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入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期,生物產業作為我國“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大支撐作用。
2008年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9年,農作物生物育種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目前,生物技術作為中國重點發展的高技術,已經列入中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中國的生物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開始了從跟蹤仿制到自主創新的轉變,從實驗室探索到產業化的轉變,從單項技術突破到整體協調發展的轉變。
2009年6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中,闡述了現代生物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生物醫藥領域、生物農業領域、生物能源領域、生物制造領域、生物環保領域。目前這五大生物產業跟國際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生物醫藥:增長居新興市場之首
從世界生物醫藥產業看,據IMS Health 藥品戰略組織報告稱,北美、歐洲、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三個藥品市場,但對市場增長的驅動已經減弱。世界一些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印度、巴西等增長正猛,正在以12%~13%的年增長率,成為世界藥品市值量的主要來源。
報告還顯示,新興市場對于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的貢獻,在2001年僅為13%,但IMS預測,到2011年將上升至33%,2020年將達到50%,新興市場的市值也將達到4000億美元。
在這些新興市場中,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藥品市場總體增長13.3%,居各區域市場增幅之首,銷售額占全球藥品市場11%的份額,合計為783億美元。其中,中國、韓國和印度的增長分別達到25.7%、10.7%和13.0%,可見,中國在新興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2009年上半年,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生物醫藥制造業增幅稍有落后,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766.6億元,同比增長17.8%。中國生物技術制藥單一企業目前最大年銷售額不足5000萬美元,與美國Amgen公司相比銷售額不足其0.4%,可見中國的生物技術制藥企業還比較弱小,還要加大發展力度。
生物農業:轉基因植物研究與國際同步
中國生物農業的重點領域是生物良種選育,包括農作物和畜禽水產良種,動物疫苗和藥物。
據農業部統計,目前中國動物產業產值已超過1.3萬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而發達國家占60%~70%。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轉基因植物研究與國際基本同步,在發展中國家屬領先地位。到2009年5月,農業部轉基因生物安全辦公室共批準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987項。
中國登記的生物農藥品種達到140種;登記注冊的生物農藥生產企業大約200多家,已經形成10多個產值超數億元、粗具規模的一批現代生物農藥創新企業。
在生物肥料、疫苗與酶添加劑等方面取得了成效,有些已實現產業化。如高效固氮耐氮工程菌、飼料用植酸酶生產工藝達國際領先水平,飼料用酶制劑年產量約5000噸,生產廠家約40家。畜禽藥物、生物獸藥、使中國基本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發生。
生物能源:起步晚、發展快
生物能源指由生物質轉變而成的能源。當今最重要的生物燃料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
中國從2002年開始燃料乙醇的試點,目前已經成為繼巴西、美國之后的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和消費國。2007年中國燃料乙醇產能達160萬噸,目前燃料乙醇的消費量已占汽油消費量的20%左右,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河北、山東、江蘇部分地區已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無鉛汽油。2010年中國燃料乙醇產量將達到500萬噸/年,乙醇汽油使用率達50%以上。
近年來,中國加快生物柴油的開發力度,2006年-2007年中石油、中糧油、中海油等企業已經完成了生物柴油的中試,開始進行大規模、大生產建設。據統計,2007年底,中國生物柴油行業年產能超過300萬噸。現有產能1萬噸及以上的生物柴油企業有26家,以每噸柴油7000元計算,產值在3億元以下的有13家,3億元~ 10億元之間有12家,10億元以上的有一家。2010年中國生物柴油產量將達到200萬噸/年。
生物制造:正在形成產業
生物制造業包括采用微生物細胞、生物酶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和細胞融合為生物技術制造業。制造的產品主要是大宗化工產品,包括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化學品等。
美國2007年提出“生物質多年項目計劃”,目標是達到“10年內減少汽油消費20%”。歐洲開發一系列工藝將生物質原料部分取代傳統的石油煉制,生產能源和化學品,實現節能減排、提高石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目前,一些國家研發出成熟的生物制造技術,如巴西利用豐富的甘蔗糖發酵生產燃料乙醇,每升僅為25美分。
目前,中國生物制造業已經進入工業化階段,正在形成產業。中國對于生物制造的發展應解決“與人爭糧、與地爭糧”的問題。開發農業以廢棄物為原料發酵生產的燃料酒精、生物材料、大宗化工產品等生物制造產品。同時改造現有生產菌種,減少微生物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原料轉化為產品的轉化率。
生物環保:14000億的帶動
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就非常重視生物技術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國際上許多環境生物技術成果已進入商品化、產業化階段。
中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在工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污染公害。環境生物技術作為一種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技術,在世界各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得到優先發展和應用。中國“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達到14000億元,國家在水環境、固體廢棄物、清潔生產等生物環保產品的開發與生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加速了中國生物產業個領域的研發進程。
三步走實現生物技術強國
當前,我國生物產業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國要實現生物技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使中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為技術積累階段,力爭2010年完成。生物技術研發整體水平處于發展中國家領先地位,論文數量達到世界前六位,ZL數量進入世界前六位。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8000億元,其中現代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
第二步為產業崛起階段,力爭2015年完成。生物技術研發整體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論文和ZL總數達到世界前3-4位,農業生物產業進入世界前3-4位,醫藥生物技術產業進入世界前6-8位。
第三步為持續發展階段,從2020年開始進入持續發展階段。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產業化整體達到世界先進國家水平,成為世界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頂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創新中心之一,生物產業總產值達到25000億元~30000億元,占當時GDP的7%~8%,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近日,達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普生物)宣布已完成億元級B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魯信創投領投,拙樸投資、廣州金控基金、道合科技投資、深圳辰沐云科技跟投。此次融資資金將用于達普生物自主研發的多款液......
2024年開年之際,就2023年科學儀器行業及公司的重大事件和變化總結,回望一年里國產科學儀器行業整體發展動態、取得的諸多成果與面臨的挑戰。國產儀器行業趨勢:生命科學領域受到2022年-2023Q1疫......
近期舉辦的蒙牛集團2024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以“營養健康融合,科學技術共創”為主題的蒙牛總裁戰略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行。研討會期間,蒙牛全球專家智庫正式成立,來自乳品加工、營養健康、生物技術、智能制......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重慶市科技局聯合印發《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管理,加快集聚創新資源,開展高......
浙江將加強生物醫藥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加快“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根據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精子和卵子在胚胎期的祖先細胞(progenitorcell),是遺傳物質代際傳遞的細胞載體。因此,PGC是開展基因編輯和轉基因等遺傳操作的......
2023年12月21日,江蘇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中國藥科大學深化合作關系,以中國藥科大學公共實驗平臺為載體成立“生物醫藥分析技術示范合作實驗室”。安捷倫先進、完善的分析技......
12月16日至18日,第十三屆廣州國際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論壇在廣州市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再生醫學與健康創新中心、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聯合主辦。論......
12月12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濟南市“加快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第2場,介紹我市“聚焦創新靶向產業、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1-11月份,濟南市......
在章貢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集中簽約39個項目,總投資112億元,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寵物產業等領域。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