”系列郵品揭幕。

      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和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沈陽、西安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代表共計700余人參加了紀念大會。

    相關文章

    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預測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坡

    記者7日從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簡稱“成理地災國重實驗室”)獲悉,土耳其地震發生后,實驗室強震地質災害研究團隊利用前期已研發的地震誘發滑坡預測模型,對土耳其地震群誘發滑......

    《新科學家》:2023年這些科技故事或將發生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共56個!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技獎獲獎項目公布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化學+生物,新工藝將廢塑料變得有用

     圖片來源:Getty塑料混合物通常很難回收。一項10月13日發表于《科學》的研究稱,經過兩個步驟,塑料混合物可被分解成更小且有用的化學成分。回收這些“頑固”的塑料加劇了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

    重慶市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

    10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

    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公示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為實現“雙碳”目標,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節能減排

    一直以來,我國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球節能減排,積極履行同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其中,我國的對外投資在不少方面對全球減排有所助益。首先,我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減少了這些國家的碳排放。我國對外投......

    生態環境部:新形勢下鋼鐵業應減污降碳謀出路

    “越是處于行業低谷期,企業越應苦煉內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以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這是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對鋼鐵企業的期許。當前,國家層面高度重視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并將其列入國家......

    白鱘滅絕之后,我國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其他瀕危動物?

    白鱘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主要有兩次,都是在它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第一次是在2020年1月,危起偉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發布論文,基于野外調查和白鱘誤捕記......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舉行

    8月4日,在“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決賽現場,全國117所高校的247件作品進行了創意與實力的終極比拼。最終,廈門大學的“‘藍’能可貴——雙碳目標下的海洋能發電裝置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