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今天已經習慣用數字標準來評估他們的表現。“科學度量體系”從上個世紀60年代“科學引文索引”(SCI)的推出起步,此后人們嘗試了很多新的評估方法。但度量體系的應用是否像那些被度量者所認為的那么廣泛呢?Nature雜志對全世界的研究機構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這個問題是復雜的。很多研究人員感覺,研究機構對“可疑”的度量體系太過信任,盡管很多管理人員提出,個人推薦等傳統方法一般要好于數字指標。不過,并非所有度量測試都是一樣的,而且如果它們得到改進的話,也許能夠代替舊的方法。Richard Van Noorden報告了現有的大量方法以及它們到底度量什么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在一篇文章中,我們就度量方法可以怎樣得到改進的問題征詢了6位研究人員的意見。
“柯伊伯帶天體”(KBOs)是太陽系中在海王星以外軌道上運行的小型冰質天體,難以進行觀測。偶爾,這樣的一個天體會引起“掩星”現象,這個時候與其結構相關的數據便可獲得,其少量特性也可以被推斷出來。但2009年10月9日的“掩星”(涉及KBO 55636,它是富含水冰的Haumea KBO碰撞家族的一個成員)卻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將關于KBOs的觀測天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高度。在對明亮的KBOs進行幾年跟蹤之后,便有可能預測一次即將發生的“掩星”,并讓若干天文望遠鏡對準其方向。盡管天氣狀況變化無常,并且還有影響觀測的其他因素,但仍有一臺以上(事實上有兩臺)獨立的天文望遠鏡能夠觀測到這次“掩星”。由于有兩個不同的視角,所以可以計算出更準確的數字:KBO 55636的平均半徑為143±5公里,其幾何反照率在V-帶中約為0.9,這說明它比以前所認為的要小,而且同其母天體一樣,也具有高度反光性。它的動態年齡說明,要么KBO 55636有一個主動表面修復機制,要么新鮮水冰可以在太陽系外層存在數十億年。
Skyrmions是穩定拓撲質地,具有與粒子相似的性質,它是一個最初用來描述核粒子的數學概念,但過去10年卻在從微觀到宇宙的所有尺度上都得到了應用。事實證明,Skyrmions對于描述磁體中新穎的自旋構形尤為有用,而且去年Skyrmions在磁性化合物MnSi和Fe1-xCoxSi中的存在也通過中子散射實驗得到證實。現在,Yu等人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獲得了后一種化合物的一個二維Skyrmion晶格的真實空間圖像,其形式為渦旋自旋結構的一個六邊形排列。該晶格被發現在一系列不同溫度和磁場下都是非常穩定的。本文作者們猜測,所觀測到的納米尺度的自旋拓撲也許會導致有趣的、新的電磁效應被發現。
在火山噴發過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鹽,并可進而形成硫酸鹽氣溶膠,后者能影響地球的輻射平衡。Bao等人利用對保存在巖石記錄中的大氣硫酸鹽進行硫和三氧同位素測量,來研究硫酸鹽形成的特定氧化通道。他們發現,新生代中期(距今3400萬至700萬年前)在北美洲高平原北部,曾經發生7次與噴發相關的硫酸鹽氣溶膠沉降事件。在這些沉積物中所發現的在同位素上不相關聯的硫酸鹽可能只是在堿性云水中產生的,這種云水有利于在對流層中形成一個由臭氧支配的二氧化硫氧化通道。這表明,與今天的弱酸性條件不同的是,那個地區的云水在新生代中期經常是堿性的。
調控物種互動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遺傳的,所以認為親緣關系較近的生物比親緣關系較遠的生物更有可能有相似的生態互動似乎是符合邏輯的。有關這一關系已經進行的研究工作很少,而且少量這樣的研究也往往關注專門化的生物,如寄生蟲或食草昆蟲。對包括專門化生物和非專門化生物、無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在內的各種不同互動類群(包括所有互動類型)中的宿主利用方式的演化所作的一項新的分析,支持認為所有物種的生態互動都具有遺傳性(即在演化過程中被保留了下來)這樣一個觀點。同樣規則似乎也推動著大多數生態互動的演化,并且對于地球生物多樣性的組織也有很大貢獻。
科研人員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境內發現兩個植物新物種: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納,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國際植物學期刊Phytokey上刊登發表。據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屬一新種——大果溲疏》《玄參科婆......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田曉航)“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19日至20日在京舉行。記者從活動中了解到,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成果豐碩,初步統計發現新物種1......
日前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在青神開展苔蘚植物調查過程中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兩種四川新紀錄鳳尾蘚小鳳尾蘚厄氏變種和廣東鳳尾蘚01 小鳳尾蘚厄氏變種小鳳尾蘚厄氏變種生境照 小鳳尾蘚厄氏變......
在“生命禁區”尋蹤“沙漠之王”在我國的西北部邊緣,分布著以“生命禁區”著稱的阿爾金山脈及其周邊綿延數百公里的茫茫戈壁。著名的無人區羅布荒原和毗鄰相接的庫姆塔格沙漠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在這片極端貧瘠寒苦的......
據媒體報道,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三審稿近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針對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危害,草案三審稿明確規定,從境外引進的野生動物物種不得違法放生、丟棄,確需將其放生至野外環境的,......
中新網南昌12月17日電(記者吳鵬泉)記者17日從井岡山大學蜘蛛生物學研究團隊獲悉,該團隊近期在對贛中南地區蜘蛛資源調查中發現了兩種蜘蛛新物種。井岡山大學副教授劉科科等科研人員將上述團隊在江西省吉安市......
中新網成都12月17日電(劉忠俊劉祖兵葉強平)四川理塘縣委宣傳部17日透露,西南科技大學教授賀新生等人在該縣呷洼鄉門斗格村實地考察過程中,在一樹樁下采集到了幾個野生靈芝標本,經詳細鑒定后發現該靈芝標本......
近日,江西省萬安縣第二中學的生物教師曹正華和郭文青在居住小區雨棚的墻體上面發現生長了一小片“蘑菇”并伴隨了周邊苔蘚的枯黃現象。兩位老師聯想到了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青霉素的故事,從而提出“蘑菇是否產生......
圖為科考隊員攀爬巨樹收集樣本。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供圖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國家重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庫辰山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園等組成的中國巨樹科考隊,發布了“中國第一高樹”云南黃......
中新網武漢10月11日電(梁婷李斌)湖北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觀測評估試點階段性成果11日在武漢正式發布,該省實現物種新發現。湖北于2021年3月啟動實施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觀測評估試點工作。在長江干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