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7-23 07:37 原文鏈接: 中國10年來首次大量進口玉米六成為轉基因產品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7時33分報道,作為一個糧食大國,玉米在我國一直都是自給自足,但今年這一狀況似乎在悄悄地逆轉。中國十年來首次從美國大量進口玉米,從美國采購的玉米數量比過去15年還要多,這使得很多人驚呼進口玉米將迎來“中國時刻”。玉米進口量所發生的巨變讓很多人想到了大豆的命運,那么在這種趨勢的背后有怎樣的推手?這種情況會不會對我國的玉米生產加工產生沖擊?玉米會不會重蹈大豆的覆轍?中央臺記者季蘇平帶來報道。

      “民以食為天”,糧食的生產一直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今年我國在玉米進口量上的悄然巨變就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5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2.35萬噸,相比之下2009年同期累計玉米進口僅2150噸。長期以來中國玉米都處于自產自銷的平衡狀態,進口政策為何今年會突然調轉?這一變化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測,大家都在想這背后有怎樣故事。在匯易咨詢有限公司咨詢部總經理黃力群看來,玉米進口量的上漲就有兩點原因:

      黃力群:第一點,去年我們東北的玉米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減產,幅度要超過20%,第二個原因是去年年底以來我國玉米深加工的需求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因為其效益改善使得對玉米的需求也明顯地增長,造成國內供求比較緊張,帶動了玉米的進口。

      對我國生產玉米的農民來說,今年可以說是一個豐收年,玉米價格創出新高讓大家欣喜不已。但是現在美國玉米大規模進軍國內市場的狀況,讓一些身處玉米主產區的農民深感擔憂。吉林省九臺市卡倫鎮農民徐軍九說,今年玉米收購價之高前所未見,如果在這個時候面對國外市場沖擊,無疑將打擊種糧農民積極性:

      徐軍九:外國的玉米要是到市場來的話,可能全國的價格要降低,降低的話就不好了,直接影響老百姓的情緒。現在老百姓手里玉米已經賣完了,今年價格比較好,干苞米都8毛多錢一斤賣的,假如今年秋收以后受進口玉米影響的話,影響稍稍差一點還行,影響多了可能老百姓種地心情要差一些,思想肯定有波動。現在種子、化肥、人工什么費用都貴,沖擊大了,種糧積極性指定要差。

      農民的這種擔憂其實不無道理,早在我國大豆進口暴漲的時候,農民就吃過這樣的虧。玉米現在的情況和當年的大豆有一些類似,因此,一些業界專家也有同樣的考慮:玉米市場會不會重蹈國產大豆的覆轍?但是在吉林省一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主管原材料的負責人看來,玉米進口量的上漲并不會產生農民預想的后果:

      負責人:國內的玉米價格受國家保護價,價格一直很高,而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的玉米價格很低,基本上合人民幣就是一千出頭,這樣的話就是形成了玉米價格倒掛,進口的要比國內生產的便宜很多。但是之前發改委出了一個文,具體的內容其中就有一條,給一部分中國的飼料加工企業一定的玉米進口配額,大概是100萬噸左右,這里面就包括中糧和四川新希望這些比較大的飼料企業,但并不是全面放開玉米的進口市場。

      從美國進口的玉米還有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就是60%的進口玉米都是轉基因的,而我國的玉米都是非轉基因的。因此,這位負責人也認為,進口玉米大舉打入中國對于我國玉米原料生產結構產生的影響還要再觀察:

      負責人:有一點就是老百姓關心的,一個是轉基因的問題,因為中國的玉米都是非轉基因的,而美國進口的玉米60%都是轉基因的。在美國60%的轉基因玉米大部分是用來加工做乙醇的,美國的乙醇汽油添加量是在50%,而中國現在目前乙醇汽油的添加量是不超過20%,所以說轉基因玉米進來以后,對中國以后玉米原料生產結構有沒有影響,現在看還是未知數。

      隨著玉米進口量的大幅提高,有人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放開玉米進口能夠平抑國內現在玉米收購的高價。但是中央黨校經濟學教授堅決地否認了這一觀點,他認為要保護農民的利益,中國就決不能放開對玉米的進口:

      教授:因為保護農民的利益的根本就是保護農副產品價格合理的上漲,只有它的價格上漲了農民才能從銷售農副產品上收獲足夠的收益,大豆進口的教訓給我們很深刻,我們借鑒日本韓國的經驗,這些國家為什么農民的利益能得到充分的保證?它主要也是限制部分農產品的進口,所以國內玉米進口的口子決不能放開。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用國際糧食穩定國內市場成為越來越多經濟體的必然選擇。但是作為人口大國的中國,糧食安全的問題也是在博弈中必須考慮的要素。在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看來,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還有很多事要做:

      梅新育:一個就是耕地面積的穩定。第二個,政府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要保證投入和鞏固加強,再一個就是在運輸和銷售等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進。

    相關文章

    2024年上半年中國電子顯微鏡進出口盤點:進口金額破62億,出口顯著增長

    電子顯微鏡作為高精度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納米技術等領域,能夠對物質結構進行微觀觀測和精密檢測。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市場對高端顯微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

    2024年上半年質譜儀進出口盤點

    質譜儀作為一種高精度的分析儀器,在食品安全、環境監測、藥物分析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近年來,全球質譜儀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市場也呈現出擴大趨勢。為進一步了解質譜儀進出口情況,分析測試百科網對......

    “玉米團長”趙久然:做強小種子實現大豐收

    在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科學家趙久然的生活中,玉米是絕對主角——辦公桌上擺滿了玉米棒子,外出便是天南海北地看玉米;名片上印著玉米卡通形象,給自己起的微信名就叫“玉米團長”。截至目前,趙久然率領團隊已......

    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海關總署辦公廳公開征求《關于允許進口牛黃試點用于中成藥生產有關事項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意見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加強牛黃(指天然牛黃,下......

    第七屆進博會第二批參展商名單公布簽約展商已超1000家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50天之際,第二批參展商名單正式公布。此次公布的第二批參展商名單中包括153家近期簽約、參展面積較大的參展企業和機構。目前簽約展商數量超過1000家,展覽面積已達32.......

    保護種糧積極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農業保險全面鋪開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更是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所在。實施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能夠幫助種糧農民有效抗御風險,保護種糧積極性,守護好農民“錢袋子”。不久......

    2024年一季度質譜儀進出口盤點

    根據海關數據,分析測試百科網對質譜儀進出口數據進行整理。數據包含:集成電路生產用氦質譜檢漏臺、質譜聯用儀及其他質譜儀三類(以下總數據合稱為“質譜儀”)。就數據統計來看,2024年1-3月質譜儀進口數量......

    我國大型質譜儀器:超97%為進口設備

    摘要質譜儀器是基礎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高效工具,也是科學突破與技術創新的有力工具和必備條件。隨著我國科學研究的高質量發展,質譜儀器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與質譜儀器自主研發生產較低水平的供給現狀形成的結構性......

    292個!4月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賽默飛位列其中

    2024年4月,國家藥監局共批準注冊醫療器械產品292個。其中,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224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37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30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1個(具體產品見附件)。特......

    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規定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6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藝術,提高民族文化軟實力,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