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垃圾分類的試點地區之一,不久前,北京市朝陽區團結湖城管分隊開始向餐飲企業等社會單位發放分類垃圾桶。據悉,雖然垃圾分類并沒有強制要求,但如果社會單位的垃圾不分類,環衛部門將不給清運。
6月3日一大早,北京市海淀區暢春園食街。
“周四垃圾減量日暨綠色餐飲月活動”在這里舉行。從今年4月起,類似的主題日已是第八個了。遭遇垃圾圍城困擾的北京,正掀起一場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全民戰爭”。這場“戰爭”怎么打,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減量刻不容緩――
居民“垃圾意識”提升,分類處理能力具備
日產垃圾1.83萬噸,現有垃圾填埋場使用壽命不斷減少――數字時刻提醒著人們,北京垃圾問題形勢嚴峻。
“刻不容緩!”北京市政市容委固廢處副處長鄧俊說,“從全球來看,世界城市都是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模范城市,北京要建世界城市,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工作必須盡快動手。”
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提法在北京已不是新鮮事。1996年北京首次在西城區大乘巷開展垃圾分類試點至今,垃圾減量垃圾分類已是第五次吹響號角了。此前雖屢戰屢敗,但居民的“垃圾意識”逐步養成。
長期關注北京垃圾問題的環保人士馮永鋒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一些環保非政府組織在居民小區倡導垃圾分類時,居民還一頭霧水。“如今,隨著居民環境意識的提高,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熱詞。”
“在處理生活垃圾時,您會分類后再扔嗎?”一項針對網友的調查顯示,超過五成網友都給予了肯定回答。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經開始關注城市發展進程中垃圾帶來的環境問題――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全民戰爭”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垃圾分類就是隨手的事,沒什么麻煩的。”朝陽區麥子店棗營北里社區29號樓的卞女士說。麥北是北京市600個生活垃圾分類達標試點居住小區之一,通過半年多的努力,目前社區內400多戶居民已有60%能夠主動分類。
“以往提倡垃圾分類,到了清運環節,分好的垃圾又被重新混裝,這樣的做法的確挫傷我們分類的積極性。”宣武區建工北里居民陳元有點擔心,現在垃圾減量分類的活動又開始了,分好的垃圾還會白分嗎?
“不會!以前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沒有把垃圾分類當作系統工程來做,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分類管理鏈條。”朝陽區市政市容委副主任皮猛說。
按照政府部門的說法,此次在600個居民小區推廣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是在末端處理條件基本成熟的情況下開展的。
目前,北京已經擁有垃圾綜合處理設施,包括餐廚垃圾處理廠、垃圾焚燒廠、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可以說,分類后的垃圾已經能夠各得其所。“我們在做的就是抓系統建設和全程管理,包括加快焚燒、生化等資源化處理設施的建設、改造現有的垃圾樓、配備分類收集運輸設備、推進前端作業體制和方式的改革。”鄧俊說。
分類先分廚余――
改造垃圾樓,配備新型車,百姓學著做
每個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垃圾處理是個社會問題,必須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來解決。對此,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真正要打一場涉及社會多個層面的“全民戰爭”,打法決定著成敗。
輿論先行。如今,在北京的主要街道,有關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宣傳條幅隨處可見,在試點小區,各種招貼畫盡映眼簾,內容詳盡的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指導手冊已經發到居民手中。
“與以往不同,這次減量分類是想清楚再動手。”皮猛告訴記者,汲取以前的教訓,從去年8月在朝陽區開展試點以來,區市政市容委就著手對垃圾分類鏈條做系統設計,根據后端定前端。也就是在最后的處理設施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先著手改造垃圾樓,配備新型的運輸車輛,然后再做居民的工作。
6月1日清晨,記者來到了朝陽區麥子店街道棗營北里社區。
走進棗營北里31號樓三樓的一戶人家,面積不大的廚房非常整潔,主人王林英細心地將包裝豆腐的盒子、凈菜包裝的保鮮膜放進一個灰色的垃圾桶,而擇除的菜葉,吃剩的飯菜,則進了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
“您看,這就是我們今天收集到的廚余垃圾,有快兩桶了。”麥北清潔站職工韓振玲拿出了垃圾清運臺賬,廚余垃圾以前是零,分類后每天都在上升,4月份是0.8噸,最近已經突破1噸,原來一天垃圾總共得有10來噸,現在其他垃圾則下降到了6噸多,減量效果十分明顯。
居民分好的垃圾,在運輸路線上對應運行:廚余垃圾入綠桶、其他垃圾入灰桶、“可回收垃圾”入藍桶;不同顏色的垃圾運送電瓶車將對應的垃圾桶直接運至密閉式垃圾分類清潔站,以避免之前使用三輪車運送容易腐敗、產生滲瀝液的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隨后將垃圾分色分類裝進不同的密閉式垃圾箱,壓縮處理到原來體積的1/3;最后,廚余垃圾被送到南宮堆肥廠變廢為肥,其他垃圾被送到高安屯垃圾焚燒電廠“發揮余熱”,而可回收垃圾則進入再生資源回收系統。
“我們對各個環節嚴格監管,不會讓進行分類的居民做無用功。”朝陽區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環衛科的宋洪祥說。
按照以往的測算,廚余垃圾占據北京生活垃圾的60%,因此,主管部門制定了先分廚余的技術路線。“把廚余分出來了,處理了,就是對減量化、資源化的最大貢獻。”皮猛說。
推進尚有難處――
投資保障需優化,配套政策待出臺,居民行動較遲緩
盡管北京市對解決垃圾問題決心很大,但大家依然感覺試點小區推進速度慢,減量效果還不明顯。垃圾減量、分類到底難在哪里?
首先是系統投入。皮猛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的經驗,改造一個垃圾樓約需185萬元,以朝陽區為例,需要改造的垃圾樓共有90余座,單是這筆投入,就要約1.6億元。
投入還不止這些。戶用免費的分類垃圾桶、公用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指導員的補助、區級環衛中心收集垃圾的人工成本、小區居民的獎勵基金,一個垃圾分類的推廣,要花的錢真是不少。
皮猛和他的團隊也在不斷地精打細算:未來是用電瓶車還是改造后的人力三輪收集垃圾更經濟?收集單位是區級環衛中心還是小區物業更節約成本?“試點3個月,數據的收集統計與比對也在同步進行,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決策參考。”皮猛說。
根據北京市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垃圾減量垃圾分類是關系民生的公益事業,公共財政投入是根本保障。環保人士李皓對這樣的投入模式提出了質疑。她認為,投入主體應該是環衛企業,政府應該明確責任,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垃圾管理更重要的方面。一些專家認為,投資保障應該進一步優化,即在公共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制定出相關產業發展、鼓勵激勵政策,調動社會各方的積極性,才能把這項事業做好。
然而,與之相比較,在皮猛眼里,更難的,還是居民意識的培養。
為了讓垃圾減量出實效,北京有關部門的確動了不少腦筋,建立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就是其中重要一項。本月底,全市600個試點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將完成招募,培訓合格后,指導員將進入試點小區對居民進行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指導和宣傳。“今年年底前,要讓試點社區居民100%知曉生活垃圾的分類方法,垃圾正確投放率達到90%以上。”這是管理部門的期待。
讓所有居民都行動起來,的確不易。這一點,棗營北里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馬繼善感受頗深。每天7時至9時、18時至20時30分,是社區垃圾投放的高峰時段,也是老馬最忙的時候。“雖然發了指導手冊,可是認真看的人不多。”老馬告訴記者,很多居民還分不清廚房垃圾和廚余垃圾,或者干脆一個袋子了事。“我們也做了不少入戶宣傳工作,可還是有不少居民不配合,有的連門都不開。”
“我們已經注意到這些問題,也在想辦法。”鄧俊說,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社區家庭妙招征集推廣、“垃圾分類處理一日游”活動等將陸續開展,進一步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自覺養成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文明習慣。
據悉,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將通過立法規范生活垃圾處理中的政府責任、社會各參與主體的責任和義務,為垃圾處理提供法制保障。
“垃圾分類是一場人民戰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需要時間和耐心!只要路子對,一定會成功。”面對困難,皮猛仍充滿信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近日......
在北京亦城時代廣場園區,一排智能垃圾分類柜設立在園區內部格外醒目。園區企業職工根據柜體張貼的指示,將垃圾分類,柜子自動開門、智能稱重、自動破袋,鏈接手機微信小程序還能獲取積分。智能垃圾分類柜讓投放人員......
年內垃圾分類“朋友圈”再添6地據住建部規劃,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年內,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北京、山西、蘇州、德州......
隨著城鎮化率提高,二三線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組分已提升到20%(濕重,垃圾分類后可回收物量將增加,紙品、塑料與金屬等物質的再生回收量有望顯著增加,減少資源浪費。下面,韋伯咨詢將以“廢舊電池處理回收”......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11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一起來看——醫療垃圾口罩和護目鏡算不算醫療垃圾?口罩和護目鏡如果是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使用的,都屬于醫......
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醫療廢物綜合治理保護生態環境情況。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介紹,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一些垃圾分類工作做的卓有成效的城市,通過推動......
近期垃圾分類熱度大熱,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一方面國家領導人從國家高度表態對垃圾分類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另一方面,當前固廢法修訂草案在國常會獲得通過,其中就包含了垃圾分類立法內容,可見垃圾分類政策高度不斷提......
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日顯重要,而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是其中重要一環,農村垃圾分類不能以城市的分類方法和標準來“一刀切”,得根據實際情況,多使用落地生根的好辦法。一是要千方百計,普及農村垃圾分類知識。我們要......
近年來,垃圾分類制度已經在國內部分地市推行,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全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試點正在進行,各地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社會各界群策群力......
不知不覺,2020年已過去2個多月,在過去的這段時間里,全國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關注度居高不下,疫情防控攻堅戰成為全民首要任務!各個行業受疫情影響,在年后未能如期復工復業,一些正常上馬的環保項目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