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21所大學SCI論文數11年變化
表二 21所大學SCI論文篇均引用數變化
表三 國際某些大學SCI論文數和篇均引用數
1998年4月,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的慶典上,向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此,教育部決定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支持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部分重點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這一行動計劃簡稱“985工程”。首批進入“985工程”的高校有34所,第二批高校有5所,一共有39所。
高等院校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從近20年我國發表的科技論文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我國高校發表的科技論文,約占全國發表的科技論文總數的80%。所以高校的科研水平基本上反映了我國科研水平現狀。
通過分析高校科學研究和技術進步的產出標志之一——科技論文,在實施“985工程”以來數量和質量的變化,可以大致看出我國整體科研水平在這11年的進步和發展。
我們用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的產品“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中的數據,對“985工程”中的21所高校在這11年中,無論是被收錄的SCI論文數量,還是SCI論文的篇均論文引用數(指質量)的變化,來探討“985工程”11年的成績。
表一列出了1998年(“985工程”開始實施年)ESI所收錄的中國21所高校的SCI論文數(從1989年1月到1998年12月底,10年間),和ESI公布的(從1999年1月到2009年6月底,即10年半時間)中國21所高校的SCI論文數。從表一可以看到,所有高校的SCI論文數,均有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增加。如上海交通大學,10年前,被SCI收錄的論文只有638篇,而最近的10年半中,SCI論文達18246篇,增長了近30倍。又如浙江大學,1998年底之前的10年,SCI論文為1273篇,而到2009年6月30日之前的10年6個月,SCI論文上升到25516篇,增加到原來的20倍。當然,這同兩所高校在1998年后,合并了一些高校,擴大了原來的學科有關系。
實際上,自實施“985工程”以來,我國發表的科技論文,除了在數量上大幅上升外,論文的創新力和學術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這從論文發表后,被他人引用的篇均引用數不斷上升中也可以看到,表二則列出了這一變化。
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判斷一篇科技論文的內在價值及其創新力,科技論文發表后被他人引用的頻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被他人引用的次數越多,表明該論文的原始創新力和影響力越大。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就是用這一指標,成功地預測了諾貝爾獎的獲獎者。從2002年至今,在他們統計的各學科的引文桂冠者中,就預測到了1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表二列出了“985工程”21所高校在199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11年間),每所高校發表的SCI論文的篇均引用數,和兩年后,即1999年1月1日到2009年6月30日,每所高校發表的SCI論文篇均引用數。從表二可以看到,所有高校在這兩年中,SCI論文的篇均引用數都在上升,只是上升的速度不同而已。像清華大學是21所高校中篇均引用數上升得最快的高校,從兩年前的3.84上升到今年的5.79,說明該校近年發表的SCI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均提高較快。在所統計的21所高校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發表的科學論文的學術質量和創新力最高,該校發表的SCI論文的篇均引用數為7.13,在所統計的21所高校中最高,不愧為中國科學院辦的高校,有從事高質量科學研究的傳統。
我們在新中國成立后60年中,尤其在改革開放的30年中,科學和技術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國的科技人員已有4000多萬,數量居世界第一。每年發表的科技論文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均越來越多。按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的統計,2007年我國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數已僅次于美國,為世界第二。但是我國發表的高質量科技論文較少,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模仿跟蹤多,創新突破少,尤其在基礎研究領域,有原始創新的成果更少。我們只能算是個科技大國,還不是科技強國。表三列出了國際上某些大學發表的SCI論文數和篇均引用數,可以看到這一差距。
從表三可知,世界頂級大學不但發表的SCI論文數多,而且學術質量高。如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論文篇均引用數分別達到27.78和19.31。另外從表三還可以看到,科技強國大學的論文篇均引用數都超過了10,而新興國家如印度、巴西、俄羅斯、韓國和中國的著名高校的SCI論文的篇均引用數都不到10。這從一個方面說明,科技創新力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
綜上所述,實施“985工程”的11年,我國發表的SCI科技論文數在大幅上升,其學術質量和創新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和科技強國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須急起直追,只有當我國真正成為一個創新力很強的國家時,才能夠使中華民族的復興有更加牢固和堅實的基礎!
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2024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1位。各學科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
近年來,甘肅省科學院大力推進具有省科學院特點的強科技“六強六新”舉措,全院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一批具有鮮明專業特色的高質量論文在科技界引發反響,各類論文學術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已累計取得科研成......
9月2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23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6349篇,占世界總量的30.3%,......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2月29日在北京發布的《202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科技論文表現亮眼,包括世界熱點論文數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排名保持第1位,農業科學......
中國農業科技論文競爭力指數全球第一,農業ZL競爭力指數全球第二,農業熱點前沿國家總體表現力得分排名第一……12月16日,2022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發布了......
9月22日,中國科協網站公示第七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共95篇論文擬入選。 關于對第七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進行公示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第七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實施方案》,經......
科技領域的論文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指標,日本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不僅在論文數量上是世界第一,現在高質量論文上等指標上也是第一,其中引用數進入1%的頂尖論文也超越了美國。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文部科......
1999年出生的王健力是大家眼中的高顏值學霸,在學校早已小有名氣。她本科成績連續5年穩居專業第一,發表6篇SCI論文,獲2022東南大學最具影響力本科生暨年度人物,2021寶鋼優秀學生獎學金、國家獎學......
據“濟南中院”微信公號12月21日消息,濟南市歷城區法院近日對一起論文代寫糾紛案件進行審結,最終判定雙方合同無效,論文代寫公司應退還原告服務費5.4萬元。圖片來源于網絡委托中介公司代寫代發SCI論文“......
2019年3月,山東省鄒城市人民醫院MengF.M團隊在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在線發表題為“MechanismofLncR......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