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月9日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力學家院士、物理化學家研究員、生物學家院士、石油地質學家院士、城市規劃建筑學家院士等5位科學家,分別獲本年度陳嘉庚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每人獎金30萬元人民幣。
中國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頒獎儀式,并與中科院院長路甬祥、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一道,向5位獲獎科學家頒發獎章和證書。
白以龍現任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理論和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等職,他的獲獎項目是“固體的變形局部化、損傷與災變”。楊學明現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其獲獎項目為“態-態反應動力學研究”。裴鋼現任同濟大學校長,他主要從事細胞信號轉導方面的研究,獲獎項目是“Beta-arrestin信號調節機制及生理病理研究”。1945年畢業于中央大學地質系的李德生院士長期致力于石油勘探開發和地質研究工作,他的獲獎項目是“中國含油氣盆地構造學”。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現任清華大學建筑與城市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他創造性提出廣義建筑學理論和人居環境科學理論體系,獲獎項目為“人居環境科學”。
以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名字命名的,前身為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2月,正式注冊成立,設立陳嘉庚科學獎,旨在獎勵近年來獲得或被認定的原創性重大科學技術成就的在世中國公民。
陳嘉庚科學獎目前共設數理科學獎(包括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包括生物學、醫學、農學)、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技術科學獎等6個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該獎評選由同領域教授、研究員或教授級專家推薦,不受理個人申請。
陳嘉庚科學獎是以對中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陳嘉庚科學獎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陳嘉庚科學獎是以對中國科教事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勵。陳嘉庚科學獎的前身是1988年設立的陳嘉庚獎。2003年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同意,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于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
2019年“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申報公告2019年“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獎”申報現已開始受理。本獎面向大氣物理、地球物理、空間物理和空間探測四個學科領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請各有關單位根據“趙九章......
關于推薦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的通知各位專家:根據《陳嘉庚科學獎獎勵條例》《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和《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條例實施細則》規定,2020年度陳嘉庚科......
5月30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在京揭曉,共有6個項目獲獎,6名青年科學家獲2018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同日,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京頒發,鋼鐵冶金專家、戰略科學家徐匡迪獲得......
近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其中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包信和院士的項目《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獲陳嘉庚化學科學獎,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
近日,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揭曉。其中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包信和院士的項目《納米限域催化及其在甲烷直接轉化中的應用》獲陳嘉庚化學科學獎,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個獲獎項目包括:《原子尺度上“小分......
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嘉庚青年科學獎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共有6個項目獲得陳嘉庚科學獎,6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陳嘉庚青年科學獎。2018年度陳嘉庚科學獎6個獲獎項目包括:《原子尺度上“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