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污染風險行業,小問題就是大事故的隱患。
紫金礦業污水滲漏事故7月3日發生,直到12日才對外公布。面對媒體的追問,其總裁解釋說,一開始以為是個小問題、小事故,把事情想簡單了。其實,對這一說法還應繼續追問,像紫金礦業這樣的高污染風險企業,怎么能把“小問題”不當回事呢?
這次紫金礦業的污染事故,是典型的突發環境事件。近幾年,全國突發環境事件居高不下。2009年,僅環境保護部接報并直接調度的突發環境事件就有171起,差不多平均兩天發生一起。采礦、冶煉、化工、造紙等高污染風險行業,是突發環境事件的多發行業。
表面看,突發環境事件的直接原因,或者是由安全生產和交通事故引發,或者是企業違規生產和排污。但究其根本,還是有關高污染風險行業以及地方政府環境意識淡薄,沒有建立有效的監控和應對機制,麻痹大意,未能防微杜漸。
在高污染風險行業,小問題就是大事故的隱患,任何時候都不能心存僥幸。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個道理并不難懂,但為什么有些企業總是坐視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一方面,這些企業往往是當地的利稅大戶,發生污染事故,有政府兜著。無論是調動人力物力應急處置,還是安撫群眾、賠償損失,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埋單。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護,肇事企業得不到應有的懲罰,也就不會認真吸取教訓,更不會增加治污投入,加強日常監管了。
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高污染風險行業不僅在生產中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而且有的位于江河沿岸,有的毗鄰居民區,每一次突發環境事件都給當地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這些影響有些可以量化,有些則無法估量,比如,污染物對當地生態環境的長久危害,污染物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傷害,等等。
水火無情,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污染也很無情。高污染風險行業理當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完善治污設施建設,提高管理水平。負有保障轄區環境質量的地方政府,也應該盤算一下,如何有效控制企業可能帶來的污染風險。
現在許多地方積極推廣環境污染責任險,既引導保險公司琢磨怎么防范企業出險、監督企業加強污染防治,又引導企業加強自身監管,做到不出險或少出險。企業事故少了,保險公司能夠盈利,形成有利于防范污染風險的利益鏈條。這一辦法值得嘗試。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有效應對火災、爆炸、泄漏等引發的特別重大、重大(以下簡稱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空氣污染,準確掌握事發地周邊及附近敏感點空氣污染狀況,確......
生態環境的保護已備受重視,為了杜絕或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使項目的損失情況、事故率和環境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掌控和降低已知風險尤為重要,環境風險評估體系便逐步形成。2004年12月11日實施《建設項......
環境應急管理是環境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近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就陜西全省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情況首次召開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近年來的工作。4年共發生突發環境影響事件......
為了守護“碧水藍天”,天津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近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實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制度,禁止新建、擴建高污染項目。《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共8章、84條,自2......
一項新的動物研究顯示,父母在受孕前接觸臟空氣可能會給下一代帶來心臟病。為了了解經常暴露在高污染空氣中的兒童可能面臨的健康風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臟空氣對老鼠的影響。俄亥俄州立大學護理學院生......
為有效防范和妥善應對暴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次生的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函,要求各地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底線思維,把環境安全保障工作擺到突出位置,始終保持高度警覺,加強環境風險管控,強化核與......
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IFCE)通過回顧2017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諸多重大環境事件和相關新聞,通過衡量和參考其中的影響和意義,列出了以下十條2017年度最重要的環境與氣候相關新聞。1.地球目前最深海溝發......
7月18日,環境保護部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文件,要求緊急調整進口固體廢物清單,擬于2017年底前,禁止進口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污染固體廢......
“生物質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必然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斗對我國生物質能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可事實上,初興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卻在發展過程中陷入僵局。近日,環保部針對《高污染燃料目......
2015年6月實施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明確企業是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為細化《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關于隱患排查治理的有關要求,從操作和技術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