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和武漢植物園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心的邀請,美國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的Huang Li博士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彭云良研究員于6月18日至武漢植物園進行學術交流,同時被聘請為武漢植物園客座教授。
授聘儀式由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植物園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心主任彭俊華研究員主持,園黨委書記、副主任羅志強為Huang Li和彭云良頒發了聘書。隨后, Huang Li作了題為Finding hidden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的報告,從寄原寄主的相互作用、植物對病原菌主動和被動不同防御機制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講述。彭云良作了題為“四川小麥條銹病遺傳防控和研究”的報告,從四川小麥條銹病流行區劃、病原毒性結構、條銹病群體遺傳結構、已知的抗性基因和抗源在四川的有效性以及新品種抗性消失、抗病品種種植情況等方面進行了極為全面的介紹和講解,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的改進方向。
Huang Li主要從事小麥抗銹病研究,采用圖位克隆法從大基因組小麥中克隆了第一個抗病基因Lr21,并深入開展了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相關研究工作,而且通過突變技術獲得了具有葉銹、桿銹和條銹廣譜抗性的小麥種質。基于前期研究基礎,聯合武漢植物園、澳大利亞等相關研究機構提出的小麥抗銹病項目獲得美國Gates基金會與NSF聯合資助。
彭云良長期從事小麥銹病和水稻稻瘟病、根腐線蟲病病原物致病性、抗藥性和生物學特性研究,現主要從事四川小麥條銹病病菌生理小種監測、抗病育種和綜合防治研究。先后發表論文41篇。
武漢植物園與兩位專家在小麥抗銹病研究領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三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全面合作。
核心閱讀2021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北京設立國家植物園。國家植物園在整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南園)和北京市植物園(北園)的基礎上成立,總規劃面積近600公頃。近一年的時間里,國家植物......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是未來區域發展的特殊形態和城鎮化的主要載體。然而,城市群發展引起的土地利用變化是直接導致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的重要因素。滇中城市群位......
條銹病被稱為小麥的“癌癥”,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發生過8次大流行,防治后仍累計損失小麥138億公斤。我國農業農村部將條銹病列為一類農作物病害。7月14日,《細胞》在線發表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免疫團隊歷......
國家植物園大家庭11日又迎來新成員——華南國家植物園。一南一北兩家植物園有何不同?未來的國家植物園體系又將如何發展壯大?南北互補分屬我國典型氣候帶與植被區我國幅員遼闊,地貌、氣候多樣,植物種類豐富。已......
今天(11日)上午,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揭牌成立。這是繼北京國家植物園之后,我國設立的第二個國家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到底長啥樣,我們一起去看看。華南國家植物園今天成立華南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今天上午,華南國家植物園在廣州揭牌成立。這是繼北京國家植物園之后,我國設立的第二個國家植物園。華南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也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植物學研究和植物保護機構之一,展示區與......
經過12年努力,近日,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園正式開園。為了對新疆豐富的種質資源進行全方位保育,伊犁植物園于2016年4月開始建設,目前園區面積達300......
最近,北京、廣州一南一北兩座國家植物園的設立,引發了業內及社會上關于國家植物園應該建在哪、怎么建的種種討論。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原主任、研究員陳進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認為國家植物園最基本最重要的功......
從乞力馬扎羅山到東非大裂谷,從肯尼亞到馬達加斯加,從非洲稀樹草原到熱帶雨林,從“生命之樹”猴面包樹到草原上上演“生死追逐”的獅子羚羊,這個周末,跟著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云端漫步,跨國連線感受“非”一般的科......
我國將加快國家公園和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今年力爭再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編制完成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規劃。這是記者從20日舉行的2022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上獲悉的。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