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7-19 15:15 原文鏈接: 多數IT品牌企業模糊回應重金屬污染報告

      最新的一起重金屬污染事件再次引發軒然大波。

      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環保廳通報稱,位于上杭縣的紫金礦業集團公司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了汀江。據初步統計,汀江流域僅棉花灘庫區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福建省有關部門已初步認定此次污染屬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紫金礦業也因此而停牌。

      近兩年,陜西鳳翔、福建上杭、廣東清遠一系列重金屬污染事件的密集爆發,令國人震驚。但很少有人關注到重金屬污染的另一大戶――IT企業。

      “IT重金屬排放是我國重金屬排放的源頭之一,但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近日,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和達爾文問環境研究所等三家環保組織再次公布“2010IT產業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點名提示29家中外知名IT品牌重視IT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重金屬排放問題,采取措施加強供應鏈環境管理。

      IBM、蘋果、惠普、佳能等知名IT品牌在此次IT重金屬污染事件中,相繼被環保組織點名。《報告》指出其供應商重金屬排放超標違規。這些企業大多對消費者承諾建立了綠色供應鏈,但其供應商在重金屬排放上的表現顯然與之難以吻合。

      重金屬污染鏈

      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重金屬污染領域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治理成本較高、治理設施不穩定和部分監督管理有疏漏。

      中國的環境污染治理遵循的本是“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然而頗具本土特色的是,由于現階段企業違法成本不高,靠政策法制來提升企業環保意識并非最有效方式。

      這是一場符合中國國情的較量。

      在經過了50天的沉默之后, IBM和佳能對34家環保組織提出的質疑給出正式回應。兩家公司均表示,自身會對整個供貨商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調查。

      國內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對《IT產業重金屬污染調研報告》做出回應的IT品牌企業有24家。但這些回應,大多仍表達模糊的態度。

      讓IBM陷入質疑的,主要是PCB(印刷電路板)的供應商問題。《報告》發現,在電子產品的供應鏈條上,大量PCB企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廣東省環保廳2010年1月底公布全省2010年環境污染整治企業,在被掛牌督辦的20家企業中,東莞萬年富電子和同屬建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滔集團)的另兩家印刷電路板企業皆榜上有名。

      公開資料顯示,建滔集團線路板銷售額在亞洲名列前茅,其客戶包括IBM和 INTEL等諸多知名IT品牌。

      IBM向記者發來“IBM供應商行為準則”和其綠色中國解決方案簡報,以示其建立綠色供應鏈的努力。但對于報告質疑的建滔集團等4家電子企業,IBM皆否認與其存在直接的供貨關系。

      另一IT品牌佳能則作出更積極的回應。在與環保組織的溝通中,佳能對報告中提出質疑的4家供貨商予以確認,并表示會進一步改善其供應鏈。

      “訊強”模式

      在此次IT重金屬污染事件中,一些電子企業紛紛發出回應函件,希望環保組織撤銷其違規記錄。訊強電子 (惠州)有限公司(下稱“訊強電子”)為第一家申請撤銷的企業。

      訊強電子是在惠普公司的要求下向環保組織申請撤銷其違規記錄的。該公司環境技術中心污水處理組組長戴國斌告訴記者,該公司是富士康的一級供應商,惠普的二級供應商。

      中國政法大學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主任王燦發說,在所有的重金屬污染中,IT行業的重金屬污染比其他行業更難被發現,即使企業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鉻,肉眼看起來該水依然清澈見底。

      訊強電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鉆的“空子”。

      去年4月2日,惠州市環境保護局到訊強電子檢查,發現該公司不正常使用水污染處理設施,表面車間廢水由車間地板磚下滲漏后外排,經取樣監測,外排廢水中PH值偏酸3.8個單位,化學需氧量、石油類、總氮、總磷分別超標1.2、1.9、1.1、 0.2倍,對環境造成污染。

      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在保存現場檢查筆錄、調查詢問筆錄、監測報告、照片等證據后,該局要求該公司交納8232元罰款。惠州環保局宣傳處最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已對訊強電子等環保組織提到的企業做了相應罰款。

      訊強電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在3年前履行環評手續時,以超過100萬元的價格購置了一套排污環保裝置。如果該裝置平穩運行,每天的環保投入需2~3萬元。而相比之下,惠州市環境保護局的一次性罰款僅8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環保部門在對違規企業的罰款幅度上具有很大的裁量空間,這使得部分企業長期認為違規成本不高。

      在選擇供應商的過程中,很多公司會考慮供應商的環保因素,但該因素并不是其對供應商考核的主要內容。

      據上述人士介紹,企業只要滿足一般的污染物排放達標資格就有可能獲得供應商資格。跨國企業并沒有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達標"只能反映企業在某一時刻的一種狀態。”高達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柳自立說:“如果企業存在污水進入雨水管線的情況,在污染物未達到峰值的情況下,企業的排放物數值也可能達標,但其實它在污染環境。”

      污染抬頭

      違規成本不高,加上環保部門和下游品牌商很難監管,導致近兩年重金屬污染事件呈加速爆發之勢。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通過多年不間斷搜集的環保部門監管記錄,形成了數據庫。他們發現,一些熟悉的企業名字開始不斷出現在記錄中。

      記者檢索該數據庫看到,建滔集團、名幸電子等印刷板電子企業出現頻率很高。前者為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商,后者為國際知名電子供貨商。其生產的印刷版等產品,供應很多知名IT品牌。

      名幸電子的重金屬污染情況顯示,其連續近3年被環保部門點名掛紅牌,最近的廣東上半年重點污染源環保信用等級結果中,也被重點點名。而建滔集團也是多年有記錄可查的污染大戶。

      馬軍告訴記者,此次重金屬污染報告表明,珠三角地區長久以來受重金屬污染的狀況沒有得到緩解,IT行業的重金屬污染出乎意料地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嚴重后果。

      參與報告的綠色和平組織水污染防治項目主任賴蕓告訴記者,2009年他們走訪了廣東廣州、東莞、深圳、佛山等8個城市的60多家工廠,親眼目睹了IT重金屬污染觸目驚心的現狀。

      “整個廣東(珠江流域)西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情況嚴重,重金屬超標率達到了60%。”中科院廣州分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顏文說。

      持續抬頭的重金屬污染狀況令環境部門十分頭痛。據環境保護部統計,2009年環保部接報的12起重金屬污染、類金屬污染事件,致使4035人血鉛超標、182人鎘超標,引發32件群體性事件。

      國家環保部最近部署華北、西北、東北、華東、華南五個督查中心,對重金屬污染狀況進行了一次仔細摸底排查。記者獲悉,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正在做《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相關草案原計劃6月底上報國務院。現在已經有了初步的底稿。

      監管瓶頸

      環保組織的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對高科技產品環境污染的傳統印象。高科技污染并不像人們想象般輕微,而在印制電路板生產的電鍍、蝕刻等工序中,產生的主要污染物除總銅外,還可能包括鎳、鉻等第一類污染物。飲水含銅高的地區人口心血管死亡率相應較高;鎳及鎳化物為人體致癌物。

      “中國是IT產業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世界上一半左右的電腦、手機和數碼相機產于中國。”馬軍告訴記者。幾年前,IT企業的管理比現在粗放,但其排放污染物的總量不一定有現在大。

      在對于污染指責的回應中,索尼公司表示,將與一級供應商合作,要求其整改。“但由于供應鏈復雜,索尼沒有能力了解供應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索尼并沒有二級供應商的名單。”

      在對供應商環境問題的監測頻率上,以訊強電子為例,據戴國斌介紹,近3年來,富士康和惠普每年會派工作人員來訊強電子進行一次產品質量、環境保護方面的檢查。

      資料顯示,惠普、戴爾和IBM等企業在 2004年10月共同創建EICC(電子行業行為準則)。

      EICC環境標準中包括環境許可和報告,要求企業應獲取所有必需的環境許可證 (如排放監控)并登記,對之進行維護并時常更新,以及遵守許可證的操作和報告要求。

      EICC也要求企業應當識別和控制釋放到環境中會造成危險的化學物質及其他物質,以確保這些物質得到安全的處理、運輸、存儲、回收或重用和處置。

      “我們調研發現有些品牌一年都不會查一次自己的供應商數據庫,好的企業18個月查一次,而比較"懶惰"的企業甚至三年才查一次。”馬軍對記者說。

      一家IT公司甚至表示,該公司有5000家供應商,檢索起來“太麻煩”。

      “比較好的公司的做法是,已有跨國公司內部規定,如果其二級供應商生產的產品只供給該公司,那這家跨國公司就要對其進行監管。”上述從事跨國公司供應鏈管理的人士說。

    相關文章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交出喜人成績單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不僅在攻克大熊貓人工繁育等方面取得突破,還在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放歸、大熊貓野外引種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實現新突破野外放歸11只存活9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多年前率先啟動人工繁育......

    《新科學家》:2023年這些科技故事或將發生

    2022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令人激動的故事:中外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照片、美國和日本科學家造出迄今最冷物質、美國公布韋布空間望遠鏡宇宙圖像等。2023年,精彩仍將繼續!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

    共56個!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技獎獲獎項目公布

    根據《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規定,經有關專家、單位提名和專家評審,并通過廣泛公示,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批準56個項目獲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45項,科普......

    五大機制監管“保命錢”,去年追回234.18億元醫保基金

    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獲悉,醫保10年成就系列數據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查處違法違規參保人員4.57萬人,追回了234.18億元醫保基金。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保命錢”,是醫保制度可持續運行的物......

    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公示

    9月28日,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2022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項目,提名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為重點流域水生態安全評估與典型污染防治技術及應用,本項目屬于環境保護領域項目,解析了江西......

    亞太臺風研究中心開展成立以來首次科研行動

    9月4日,亞太臺風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派出“追風團隊”聯合多家單位在浙江瑞安、上海金山、臨港新城和洋山港等地部署激光測風雷達、風廓線雷達等設備,以臺風“軒嵐諾”為案例,持續開展高精度臺風風......

    我國建成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顧天成、李恒)在20個疾病領域建成50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生物醫藥領域建成7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醫學科技創新與醫學教育工作取得顯著進步。這是記者......

    我國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世界衛生組織新一輪評估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記者戴小河)北京時間23日晚,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中國通過疫苗國家監管體系評估。國家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的疫苗監管體系已于2011年、2014年先后兩次通過評估,在2022......

    433萬!賽默飛質譜成像中標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采購

    一、項目編號:OITC-G220300362(招標文件編號:OITC-G220300362)二、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污染物識別與控制協同創新平臺生物組織質譜成像及高通量檢測系統采購......

    白鱘滅絕之后,我國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其他瀕危動物?

    白鱘受到公眾廣泛關注,主要有兩次,都是在它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第一次是在2020年1月,危起偉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發布論文,基于野外調查和白鱘誤捕記......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