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傷心啊!”海龍灣業主姚姨連續感嘆了三遍。昨日,姚姨告訴記者沃德環保公司的廚余垃圾處理試驗已停止,7月1日,該公司把放在業主家里的廚余垃圾桶全部收回。從5月19日到6月中旬,番禺首個廚余垃圾處理廠僅“生存”了一個月左右。
原來,處理廠周邊村民多次向村委投訴稱聞到垃圾的酸臭味,村委找沃德環保公司協商,要求他們搬遷,與其達成停產協議。目前,番禺垃圾辦正在協調,爭取找另外一個地方讓他們復產。
工人放假未知何時復工 昨日上午9點30分,記者來到位于番禺鐘二村工業區的沃德環保公司。只見公司的電動卷簾門放下一半,記者貓著腰進入公司,里面已經聞不到一點垃圾臭味,而此前,工廠里常能聞到輕微的垃圾臭味。四名工作人員坐在辦公室內,其中一人表示,還會繼續辦公,但公司停止廚余垃圾處理了,已經給十多位工人放假,具體復工時間不清楚。
沃德環保公司工作人員婉拒了記者的采訪要求,記者離開公司后,工作人員立即全部放下電動卷簾門。
運行一個多月后停產 番禺垃圾辦負責人陳主任透露,6月中旬,工廠就停止運作了。5月19日,番禺首個廚余垃圾處理廠正式運行,到6月中旬,才一個月左右時間,“想不到廚余垃圾處理廠如此短命。”姚姨說。廚余垃圾處理技術成功了,肥料經檢驗是合格的;小區業主也按要求分類,試驗很成功。想不到正準備整個小區推廣,試驗就戛然而止。
此前,該廠日處理廚余垃圾能力一噸左右,由海龍灣240戶“綠色家庭”試點提供廚余垃圾100多公斤,6月底打算擴大到處理整個海龍灣小區1600多戶居民的廚余垃圾。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
垃圾酸臭味惹人嫌 導致沃德環保公司廚余垃圾處理廠停產的原因是什么呢?“(番禺)區領導開了個協調會,沃德環保公司已經答應搬走。”鐘二村黨支部書記黃添認為,在人多的地方處理廚余垃圾,垃圾處理廠選址不是很合理。工業區周邊住著很多村民,村民多次向村委投訴說聞到垃圾的酸臭味。而且沃德環保在工業區處理廚余垃圾沒有經過村委會同意,他們使用的廠房是“租上租”,屬于二手租客。于是,村委找沃德環保公司協商,要求他們搬遷,與沃德環保達成停產協議。
黃添補充說,沃德環保即使現在不停產,以后也不可能在工業區生產,因為工業區的廠房都要拆。鐘二村下半年準備投入五六千萬元對鐘二村工業區進行三舊改造,引入投資商將工業區改建成現代化商城。
公司希望政府主導 沃德環保公司在垃圾分類項目投入了幾十萬元,廚余垃圾處理項目投入了100萬元左右,眼看就要打“水漂”。該公司段經理表示,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已經停止,但垃圾分類還在繼續做。其實,海龍灣的廚余垃圾處理試驗已經成功,廚余垃圾處理成的肥料符合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生物有機肥相關標準,效果很好。花卉種植公司試用后,反響不錯,已經有長期使用的意向了。
段經理有些無奈,現在工廠面臨廠房搬遷問題,他希望政府主導推行這一項目,出臺一些相關的配套政策支持,使廚余垃圾處理項目能夠繼續運轉起來。
番禺垃圾辦正在協調,爭取幫沃德復產
“政府會支持但不主導” 昨日,番禺垃圾辦負責人陳主任表示,正在幫沃德環保公司協調,爭取找另外一個地方讓他們復產。沃德環保公司的廠房以前是一個冷庫,密封性比較好,不走進去是較難聞到氣味的。其實,工業區里面的其他工廠排出的廢氣味更大。
垃圾恐懼意識需扭轉 陳主任解釋道,大家對垃圾處理有本能的排斥,都不希望在家門口處理垃圾。比如業主一聽到火燒崗垃圾填埋廠要建垃圾壓縮分揀中心,意見都很大,覺得垃圾廠又得影響他們多幾年。其實壓縮分揀中心是減少垃圾氣味、比較環保的垃圾處理方式,但公眾對垃圾處理有本能的恐懼意識。為此,要扭轉公眾對垃圾處理的恐懼意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海龍灣試驗”尚未成功 “海龍灣的廚余垃圾處理試驗只能說是試驗階段,還不能說是成功。”陳主任表示,廚余垃圾處理試驗包括處理過程、最后產品、運輸系統、規模化生產等。按沃德環保公司所說,其工藝流程是成功了,包括收集、運輸、處理方面;業主姚姨說垃圾分類成功了,但這些都是試驗的一部分。因為垃圾轉化成的肥料還不能達到規模,企業贏虧平衡點要求達到一定的產量,只有幾百公斤不可能滿足收購廠家的要求。而試驗更進一步推開的話,居民素質參差不齊,還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對沃德公司希望政府主導的說法,陳主任表示:“政府會支持,但不主導,因為任何企業的風險和效益都得自己承擔。等全面成熟后,政府才會決定下一步的配套政策。”
聲音 業主: 希望政府統籌扶持 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停了,讓人既生氣又傷心,現在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居民分類分得不好。既然試驗成功了,政府就應該支持擴大規模,主動開辟一個地方辦廠。
――― 海龍灣業主姚姨
工廠的垃圾處理量太低,還上不了規模。大家心理上普遍覺得垃圾有污染和臭氣,混在工業區擔心會有防疫問題,所以垃圾處理項目如果沒有政府統籌扶持,會有難度。
――― 廣碧業主“阿加西”
宣傳力度不夠,村民對廚余垃圾處理廠有誤解,政府應該找一塊地給他們做試驗。――― 麗江業主“巴索風云”
廚余如何變成肥料? 廚余垃圾處理廠將垃圾變肥料的過程是:按照技術配方進行處理,就是用大頭蒼蠅的卵,也即蠅蛆和協同生物一起降解,同時控制水分、溫度等。
廚余食品垃圾處理周期為6天,處理后的產出品含有機肥料和生物飼料兩種:有機肥料的產出比約為10:8(含水分),有機飼料的產出比大約為10:1(含水分),經檢測產出有機肥符合相關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