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到處是奶茶店,商圈、學校更是奶茶店的密集區。奶茶究竟是什么做的?店里五顏六色的調料瓶中裝的到底是什么?記者探訪發現,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奶茶不少是用奶精、果粉、茶粉及廉價的珍珠果等物質勾兌而成的,奶茶其實不含奶。
看上去很美味
實際上不衛生
奶茶店直擊
昨日在漢口解放公園路一奶茶店,記者碰到一名女孩進店,老板問:“喝什么?”看似常客的女孩脫口而出:“水蜜桃的。”老板立即拿出一個塑料杯,裝了點白色粉末,加入蜂蜜和水蜜桃果漿,再加入大量冰塊,用封口機封口,一杯3元的水蜜桃奶茶就誕生了,前后約1分鐘。
老板告訴記者,先加的白色粉末是奶粉。記者看到一瓶果汁濃漿的包裝上標了5種添加劑,包括食用香精、檸檬酸、增稠劑、檸檬黃、安賽蜜。一名在店內喝茶的民族大學女生說,因為味道不錯,所以常來喝。
記者沿路走訪了5家奶茶店,只有一家能夠現場出示一張2007年頒的衛生證。5家店的店員都沒有按規定佩帶健康證,制作食品時應戴的帽子和口罩,更沒有。一名女店員說,衛生證和健康證不知道老板放在哪兒,更不知道要戴帽子和口罩。一名女老板甚至說:“到我這里來的顧客不看證,主要是沖著我的人品來的。”
奶茶店都備有飲水設備,該設備由3個酒瓶大小的過濾棒組成,但這些過濾棒芯是否按規定更換,很難說得清。至于杯子和封口塑料是否具備QS生產許可標識,是否是食品級塑料,許多老板對這些知識懂都不懂。
業內揭秘
武昌熊家咀一名經營港式奶茶的老板周宏(化名)告訴記者,一杯正宗的珍珠奶茶應由三部分組成:糖、奶、茶。而市場上奶茶店用的奶,幾乎都不是鮮奶,也不是奶粉,而是奶精。奶精比鮮奶和奶粉便宜得多,口感較好,奶味濃郁。奶精也分高低檔次,質量也有好壞,好的奶精奶味濃一些,差的基本沒奶味。便宜的奶精50斤100元,貴的300元。其次是糖,一般用的都是白砂糖,好點的店會用果糖漿,有的小店用蛋白糖,就是糖精,丟一點進去,甜味是白砂糖的十幾倍。茶分為茶葉包和茶粉,便宜的茶葉包,一包不到一角錢,沒什么茶味,貴的0.3-0.4元一包。
記者看到,奶精包裝袋上標著“植脂末”。據了解,奶精分為非奶類奶精和含奶類奶精,市場上常見的多為非奶類,即采用植物性油脂代替奶類,原料是氫化植物油。
珍珠果5元可買幾千粒
添加在奶茶里的珍珠果,批發價5元一袋,每袋2斤裝,有幾千粒。批發老板稱,珍珠果得自己拿回去煮,如果想省事,就買椰果,罐裝的椰果2.8公斤,賣10-15元不等。
瓶子里五顏六色的粉末是果粉,口味不下20種,成分配料大多是食用香精和色素。一袋1公斤裝的果粉,批發價10-24元不等。
稍正宗的奶茶成本1塊五
周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杯正宗的奶茶,需要0.4-0.5元奶精,白糖約0.2元,茶粉0.4元,外包裝(塑料杯、吸管、封口膜)0.3-0.4元。加起來,一杯好一點的奶茶,成本約1.5-1.6元,零售價為3元。
照這樣算,如果奶茶賣1元或1.5元一杯,肯定要虧本。而一些奶茶店不但不虧本,利潤還很高,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在原料上做手腳,奶精用得非常少、檔次低,茶包也很“水”,然后添加其他增加奶味的添加劑,兌水……
權威說法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沒有針對珍珠奶茶這樣現制現售飲料的質量標準,因此很難規范管理。
來自工商部門的信息顯示,奶茶經營很特殊,現做現賣,又是前店后廠。新《食品安全法》出臺后,武漢市場對奶茶的監管還處于“真空期”,沒有明確由哪個部門具體監管。最近,武漢市正在討論奶茶的監管問題,估計不久就會明確職責,很可能要劃歸衛生部門監管。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奶茶最突出的問題是添加劑,它不像固體飲料,只是水和固體粉的混合物,一般多少果粉加多少水尚有限量,奶茶則是一種多混合型飲料,如果光是茶和奶粉,添加劑超標的可能性不大,相當于我們喝了奶粉沖的奶水,再喝點茶水。可是,奶茶除了奶粉和果粉的添加劑外,還要額外加入大量香味劑(奶精、果香精等)、甜味劑(糖精、安賽蜜等)、防腐劑、增稠劑、消泡劑、色素等,只要有一種添加劑超標,就會導致奶茶超標。
值得重視的是,店員在加入這些添加劑時根本沒有譜,只是靠手感,或者根據顧客口感添加,顧客覺得不甜,就多加點糖精,顧客覺得果味不夠,就多加點果精。這些添加劑的總和,誰也說不準有多少,長期大量攝入這些添加劑,對人體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眼下,我國尚未制定奶茶標準,奶茶中添加劑的含量是否超標沒有判斷標準,這才是奶茶食品安全監管的真正空白點。
近日,一位網友發文稱,鐘薛高旗下一款海鹽口味的雪糕在31℃的室溫下放置近1小時后,仍然沒有完全融化,該事件連續兩天登上熱搜榜。這款不化的雪糕一直在引發網友推測,到底是防腐劑還是凝固劑?圖來自微博鐘薛高......
2020年2月2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一種L-胱氨酸(L-Cystine)作為所有動物品種的飼料和飲用水的營養添加......
2020年2月1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的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谷氨酸棒桿菌KCCM80189發酵產生的異亮氨酸(L-Isoleucine......
2020年2月12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木質磺酸鹽(lignosulphonate)作為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表科......
2020年1月1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了《食品衛生法實施規則相關省令》及《食品、添加劑的規格標準》的部分修改單,主要內容如下:1.添加劑相關:(1)新增二碳酸二甲酯為指定添加劑;(2)設定了二碳酸二......
12月1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衛生局發布了《食品、添加劑等的規格標準》部分修改草案,擬設定部分農藥的殘留標準。涉及的農藥有:烯禾啶、二嗪磷、氟氯菊酯、噻嗪酮、氟啶蟲酰胺、氯氟吡啶酯。以上意見征集截......
近年來,奶茶消費持續升溫,深受年輕人群追捧,新品牌不斷涌現。近日,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福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福州海關技術中心對福州市現制現售奶茶開展比較試驗。結果顯示,29款奶茶樣品的......
11月1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醫藥·生活衛生局食品標準審查科公布了已通過安全性審查的轉基因食品和添加劑的新增名稱,具體名稱為:馬鈴薯抗白葉枯病,低游離天冬酰胺,低還原糖和低多酚氧化酶馬鈴薯SPS-000......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農產品、肉制品、餅干、水果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665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ac.nifdc.org.cn/),......
9月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2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制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蔬菜制品、蜂產品等8類食品941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11批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